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者按

World Leading Schools Association(WLSA)是一个由顶尖高中组成的联盟,为全球合作提供了一个平台。WLSA成立于2011年,由伊顿学院、格罗顿学院、吉隆文法学校、哈佛西湖学院、北京第四高中和复旦大学附属高中(FDFZ)组成。WLSA的使命是在21世纪领导中学部门的教育变革。将学生和教育工作者聚集在一起,进行跨文化对话、课程开发和资源共享。这个由全球顶尖学校组成的协会的牢固纽带是WLSA的一个独特特征。

WLSA上海学校是WLSA于2012年9月开设的国际高中课程项目,使命是培养具有全球意识的领导者,他们将帮助改变世界变得更美好。WLSA上海学校寻求在伊顿学院前校长Tony Little先生的领导下,通过国际公认的创新学术和课外项目全球影响计划(GIP)来激励学生追求个人激情,以满足准备在世界顶尖大学学习的中国国际和当地学生日益增长的需求。

WLSA上海学校2024届毕业生Peter J斩获美国芝加哥大学语言学方向的录取offer。WLSA的启迪和引导成为他成长路上的坚实支撑,助他遨游语言学的灿烂星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研究语言就是研究其背后的文化背景。研究英语,我们探讨莎士比亚的戏剧和维多利亚时代的社会习俗;研究拉丁语的演变,我们分析古罗马的社会结构和政治体制的变迁;研究上海话的借词,我们看到了上海近代时期中外各地移民者在海派城市的融合。

学习语言学,不止是在学习语言本身,更是在了解每种文化的精髓,通过不断学习和理解它,我们可以更深刻地认识世界,也更加尊重和包容不同的文化。”

——Peter

多文化碰撞的启蒙Part 01

Peter和语言学缘起于童年。他曾在美国南部居住了一年,那是一个充满温暖阳光和多元的文化背景的小镇。在那里,他接触到了英语、西班牙语等多种语言。各种语言的交汇,让他感受到一种独特的魅力。年纪尚小的他模糊地有了与世界对话的念头:他想要去探索不同的语言,理解不同文化背后的故事。这也为他未来与语言学结缘埋下了种子。

初中时,Peter开始接触法语。随着对于不同语言学习的深入,他逐渐发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一门充满科学性和逻辑性的学科。他开始阅读关于语言学的书籍,了解语言演变背后的复杂历史背景和文化:每一个语法规则、每一个词汇的起源,都可以通过历史的视角去解释和推理。

这些发现让Peter对语言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见证。从多元文化的启蒙,到不同语言学习中的试探,让他逐渐走上了语言学的道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语言世界的成长与探索Part 02

进入WLSA后,他正式开始了对语言学及其背后文化的探索,而WLSA的课程则成为了这段旅程中的指路明灯。

G11的英语文学让他颇受启发,这门课上,他结识了充满创意和人文学识的老师:Mr. Mikel Green。他鼓励学生们勇于探索不同的写作风格和话题,还鼓励他们大胆表达自己的见解。每当Peter在写作和讨论时遇到困难,Mr. Green总是可以一针见血地指出新方向,极大地锻炼了他的写作能力。

最令Peter印象深刻的还是Mr. Green对于创新想法的鼓励。在一次英语演讲比赛中,Peter选择了一个颇具争议性的话题:“讲脏话的好处”。尽管这个选题在传统观念中可能被视为不当,但Mr. Green却鼓励Peter根据修辞情境,大胆运用脏话来增加演讲效果。这种开放、包容的教育态度让Peter深受启发,他意识到语言的表达方式可以因文化、社会背景而异,而Mr. Green的鼓励也激发了他对语言学的更深层思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Mr. Mikel Green与Peter(右)

除了学科课程之外,我不能不提WLSA的GIP 课程体系(Global Impact Program,国际影响力课程)。这一系列课程让我们掌握了一些必备的学术技能与知识:论文基本结构、论证方法与谬误、社会学哲学基础理论等。

这些课程增进了我对芝加哥大学的渴望:GIP 和芝大Core curriculum(核心课程)体系有异曲同工之妙。以后无论选择什么专业,我都希望受到文史哲著作的熏陶,完整与深入地探索不同学术领域。

——Peter

Peter认为GIP为他带来的最大改变是自我审视和技能培养。其中SDP(Skills Development Program,技能拓展课程,属于GIP)每周的日记要求学生回顾过去一周的学习和生活经历,结合所学的技能进行反思和总结。透过文字的表达,Peter学会了有意识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和选择,在内省的过程中更清晰地认识了自己。

