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哎……

你最近咋个一直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这不是要期末考试了嘛,盯完哥哥盯妹妹,我百爪挠心,你倒安逸,吃了饭就躺起。

我看你是贩卖焦虑的短视频刷多了。妈妈要当家里的定海神针,该调整的是你。

6月下旬的炎热

升温了学生和家长的焦虑

各学段各年级期末考试都将陆续举行

高考中考成绩也将陆续揭晓

每当这个时候

都会有不少老母亲跟成成妈一样

陷入考前的担忧

或考后等待的忐忑不安

这担忧和等待的过程

无疑是一种难以言喻的身心煎熬

令人揪心甚至抓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在孩子考前考后

家长们该如何进行自我心理调适,走出焦虑呢?

今天,我们来看看向柱文老师怎么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试只是一种磨炼

它并不要求人人都能盛装出镜

因为甄别,所以考试;因为选拔,所以考试。这大概是人们对考试功能的普遍认知。其实,考试的长远价值在于磨炼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前人早就说过:上钩为老,下钩为考,老考童生,童生考到老。人生无限,考试无时不在。少年读书升学要考,青年就业择业要考,中年晋级晋职要考……考试种种,考路漫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考试的先天设计就注定了不可能所有人都能盛装出镜,所以任何一次考试都不可能人人优秀,个个第一。但只要在一次次的考试中懂得了承受,且能够承受,善于承受,就一定能得到历练,获得发展,取得成就。

孩子能否有绽放的生命,不在于“这一次”考试结果如何,而在于无论结果如何都能更好地去面对。明代思想家王阳明,当年也曾两次会试落榜。当有人问他有没有觉得难过时,年纪轻轻的王阳明说了一句颇有圣人气象的话:世以不得第为耻,我以不得第动心为耻。这番认知值得我们思量与借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没错,相较于一次考试的不理想,伤心动气的焦虑和抓狂实在更可悲,毕竟人生不是闪电战,没有胜败乃常事的平常心,又如何打好人生这场持久战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成绩无非一时之得

它并不能决定生命最终的姿态

看看下面两组名单

第一组:戴有祺、于敏中、王杰、钱棨、朱昌颐、李承霖、翁同龢、徐郙、刘春霖

第二组:金圣叹、李渔、胡雪岩、顾炎武、黄宗羲、蒲松龄、曹雪芹、吴敬梓、洪秀全

第一组全是清代科举状元,第二组全是当时落第秀才!这也许会让人难以置信,但事实就是这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见,成绩尽管很重要,但其实也并没有那么重要,因为它并不能完全支棱起来一个人最终的生命样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成绩的主要作用就好比是一个人前行路上一束短暂的光亮,照亮着孩子一小段未来的路。成绩有高有低、有起有落才是正常,就如我们不能奢求前方是一片没有风暴的海洋,如果有,那一定不是大海,而是泥塘。

所以面对孩子的考试,我们需要抱定成绩无非一时之得的淡然心态,静观云卷云舒。无论孩子最终得到的这束光是闪亮还是暗淡,父母都需要好好利用,引导孩子在成功和失败的交替中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就像克劳塞维茨所做的那样,“把自己的心拿出来点燃”,照着孩子去发现人生前路中暗藏的激流和险滩,以及更远处的星辰大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做一个“心大”之人

陪伴孩子放眼自己未来的模样

有句话是说:心小了,再小的事也会变大;心大了,再大的事也会变小。做家长就要做“心大”之人,凡是与孩子考试有关的事情都要向宽处看,往远处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向宽处看,就是不要一遇孩子考试就将精力全部聚焦在孩子身上,甚至处处留心,时时在意,以致将亲子关系弄得紧张兮兮的。而是要保持自己原本的生活状态,该干啥干啥,让家庭氛围回归与考试和成绩没有半毛钱关系的日常,以降解孩子对那尚没影儿的考试结果的关注。事实早已证明,这样更利于孩子放下顾虑,轻装上阵,考出正常的甚至是超常的成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往远处想,就是要悦纳孩子,放眼前路。不要在乎考试成绩出来后他人的眼光,正如杨绛先生所说: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品质是优秀的,就要坚信他是最棒的。人们常说,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在读书这件事上最是如此。并不是进了好的初中就能考上好的高中,也不是进了好的高中就能考上好的大学。相较于成绩怎样,父母更需要从生命长河的视角思考如何陪伴孩子平静地接受所有的因果,逐渐成长为一个能随享生命里每一种状态的人。

在孩子考前考后的日子里,

父母们无需“庸人自扰”

只需放心“守望”

当考试结果揭晓后

不管情况如何

都请坚决站在孩子这边

并坚定地告诉他

前方一定有路,身后始终有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信息来源:成都教育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