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活着有什么意义?

在不同的人生时期,有不同的感受。

年少时,想要实现自己的梦想,追求就是意义。

长大后,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孝顺就是意义。

当我们走进暮年,身体不再强健,也就进入了人生的沉淀期,过去未来的事,都清清楚楚。

此时再去思考,活了一辈子,依旧普普通通,意义也是平淡的,就像微风,一片叶,一朵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送走你的父母,又被你的子女送走

《阿甘正传》里说:“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下一块是什么味道。”

的确,人生的旅程中,会经历许多的事。快乐的,悲伤的,平淡的;惊喜的,失落的,波澜不惊的。

人与人的情感,大概只有三类:亲情,友情,爱情。

最深厚的,就是亲情了。你行万里路,归来时,还是要和有亲情的人相拥。

亲人病重的时候,你更得守护,竭尽全力照顾。

古代的黄香,年仅九岁就懂得孝敬父母。炎热的夏天,他用扇子为父亲扇凉枕席;寒冷的冬天,他用自己的身体为父亲温暖被褥。

黄香的孝行,流传千古。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父母的爱。

当父母健在,我们为他们遮风挡雨,哪怕再苦再累,也不能退缩,因为父母需要依靠,不能让父母忧心忡忡。

当父母离去,我们会领悟,自己责任重大了,也不再“任性妄为”。因为你此刻,心智成长了,也真正懂事了。

再向前行几步,我们渐入暮年,子女就像“黄香”一样,贴心照顾,或者耐心倾听,陪我们回忆往昔。

我们在躺椅上,也会讲:“这辈子,你这个女儿,总算没有白疼。”

养女多年,得女照顾。这便足矣。人生的价值,大致就是这样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为了些许安稳,累了大半辈子。

上学那会,老师说起《骆驼祥子》里的祥子一心想买辆属于自己的车,为了这个目标拼命拉车,风里来雨里去。

别人问他:“这么辛苦,图个啥?”

他就想着,有了车,日子就能安稳些。

同学们当时觉得祥子太执拗,不懂得变通。

不知从哪天开始,你不再笑话祥子了,而是和他一样执着地追求安稳。平日里,勤勤恳恳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攒钱买房,为孩子创造好的条件,自己连件新衣服都不舍得买。哪怕是多花了一点钱在娱乐上,也觉得太奢侈了。

当你年岁渐长,对安稳的需求更加强烈。担心生病没钱治,忧虑孩子的未来,就连退休后的生活,也在精打细算。

你寻思着,老了要是能有点积蓄,也能少给孩子添麻烦。

如果你有一份不错的退休金,想到自己晚年能有保障,心里也能踏实些。这和祥子,似乎没什么不同。原本,这未来的安稳,你无法确切把握,但你一直为之努力。到底,一辈子都在“追求安稳”的路上奔波。

作家莫言说:“世界上的事情,最忌讳的就是个十全十美,你看那天上的月亮,一旦圆满了,马上就要亏厌;树上的果子,一旦熟透了,马上就要坠落。凡事总要稍留欠缺,才能持恒。”

普通人过一生,努力打拼,辛勤劳作,不断进取,其核心就是“寻稳、求安”。

平静生活的背后,都是对安稳的渴望支撑着,没有安稳,心乱如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3

人世间繁衍,践行了生儿育女。

《当代人口研究报告》中显示,如今的生育率持续走低,人口结构面临新的挑战。

生育率降低的背后,是社会观念的转变,是生活压力的增大。

正如社会学家所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和高成本生活,使得人们在生育决策上更为谨慎。”

对于社会而言,生儿育女,就是希望的延续,是有着重要价值的。

你,就是众多社会成员中的一员。

也就是说,你是社会的一份子。这也是一种担当。

若是我们每个人都不把自己当社会的一份子,这生儿育女的责任,都没有人承担了。说明社会存在隐忧。《挪威的森林》里写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时光在飞逝,一季又一季,一纪又一纪。你就是飞逝中的一瞬,如流星,但是也有独特意义。

既然普通人是来繁衍的,你就不要不切实际了,也别太自视甚高。

努力生活,立业兴家,生儿育女,赡养长辈。你的使命完成了,那就胸无憾事了,也对得起社会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4

很多人因为活着到底是为啥而犯迷糊。

就像哲学家康德所说:“自由不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而是教会你不想做什么,就可以不做什么。”

咱们虽然普普通通,可要是能给自己找点奔头,迷糊劲就没了。

小时候,考个好分数是目标,那就一门心思地学习。

离开学校后,挣钱是目标,那就想法子找活干,光明正大地谈工资。

长大成人了,好好找对象,痛痛快快结婚,生个娃,把经营好小家庭当作目标。

中年的时候,照顾好爸妈,给自己攒点养老钱,也是不错的目标。

老了以后,把安排好自己的身后事当成目标,尽量不拖累孩子,也能挺舒心。

每实现一个目标,都给自己点个赞,也就够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