Colloquy(思辨课程)则提供了一个更为宏观的角度,通过探讨阶级、种族等社会议题,引导学生们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式,以更开放的心态去看待世界,包容和理解不同的观点和文化。

“Colloquy改变了我的思考方式,让我认识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对我的影响是如此之深。我们的每一个言行习惯都承载着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而这些文化和背景又在潜移默化地塑造着我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

——Pet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WLSA GIP的课程设计

无论是GIP课程还是学科课程,都培养了Peter的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和全球视野。这些课程不仅为他在语言学上的探索奠定了基础,也为他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除了这些课程,Peter认为WLSA的升学指导也为他的芝加哥大学申请带来了必不可少的帮助。

在高一高二的假期里,Peter经常翻阅各大学的官网与社交媒体,寻找在校学生的反馈,这让他对每个大学的特点与他所感兴趣的资源有了基本的了解。也正是有了前期的铺垫,他才能够在12月底 RD(常规申请轮次)中速战速决。

提及写文书的经验,Peter认为好的灵感需要长期积累:写文书的过程并不是把所有的小文书放在清单上,完成一个勾掉一个。完成小文书的过程中,与升学指导老师的交流是至关重要的,只有当老师足够了解你,才能在申请季中为你提供最适合的帮助。

“刚开始写文书的时候,我急于求成,同时写好几所学校的题目,带来的弊端是没有提炼出展现自己独特视角的narrative(叙事)来表明自己的动机,所以我的文书被老师们锐评得较为惨烈。后来,我静下心来专门打磨重点素材、提炼小切入点、删除不必要的细节,才有了显著的突破。在把4-6篇主要素材定稿后,我除了Why school以外所有的小文书都迎刃而解:基本都可以直接从已有的素材来套用。

这里我要感谢 Carrie老师和Frances老师对我的指点。作为升学老师,她们思维敏锐,擅长挖掘我自己注意不到的闪光之处和quirks(古灵精怪的特点),给我的文书提供了很重要的灵感。”

——Pet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Peter和Carrie老师

(Carrie老师同时是社团的负责老师,

在社团和升学指导上都给了Peter很多帮助)

社区参与Part 03

WLSA语言社是由Peter创立的。在他的带领下,这个刚刚成立不久的社团迅速成长为一个充满活力和创造力的团体,吸引了众多学生的参与,并获得了IOLC(国际语言学奥林匹克中国分区)金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Peter在IOLC领奖

聊到这个社团是如何“发扬光大”的,Peter拿出一张图片问我们:“老师,你们觉得这两个形状中,哪个形状叫‘Kiki’,哪个叫‘Bouba’?”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哪个形状叫‘Kiki’,哪个形状叫‘Bouba’?

在我们给出答案后,Peter笑了起来。他解释道:“这就是Kiki & Bouba效应。即使没有任何背景知识,人们也会根据声音的特质来赋予它们相应的形状。”

“我在语言社也用过这种方法来引起大家的兴趣。”Peter接着说道。平缓的音节让大家的笔触变得圆润,而激昂的音节则会使大家联想到尖锐的形状。这种体验不仅生动有趣,还让大家直观地感受到了声音与形状之间的关系。

Peter在语言社的教学方法独特且富有创意。他不仅讲授理论,还通过实际的互动和例子让大家亲身体验和理解语言的奥秘,激发了大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这些贴近生活的观察和体验让社员们对语言的兴趣更加浓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Peter为语言社准备的解密游戏

事实上,Peter建立语言社并非一帆风顺。起初,他采取的方式是独自做大量准备工作,然后进行讲解。然而,他很快意识到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所有人,很多同学对于这种讲解方式缺乏兴趣。

转折点来自于Luca老师的拉丁语课。Luca老师不仅对历史、语言有深入的了解,还擅长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进行教学。在一次课上,Luca老师带领大家读拉丁语的诗,并通过音乐来感受诗的节奏。这种教学方法让Peter受到了极大的启发,并应用到了语言社的推广上。

“在WLSA的三年里,我经历了不同的老师们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这让我深受启发。比起单纯传授知识的角色,我更希望自己像老师们一样,成为启发者和引导者,帮助更多的人发现语言学的魅力,让他们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启发,这也是我将这种方式引入语言社活动的初衷。”

——Pet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Peter在钉钉上和语言社社员交流

在语言社取得了成功后,Peter的视野开始拓展到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上,他发现语言是连接文化、历史和社会的纽带。

