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首批舰载机试飞员:荣耀与牺牲

2012年11月23日至24日,是我国海军历史上值得铭记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戴明盟、徐汉军、孙政雄、魏红伟和卢志永这五位首批舰载机试飞员,全部成功完成了首次着舰,标志着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的战斗力初步成型。

十二年过去了,这五位试飞员的现状如何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从试飞到将军:戴明盟的传奇之路

戴明盟,作为这五位试飞员中的佼佼者,他的成长之路堪称传奇。

从海军航空兵的功勋部队——海空雄鹰团一大队大队长,到第一个在辽宁舰上成功着舰并完成滑跃起飞的飞行员,再到南部战区海军航空兵司令员,戴明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一名舰载机飞行员的担当与荣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仅是我国航母舰载机领域的先驱者,更是后来者的楷模。在舰载机试飞领域,他创造了多项纪录,被誉为功勋飞行员。如今,戴明盟已经晋升为将军,继续在我国海军航空兵部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接棒前行:徐汉军的坚守与奉献

徐汉军,与戴明盟同样出自海空雄鹰团,他的技术和状态仅次于戴明盟。在戴明盟离任后,徐汉军接任部队长,继续在该部队服役,为航母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他没有像戴明盟那样成为将军,但他在部队中的贡献和地位同样不可忽视。徐汉军始终坚守在作战部队中,用实际行动书写着一名舰载机飞行员的忠诚与奉献

三、转型教育:孙政雄的新使命

孙政雄,在2012年11月23日的辽宁舰上成功完成了歼-15的着舰任务,成为备受瞩目的试飞员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来自陕西空军试飞团,自2002年加入试飞员行列后,便在李中华副团长的带领下肩负起新机型试飞的重任。为了加速舰载机飞行人才的培养,海军决定让一批取得航母上舰资质的飞行员转型为专职教官。

孙政雄作为先驱者,毅然承担起这一重任他带领第二批、第三批转型的教官共同开拓飞行员培养的新道路,为我国海军航空兵部队输送了大量优秀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四、服从调配:空军试飞事业

魏红伟,是西北工业大学与空军飞行研究院联合培养的首批科班出身的试飞员。他原是空军航空兵飞行员,后经过选拔进入试飞团,并最终成为首批着舰的五名试飞员之一。

在舰载机部队服役期间,他表现出色,取得了航母上舰资质。后来,他调回空军试飞团继续从事新机试飞工作,为我国空军试飞事业做出了贡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五、梦断长空:部分试飞员的牺牲与遗憾

然而,在这五位试飞员中,卢志永的牺牲最令人痛心。

他来自空军37师110团,后调入海军歼-15试飞组,成为第一梯队五名试飞员之一。然而,在试飞歼轰-7-II时,他不幸遇难。他的牺牲,是我国海军航空兵事业的巨大损失,但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这五位试飞员,他们用自己的勇气和智慧,为我国航母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中有人成为将军,继续在海军航空兵部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人坚守在作战部队中默默奉献;有人转型为教官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贡献着力量;也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未能继续他们的飞行生涯。

但无论他们身处何地、身份如何变化,他们都是我国海军航空兵部队中的英雄和楷模。他们的故事将永远激励着后来者为梦想而努力、为海军航空兵事业的发展而拼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