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院士制度是如何建立的?这要从1955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说起。这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引领中国科技事业发展的肇始,也是对中国科技发展建言献策的起点。今天,我们就来讲讲这段历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6月1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会场(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01

酝酿

1949年11月1日,中国科学院成立后,不仅成为全国科学研究的中心,也是领导中国科学事业的行政机构,发展十分迅速。

为了加强党对科学事业的领导,中国科学院废除评议会等专家组织,取而代之的是聘任各学科专门委员。1950年至1953年,中国科学院先后聘任252位院内外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学者担任学科专门委员,发挥学术顾问作用。

但由于职能限制,学科专门委员无法起到学术领导的作用。因此,吸收优秀科学家参与学术领导工作、加强学术领导力量,对于当时年轻的中国科学院来说尤为迫切。

为了寻求解决办法,中国科学院党组于1953年11月19日提交了《关于目前科学院工作的基本情况和今后工作任务给中央的报告》,指出中国科学院将建立学部,领导各研究所的工作。

1954年1月,中国科学院决定成立四个学部筹备委员会,分别为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和社会科学部。

随即,中国科学院开始紧锣密鼓地筹备学部的成立。

02

提名

1954年,中国科学院开始筹备学部委员人选,决定由专家推举产生首届学部委员。

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向全国各部门科技专家发出645封信函,信中这样描述学部委员的主要标准:“首先应该把学术上的成就作为主要依据,其次也要考虑在推动我国科学事业方面的作用。”另外,“忠于人民事业”也曾是首届学部委员人选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55年6月1日,郭沫若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致开幕词(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参照上述标准,通过与有关省市党委和产业部门的领导不断协商,再经国务院审批,中国科学院于1955年5月底确定了233位学部委员的名单。

至此,成立中国科学院学部的筹备工作遂告完成。

03

成立

1955年6月1日至10日,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京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陈毅、陆定一、李济深等出席会议并讲话。这次会议宣告中国科学院正式成立物理学数学化学部、生物学地学部、技术科学部、哲学社会科学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周恩来总理在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上作重要讲话(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6月3日,周恩来总理签发国务院令,公布233位学部委员名单,其中物理学数学化学部48人、生物学地学部84人、技术科学部40人、哲学社会科学部61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周恩来总理(右三)、郭沫若院长(左二)会见出席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的多国科学家 (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中国科学院学部的成立,标志着我国科学事业发展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虽然没有直接建立院士制度,但从这次大会开始,全国各方面的优秀科学家开始参加中国科学院的学术领导工作。

04

过渡

这时的学部委员还是一种工作称号,直至1984年召开的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学部委员才成为一种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科学院第五次学部委员大会(图片来源:中国科学院院士文库)

1993年,在筹备中国工程院的过程中,有科学家明确提出,从目前我国科技实力和对外影响方面情况看,学部委员改称院士,条件已经成熟,时机是有利的,而且这也是长期以来全国科技界的普遍呼声。

1993年10月19日,国务院决定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改称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随即向全体学部委员发出通知,学部委员到院士的过渡终于完成。

1994年6月3日至8日,由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大会改称的中国科学院第七次院士大会举行,标志着中国科学院院士制度的建立。此后,学部作为国家最高咨询机构的定位,一般每两年召开一次院士大会等制度一直延续至今。

60余年来,出自院士的重大咨询评议,对我国科技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比如家喻户晓的“两弹一星”,就是源自1956年开始的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当时领衔制定这个规划的科学家,正是刚被聘任的学部委员(院士)。

又例如89位学部委员(院士)建议在中国科学院建立面向全国的自然科学基金,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王大珩、王淦昌、陈芳允、杨嘉墀4位学部委员(院士)向党中央提议加强中国高科技的研究和发展,形成了国家“863”计划;王大珩、师昌绪、张光斗、张维、罗沛霖、侯祥麟等学部委员(院士)的倡议下,成立了中国工程院……这都体现出了院士建言献策的重要作用。

从学部委员到院士,一个称谓的变化不仅意味着荣誉的回归,也标志着科学家与国家科技事业发展同呼吸共命运的不可分割的历史。

来源:中国科学院大学

责任编辑:王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