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88年的广交会展厅中,卢桦无意间停在一个不起眼的展台前。

展台上的一瓶透明液体,竟标价300万元。

这个天文数字让当时月薪只有300块钱的卢桦震惊不已。

她凑近一看,才知道这是蛇毒。

由此正式开启了这位“蛇毒女王”辉煌又落寞的传奇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寒门贵女

卢桦出生在广西一个偏远的小山村,家境贫寒。

她的父母都是农民,靠种地和养殖为生,日子过得紧巴巴。

家里的生活条件非常简陋,连电灯都没有,晚上只能靠煤油灯照明。

然而,艰苦的环境并没有压垮这个家庭,反而培养了卢桦坚韧不拔的性格和对知识的渴望。

从小,卢桦就明白读书是改变命运的唯一途径。

她在学校里一直是个勤奋的学生,每天放学后,不是帮父母干农活,就是埋头苦读。

她的努力得到了回报,每次考试成绩都名列前茅。

由于家境贫困,卢桦的父母无法为她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但他们尽可能地支持她的学业。

父亲经常对她说:“只要你能读书,家里再苦再累也值得。”

卢桦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

1982年,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广西最好的高中——桂林中学。

这是她人生中的第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高中期间,她更加刻苦,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她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高三那年,她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上了广东的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大学后,卢桦依然保持着高中的勤奋和刻苦。

她选择了英语专业,希望通过掌握一门外语,能够在日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改变家庭的命运。

在大学里,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锻炼自己的综合能力。

1986年,卢桦顺利毕业,并被分配到广州市外贸局工作。

这对她来说,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

外贸局的工作不仅稳定,而且工资待遇优厚,每月300元的收入在当时绝对算得上高薪。

她的家庭因为她的工作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父母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

在外贸局工作期间,卢桦主要负责对外贸易接洽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她的英语能力在这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每天接触各种外国商人,让她开阔了眼界,见识到了不同国家的文化和商业模式。

她发现,很多外国商人虽然衣着华丽、谈吐自信,但背后却隐藏着巨大的商机。

卢桦开始思考,自己能否也抓住这样的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蛇毒生意

1988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彻底改变了卢桦的生活。

那年,她被派去参加广交会,在展会上,她看到了一瓶标价一斤300万元的神秘液体。

经过询问,她得知这竟然是蛇毒,美国商人用它来研制高价值的药物。

这个消息在她心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仿佛打开了一扇新的财富之门。

回到广州后,卢桦开始认真研究蛇毒的市场行情,发现这种高风险、高价值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有着巨大的潜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了初步的了解后,卢桦决定开始行动。

她通过外贸局的工作关系,联系上了一个在老家养蛇的老乡。

这个老乡有丰富的蛇毒资源,但苦于没有销路,一直在为如何将蛇毒卖出去发愁。

卢桦看到了这个商机,决定以比市场价更高的价格收购老乡的蛇毒,然后卖给有需求的外国商人,赚取其中的差价。

卢桦取出了所有的积蓄,又向亲朋好友东拼西凑,总共筹集了2万元。

这对于她来说,是一笔巨款,也是一次巨大的冒险。

她带着这些钱回到了广西的小山村,拜访了老乡,表达了自己想要长期收购蛇毒的意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乡起初有些犹豫,但看到卢桦的诚意和高于市场的价格,最终同意了这笔交易。

拿到第一批蛇毒后,卢桦立即联系上了在广交会上认识的美国商人。

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美国商人以高价买下了这批蛇毒。

第一次交易,卢桦就赚了108万元。

这个巨大的成功让她看到了无限的商机和可能性。

她意识到,只要自己能持续不断地收购蛇毒,就能在这个市场上站稳脚跟,并赚取丰厚的利润。

尝到甜头的卢桦并没有停下脚步。

她辞掉了在外贸局的工作,开始专心致志地经营蛇毒生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确保蛇毒的稳定供应,她经常亲自前往偏远的山村,与更多的养蛇人建立合作关系。

她走遍了广西的山山水水,与当地的养蛇户建立了牢固的合作网络。

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卢桦的蛇毒供应量逐渐增加,她的客户也从最初的一个美国商人发展到多个国际买家。

