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族团结,需以法治为基础;民族进步,需要司法来护航。一直以来,禄劝县人民法院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用心、精心、悉心把审判执行主责主业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有机融合、一体推进,全力保障各族群众合法权益,切实维护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谋好“三篇”,用心为民

谋好“规划篇”。深入研究县域特点和需求,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规划,确保法院的工作真正服务群众。禄劝法院将矛盾纠纷通过多元解纷层层“过滤”,与司法局共同成立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邀请19个调解组织、34名特邀调解员参与诉前纠纷的化解,引进10位人民调解员驻院开展调解工作;指导完成17个乡镇(街道)的所有村委会入驻人民法院调解平台“三进”工作,并将涉及土地纠纷等适合当地村委会调解的案件委派进行调解,创建以多挪村为代表的“无诉村”,积极共建和谐村居。

谋好“服务篇”。在受理少数民族群众纠纷时,双语法官们结合本地民俗民情调处纠纷、化解矛盾,充分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益。在诉讼服务中心配备通晓民族语言的工作人员,确保沟通无障碍,让民族群众能够充分表达自己的诉求。同时,积极开展巡回审判,深入民族村寨、田间地头,将司法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减少群众诉累。

谋好“教育篇”。加强对法院干警的民族团结教育,通过开展专题培训、讲座等形式,提高干警对民族团结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干警维护民族团结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在审判工作中,注重运用民族习惯和民族文化进行调解和裁判,促进民族间的和谐共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好“三事”,精心护民

做好“审判事”。立足本职,把“能动司法”理念贯穿于工作的方方面面,对诉至法院的案件,禄劝法院坚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司法活动中,让刚性司法柔性落地,确保宪法法律得到正确实施,维护宪法法律尊严,增强各族群众对法律的认同。加强对县域内多发案件的研究和分析,制定针对性的审判策略,提高审判质效。同时,把庭审开在家门口、校园里、广场上,让群众零距离感受司法公正与法治力量。

做好“调解事”。以“禄法劝善”的品牌为引领,将诉源治理格局提升为社会治理新格局,转化为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2024年以来,禄劝法院诉前调解各类矛盾纠纷756件,调解成功427件,在线司法确认268件,有效遏制了案件大幅上涨的势头,为新时代“枫桥经验”拓展更多法治内涵。加强与基层司法所的沟通和协作,共同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和化解工作,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做好“保障事”。积极探索立审执调一体化、破解执行难的新举措、新模式,加强执行工作,确保生效裁判得到及时有效的执行,保障民族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落好“三子”,悉心暖民

落好“宣传子”。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通过送法下乡、法治讲座等形式,向群众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意义。利用法院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民族团结的典型案例和先进事迹,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

落好“联系子”。建立法院干警与群众的密切联系机制,成立3个法官便民联系点、组建覆盖各乡镇的17个法官工作站,全院干警以“法官+法官助理+行政人员”的团队模式分配至乡镇部分村组。通过与民族群众的面对面交流,增进感情,促进民族团结。

落好“共建子”。积极开展法院与村组社区的共建活动。以党建为引领,用好“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与学校、社区等建立共建关系,开展法治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提高群众的法治意识和法律素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今后的工作中,禄劝法院将持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升司法服务水平,以司法力量呵护民族团结进步之花美丽绽放。

来源 | 禄劝法院

编辑 | 尹润云

责编 | 代良燕

一审 | 詹 辉

二审 | 吴 怡

三审 | 刘 欣

六一儿童节 | 昆明法院法官以法为言、以爱为笺

【昆法文化建设系列之三】百花齐放,打造昆法文化品牌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