G12那年,Peter作为主策划人举办了WLSA第一届世界语言周(World Languages Week)。在西班牙语老师Estela的协助下,他与志同道合的同学们共同策划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大家深入接触和了解世界各地的语言和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年的Winter Gala中,他开展了“女书”为主题的workshop,向大家介绍了这种起源于中国湖南江永地区的女性使用的独特文字。

女书是一种特定社区的女性在困难的条件下使用的文字,作为女性之间的书面交流方式,她们用煤炭或类似的物质在硬板上书写,是一种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女书代表了典型的中国传统女性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Peter介绍并带领大家体验“女书”

“每当我看到那些用女书写成的文字时,仿佛能感受到她们在艰难生活中所传达的力量与韧性。然而,由于社会环境的限制,女书文化正面临着失传的风险。

在workshop上,我不仅介绍了女书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还带来了书写工具,让同学们亲自体验它的书写过程。

语言承载着文化和历史,是我们认识世界和自身的重要途径。我希望以文字为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女书的价值,也让大家感受到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性。而我自己在未来的学术和社会实践中,也会继续关注和保护那些濒临失传的语言和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并珍视这些宝贵的遗产。”

——Peter

正如Peter所希望的,作为一名引路人,他让更多同学关注到了语言学和更广阔的文化世界,他的领导力和影响力渗透在每一个活动和社团中,也为WLSA这个多元社区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WLSA看到更大的世界Part 04

Peter的成长之路是一段充满活力和探索的旅程。在Peter的眼中,世界就像是一本百科全书,每一页都有无限的可能性。

“我并未参与过太多校外的活动或夏校,事实上,WLSA提供的资源和平台足以让我体验到来自世界各地的文化和思想的碰撞。”

——Pet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Peter(左一)参加WLSA全球学生大会

2023年7月,Peter参加了WLSA在上海举办的全球学生大会(WLSA Global Students Conference),大会聚集来自全球6个大洲、16个国家的学生代表,包括来自英国伊顿公学和美国格罗顿中学的师生。

作为上海本地人,Peter会在外出时主动向外国同学介绍上海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在大会的大学展上,他主动充当翻译的角色,保证各国学生、老师之间的沟通畅通无阻。Peter的行为不仅体现了他对中国文化的自信和热爱,更展现了他作为一名学生领袖的责任心。

▲ 2023年WLSA全球学生大会

“学生大会是非常令人难忘的经历。和来自全球的同学们共同探讨、学习和交流,让我对世界的多样性有了更深的理解,也让我更加感激自己身处于这个WLSA这个国际化的教育环境中。”

——Peter

WLSA一直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开放、多元的学习平台,除了学生大会,另一个让Peter印象深刻的是WLSA的城市课堂。城市课堂让学生们走出校门,置身于城市的生活和环境中,通过观察、体验和互动来感知城市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

在艺术组的城市课堂中,Peter和同学们走进了浦东美术馆,共同参观了“卡拉瓦乔与巴洛克奇迹”画展。在展览中,每位同学都要担任导览员,为大家讲解了作品及背后的历史。这种新鲜的学习体验不仅让他对艺术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进一步激发了他对城市文化和人文景观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Peter在美术馆为大家讲解

“我持续地阅读与汲取,探索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语言、建筑、美术、城市、地图和文学都是我的菜。我平时通过citywalk放空。在上海,我已经走遍了星罗棋布的街道,参观了各类大众和小众的文化场所。

‘WLSA上海学校’中‘WLSA’的妙处不必多言,但大家总是忘记‘上海’。建议大家多在城市里走走、多探索博物馆与艺术展览、多看看演出。城市是深化个人素养、提供活动灵感的重要孵化地。”

——Peter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 Peter(左三)和同学们一起city walk

“我想对学弟学妹们说:请大家利用好寒暑假,少卷学业,先GET A LIFE!当我把自己的个人目标和社交机会结合之后,发现我的生活更加平衡,我也更有自驱力了。

关于未来,我希望能够结合我在语言学上的特长,探索更广阔的学术领域,尤其是理科类。相信我在WLSA对人文社科的探索能够帮助我在理科领域做出更多贡献:让我更加全面地理解世界并解决社会问题。”

——Peter

回首高中三年,Peter感激自己的每一次探索和成长,也感激WLSA给到的每一次启迪和引导。

希望在WLSA的这段经历,能够成为他未来成长路上的坚实支撑,助他不断成长、不断前进。

转自:WLSA上海学校

【点击进入京领国际学校大数据平台,

为孩子选择美好人生】

本文为京领原创出品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电话:010-82362348

微信:Kinglead00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领家长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京领 KingL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