2024年以来,渭滨区以“分类指导、争先进位”三年行动为抓手,通过搭建“四个平台”,扎实推进“四型”社区建设,持续积聚基层治理效能。

搭“培训平台”提能力。将社区干部教育培训纳入全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整体规划,同步实施政治思想提升和实用技能培育,举办社区党组织书记培训班2期,组织党组织书记赴厦门学习考察,激活“头雁效应”,举办社区党务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1期,进一步提升党务工作质量。灵活党员教育方式,依托区内省市级现场教学点及远程教育站点,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及线上学习,提升社区工作及社区服务技能。

搭“议事平台”强治理。投资1100多万元,规划“1+N”党群服务阵地建设体系,各社区标准化打造党群服务中心,撬动小区内仓库、自行车棚、建筑架空层空间等,拓展社区服务站(点)217个,为居民议事提供阵地保障。发挥社区居民自治制度在社区重大事项中的决定作用,建立小区居民微信群639个,成立居民自治自管组织575个,健全完善“居民议事会”“红色小院会”“板凳会”等制度,推动了社区各项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搭“供需平台”优服务。坚持问题导向,立足群众关心的健康、养老、就业、娱乐等问题,通过入户走访、邀请群众代表参加社区工作研讨、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微心愿”集中征集活动,建立《为民办实事工作清单》。充分利用“双报到”平台,将群众需求转化为“项目清单”,在职党员、公职人员主动进网入格,开展志愿服务累计超过6万小时。同时,整合民政、人社、司法等多部门资源,设置小区“流动办公桌”延时服务,开展红色组织、队伍、活动、文化“四进”小区活动800多场次,化解矛盾纠纷410件次。

搭“活动平台”激活力。融合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等,各社区立足不同实际,积极打造“一社区一特色”服务品牌,建立“桥之音”“爱心义社”“健康小屋”“义仓义集”等知名服务品牌10余个。深入挖掘辖区内退休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才、热心群众等人力资源,组建社区“顾问团”,成为社区服务治理的参谋助理及志愿先锋队伍,依托网络网格及居民自治组织等,帮助解决群众生活难题,让居民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触手,以“微治理”撬动“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