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新疆石河子。

陶峙岳陪同王震来这里视察工作。期间,王震向陶峙岳问起了他愿不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的事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震的话说完后,陶峙岳想了很多。因为,这不是王震第一次问他有关入党的事情了。

1949年9月,国民党在西北地区的军队基本上已经损失殆尽,陕西、甘肃、宁夏、青海四省全部被解放,回到了人民的手中。

此时,受毛主席委托,张治中致电国民党军新疆警备总司令陶峙岳和新疆省政府主席包尔汉,敦促他们起义,和平解放新疆。

不久后,毛主席在北京收到了陶峙岳准备起义的两份电报。对此,毛主席非常高兴,立即将这两份电报转给了张治中,并给他写了一份亲笔信。

随后,张治中再次致电陶峙岳,鼓励他与彭德怀接洽,商谈起义的有关问题。

9月25日,陶峙岳发出起义通电,宣布脱离国民党政府的同志,在共产党毛主席的领导下,归入人民的行列。

陶峙岳的做法顺应了历史潮流,使新疆免受战火,比中共中央预计的1950年解放新疆的计划早了将近一年,受到了毛主席的表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中共中央之所以要把解放新疆的计划定在1950年,是因为解放军虽然解放了西北四省,陈兵在新疆边境,但新疆却地处边陲,路途遥远,不利于大军长途进军。

正因如此,毛主席才说陶峙岳是做了一件大好事。

9月28日,毛主席致电陶峙岳等人,说:“你们声明脱离广州反动残余政府,归向人民民主阵营,接受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领导,听候中央人民政府即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命令处置,此种态度附和全国人民的愿望,我们极为欣慰。希望你们团结君正人员,维持民族团结和地方秩序,并和现在准备出关的人民解放军合作,废除旧制度,实行新制度,为建立人民的新疆而奋斗。”

收到毛主席发来的电报后,陶峙岳非常重视,一方面等待第一野战军第1兵团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王震率部进军新疆,一方面发布了《告全疆将士书》,向广大的新疆军民宣传共产党和解放军的政策,向他们解释和平解放新疆的意义,并要求他们要严守岗位,遵守纪律,衷心与解放军合作。

11月6日,王震率领第1兵团部到达迪化。

第一次见到王震的时候,陶峙岳显得有些拘谨。在陶峙岳的心里,王震是根红苗正的共产党员,而他自己则是国民党的旧人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让陶峙岳没有想到的是,王震却大方地伸出手,与他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并说咱们都是湖南老乡,你是宁乡人,我是浏阳人。

听了王震的话,陶峙岳感觉到自己和王震的心理距离一下子就拉近了。在后来的相处中,陶峙岳感觉到和比自己大16岁的王震很聊得来,高兴地说:“和王将军相处,真是生平所未有之快事!”

对于陶峙岳,王震的评价也很中肯。他说:“陶将军要是站在国民党反动派那边,他就不会放弃高官厚禄起义了!陶将军这事做的对,放走了二十多个反动派,换来了新疆的稳定,这是立了一件大功!谁要是再不服,我可以带他去找主席,主席当年就告诉我,有些反动派就要放走,否则我们还要管他们的饭,这些人还特别能吃。”

听到王震如此了解自己的苦衷,陶峙岳干基地说:“王将军知我!”

12月,陶峙岳所部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2兵团。而第一兵团于1950年3月底,先后进驻哈密、迪化、伊宁、阿克苏、喀什、和阗(今和田)等地,完成了对新疆的守卫。

在进入新疆后,王震并没有把陶峙岳当成一名国民党起义将领,而是把他当做了自己的同志,经常邀请他参加各种重要的军政会议,并请他发表意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震的做法,让陶峙岳感觉到十分温暖。对此,陶峙岳的心里非常感激,还特意写了一首诗,取名为《迎王震将军入疆》:“将军笑谈指天山,便引春风度玉关。绝漠红旗招展处,壶浆相迓尽开颜。”

那时候,王震便开诚布公地和陶峙岳交流,向他询问了关于加入中国国共产党的事情。然而,陶峙岳却觉得她刚刚起义,还不够资格成为一名共产党员,便显得有些自惭形秽。

后来,陶峙岳奉命前往北京,向毛主席汇报工作。

那天,在听了陶峙岳的汇报后,毛主席非常满意还留他一起吃了晚饭。在餐桌上,陶峙岳虽然没有看到什么珍贵菜肴,但却对毛主席特意为他准备的湖南菜,感到十分亲切,吃得十分可口。