通过几年的努力,卢桦不仅在蛇毒生意上站稳了脚跟,还成为了业内知名的“蛇毒女王”。

然而,成功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谈判开厂

1999年,国家出台新规,将蛇毒列为特殊商品,限制其出口。

这个政策如同一道巨大的屏障,几乎将卢桦的生意截断。

她的主要市场在海外,尤其是那些依赖蛇毒进行药物研发的外国公司。

这项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卢桦必须找到新的出路,否则她的生意将陷入困境。

为了渡过难关,卢桦决定主动出击,与美国人展开合作谈判。

她联系了几家美国生物制药公司,提出在中国合作办厂的想法。

她解释说,这样不仅可以绕开出口限制,还能利用中国丰富的蛇毒资源和低廉的劳动力成本,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然而,美国人一开始并不买账。

他们认为,中国的商业环境复杂多变,与卢桦合作风险太大。

美国人的态度让卢桦非常不满。

她决定采取更强硬的策略,通过垄断国内蛇毒市场来逼迫对方就范。

卢桦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收购行动,迅速掌控了国内90%以上的蛇毒供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举动让美国人措手不及,他们原本以为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蛇毒,没想到卢桦已经掌握了主动权。

看到美国人依旧不肯松口,卢桦决定给他们一个更大的教训。

2009年,她找到了广西医科大学蛇毒研究所,提出共同研发蛇毒药品的合作计划。

研究所的专家们对卢桦的提议非常感兴趣,双方很快达成合作协议。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研究所成功研发出了一种高效的蛇毒药物,并获得了生产批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一成就不仅让卢桦在国内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还进一步增强了她在国际市场上的谈判筹码。

拿到生产批文后,卢桦再次联系美国人。

这一次,她态度坚决,要求对方必须在中国设立合资工厂,否则将无法获得一毫克的蛇毒供应。

美国人开始感受到巨大的压力,他们的药品研发已经离不开蛇毒原料,而卢桦是他们唯一可靠的供应商。

在多次交涉无果后,美国人终于意识到,必须妥协。

2010年为了显示诚意,美国人派出高级代表来到中国,亲自与卢桦进行面对面的谈判。

谈判过程异常艰难,双方在利益分配、技术转让等问题上争执不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卢桦凭借强大的谈判技巧和对市场的深刻理解,逐步占据上风。

她不仅要求美国人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支持,还要求在利润分成上占据较大比例。

谈判的最后阶段,卢桦提出了一个额外的要求:她希望美国人赠送一辆价值200多万元的悍马作为合作的象征。

这个要求看似荒唐,但实际上却是她测试美国人诚意的一步妙棋。

美国人虽然心有不甘,但为了确保蛇毒供应,最终还是答应了这个要求。

几天后,一辆崭新的悍马车停在了卢桦的公司门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方很快签订了合作协议,美国人提供技术和设备,卢桦负责蛇毒供应和生产管理。

她的财富如同火箭般飙升,迅速突破了47亿元。

卢桦的成功让她成为了业界的传奇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结局

然而,随着财富的增加,卢桦的野心也在不断膨胀。

她开始在全国各地扩展业务,涉足多个领域,从房地产到高科技产业,几乎无所不及。

为了维持这些庞大的投资项目,卢桦开始通过各种手段筹集资金。

最初,她向银行贷款,并依靠朋友和家人的支持。

然而,随着资金需求的不断增加,这些合法的筹资手段已无法满足她的需求。

走投无路的卢桦决定铤而走险,开始进行非法集资。

她通过夸大蛇毒药品的前景和高额回报,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短时间内筹集了上千万的资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发现资金回报无法兑现,他们开始质疑。

卢桦的资金链也在巨大的压力下崩溃,她的非法集资行为也逐渐暴露。

2015年,卢桦因非法集资被公安机关逮捕。

她所建立的商业帝国在一夜之间土崩瓦解,曾经辉煌的事业成为了历史。

卢桦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商业传奇,更是一则警示录。

她从一个普通的外贸职员,凭借智慧和胆识,攀登上了财富的顶峰。

然而,随着成功而来的贪欲和盲目扩张,最终将她引向了失败的深渊。

卢桦的经历提醒我们,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必须保持理性和法律底线。

参考资料:

靠神秘交易成就财富的女人-CCTV-17《致富经》2011090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度好文计划#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