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韩国总统尹锡悦对中亚三国开启了国事访问,寻求加强供应链合作,试图建立一条“韩国丝绸之路”。这个概念,是尹锡悦政府在印太战略和韩国与东盟合作构想之后推出的第三种区域战略。其宗旨是把韩国的创新能力与中亚丰富的资源及其发展潜力结合起来,创建一个崭新的合作方式。

而在此期间,最引人瞩目的一项合作,要属韩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签署的一项高速列车购买协议。该项协议的内容是,乌兹别克斯坦将以近2亿美元的价格,购买韩国自主研发的六列时速可达250公里的高速列车,每列列车包括七节车厢。同时,韩国还将为乌兹别克斯坦提供2年小保养、9个月大保养的维护保修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这笔交易是韩国首次出口国产子弹头列车,所以韩媒在报道时也将调门拔的很高,称这笔交易将为韩国高铁进军海外市场拉开序幕。当然,也有媒体将此事与中国高铁相提并论,称韩国高铁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趁这个机会为自己打了一波广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韩乌两国签署高速列车购买协议】

而外界之所以会将韩乌两国的这次合作与中国挂钩,还与乌兹别克斯坦最近的动向有关。

近日,中吉乌三国在北京签署协议,就推进中吉乌铁路建设达成一致意见,意味着这条搁置了近30年的铁路终于要动工了。

众所周知,乌兹别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都是内陆国家,目前与中国之间的通行方式有飞机、有公路,但就是没有铁路。所以一直以来,吉乌两国货物要想运抵中国,不仅需要绕道哈萨克斯坦,还得交一笔过路费,非常不划算,所以,中吉乌铁路不仅是一条简单的交通线,更具有极大的地缘经济价值。

而中吉乌铁路项目之所以能落地,一方面是因为俄罗斯受到乌克兰事务的牵绊,失去了进一步干预的能力。但更关键的一点,是该项目的资金障碍已经被克服。

据悉,这条铁路主要由中国国家铁路公司来负责建设。同时,鉴于吉尔吉斯斯坦面临的资金筹集问题,所需的13.4亿美元投资也将由中国提供。在这之后,乌兹别克斯坦的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也特意与中方高级官员进行了会晤,为的就是当面问中国要一个保证,确保该项目顺利开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沙夫卡特·米尔济约耶夫会见中方高层】

在这种友好往来的背景下,乌兹别克斯坦如果希望推进高速铁路项目,实际上完全可以与中国协作。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进一步深化中乌双边合作关系,中国还可以利用其先进的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协助乌兹别克斯坦构建其铁路网络,并实现与中吉乌铁路的连接,这无疑是两全其美的局面。

然而,在与中国签署铁路协议之后,乌方却选择购入韩国高速铁路列车,这种行为难免会给外界造成一种误解,认为韩国在这场合作中“战胜”了中国,甚至可能会有被“背叛”的感觉。

但我认为,对于韩乌之间的这次合作,我们还是要理性看待。

事实上,韩乌两国的这次合作除了涉及到高速铁路列车的购入,还签署了17份在乌大规模基础设施和矿产投资的文件。

其中,韩国铁道公社同乌兹别克斯坦铁路公司签署《铁路合作谅解备忘录》,为韩国公司加入53.5亿美元的收费公路项目招标奠定了基础,该项目连接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和该国人口最稠密的安集延,长约320公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搁置多年的中吉乌铁路延宕终于落地】

另外,关于重要矿产供应链的问题,两国决定在乌兹别克斯坦增强供应链合作。乌兹别克斯坦拥有丰富的钨和钼这两种战略性资源的储备,而这正是韩国制造半导体芯片和电动车电池的必需资源。

不难看出,这种种合作对于寻求提振经济的米尔济约耶夫政府来说,也是一种利益的交换。

但更重要的原因是,乌兹别克斯坦目前的高铁是按照西班牙的标准建设的,从2011年开始运营,连接了乌兹别克斯坦的首都塔什干和古城撒马尔罕。而韩国的高铁也是参考西方标准来建设的。所以不管从技术角度还是匹配度方面考虑,选择韩国显然更合适。

况且,中吉乌铁路合作其实更侧重于区域内部的货物运输和经济合作,而乌兹别克斯坦引进韩国高速铁路则主要是为了提高自身国内的交通运输效率和旅客服务质量。这两种合作都是乌兹别克斯坦综合外交和经济发展战略的一部分,不应该混为一谈。

至于中国高铁,早已是世界上一张响亮的名片,如今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都对此热衷,我们并不担心缺少订单。但坦白来说,虽然韩国拿下了这笔订单,但也并不意味着就高枕无忧了,因为韩国国土面积有限、试验场地受限以及欠缺海外经验均是其面临的实际挑战。但对我们而言,只要中吉乌铁路能够顺利完工,也能实现在中亚地区的战略布局,没有必要太过纠结眼前的得与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