吃完晚饭,毛主席继续和陶峙岳交谈。期间,毛主席和陶峙岳纵论国家大事,还关心了他的家庭,并对他说:“要好好学习,自我改造,过好三关。第一关是解放战争关,现已过去,过得很好。第二是土地改革关,不久就要过去。第三是社会主义关,现在还没有开始,要有思想准备。”

在这次谈话后,陶峙岳坚定了一个信念,无论什么事情,跟共产党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于这次接见,陶峙岳在后来回忆时都显得非常激动。他说:“出乎我意料之外,毛主席在听完汇报后,竟然留我共进晚餐,席间,虽无山珍海味,但那几色湖南家乡口味的菜肴,令人感到亲切。好像对待老朋友一样,边吃边谈,垂询备至。”

陶峙岳这样说,是因为他就是一个湖南人。他不仅出生在湖南,还在湖南上过学,并考入湖南陆军小学堂,这也是他军事生涯的开始。

后来,陶峙岳先后进入武汉陆军第三中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受训。毕业后,陶峙岳回到湖南长沙,担任了湖南省督军公署参谋处上尉参谋。

进入部队任职后,陶峙岳提升很快,先后担任了营参谋长兼第一支队教导员、营长、团长,国民革命军第40军第3师副师长,代理南京卫戍司令。

1927年,陶峙岳加入中国国民党。1937年,陶峙岳参加了淞沪会战。次年,陶峙岳被任命为第一战区胡宗南部第1军军长。后来,陶峙岳又担任了第37集团军总司令。

1943年,陶峙岳调往酒泉,担任了河西警备总司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45年,张治中担任了国民党政府西北行营主任兼新疆省主席。次年,在张治中的邀请下,陶峙岳担任了新疆省主席、新疆警备总司令。

任职期间,陶峙岳协助受周恩来委托的张治中,释放了被盛世才关押在新疆监狱的一大批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并亲自派人将他们护送到延安。对于这些,共产党都记在心里,但陶峙岳却认为自己做得还远远不够。

因此,在新疆和平解放后,当王震向他询问入党的事情时,陶峙岳才显得有些自卑,觉得自己距离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还有着不小的差距。

1952年,陶峙岳与王震到石河子视察。期间,王震再次向陶峙岳提到他入党的问题。

听了王震的话,陶峙岳想了一会儿,带着自卑的语气,回答说:“是所愿也,不敢请也。”

后来,陶峙岳逐渐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时中国人民的救星,同时也感觉到做一个共产党员是非常有意义的,是无限光荣的,只不过是自己在过去太过执着。于是,陶峙岳在心里开始靠近党,以一个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与王震相处的那段岁月里,陶峙岳一直把他当成自己的老大哥。那时候,陶峙岳对王震既尊重,又亲切。

1954年,王震离开新疆,到铁道兵担任司令员。临别时,王震特意找到陶峙岳,对他说:“有什么事尽管说,你永远是我的老大哥!”

听了王震的话,陶峙岳的心里十分感动,握着老大哥王震的手,久久不愿意松开。

在后来的日子里,陶峙岳一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要求自己,每每遇到不决之事,陶峙岳便会去想共产党员该怎么做。之后,问题便迎刃而解了。

随着时间的推移,陶峙岳在心里越来越贴近中国共产党。

1965年,陶峙岳写了一份入党申请书,把它郑重地递给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政委张仲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陶峙岳的入党申请还没有得到批准,便因为特殊的原因搁置了下来。对此,陶峙岳没有气馁,准备在适当的时期,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一份入党申请书。

1970年,陶峙岳考虑到自己已经78岁了,便向组织提出申请,希望回到长沙居住,并担任了湖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1982年5月,陶峙岳终于信心满满,鼓起勇气,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在这封入党申请书中,陶峙岳写道:“我觉得人生最大的幸福,莫过于对崇高理想的追求和有益于人类社会事业的实践。”

9月,陶峙岳的入党申请获得批准,加入了这个光荣的大家庭。这一年,陶峙岳已经90岁高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表达自己入党后的喜悦,陶峙岳还写了一首诗,以此来表达自己的心情,其内容为:“且喜百业兴,景物更鲜妍;伟哉共产党,饮水必思源;四化又长征,追随幸有缘;遥望阳光路,欣看猛着鞭。”

1988年12月26日,陶峙岳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7岁。

1月11日,党和国家在长沙为陶峙岳了一个隆重的追悼大会,国家副主席的王震亲自来到追悼会现场,为陶峙岳致了悼词。

后来,中共中央又派出专机,将陶峙岳上将的骨灰运回北京,安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西一厅的骨灰堂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