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的都知道,家里有个“小馋猫”真是挺多烦恼的。我家二宝特别喜欢喝饮料,每次逛超市都吵着要买。可是,一想到那些高糖分的饮料,我就担心她长成“小胖墩”。

于是,我开始给她尝试各种无糖饮料,心想这下总能让她喝得开心,又不担心长胖了吧。可是,无糖饮料真的那么完美吗?能让孩子敞开喝吗?

无糖饮料能给孩子敞开喝吗?别给孩子喝太多,小心陷进健康陷阱

为了弄清楚真相,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发现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

发现原来所谓无糖,就是饮料中的甜味不是来自传统甜饮料中使用的白砂糖、果糖、果葡糖浆等糖类,而是来自三氯蔗糖、赤藓糖醇等代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无糖饮料不含糖分,但是它们往往含有一些人工甜味剂,比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等。这些甜味剂虽然热量低,但是长期大量摄入也可能对健康有影响。

无糖饮料,听起来似乎很健康,不用担心能量摄入,还能获得甜味,可实际上并非如此。长期大量饮用无糖饮料会降低儿童对甜味的敏感度刺激大脑摄食中枢,使儿童需要吃更多的食物才能获得满足感。

还有实验证明,添加人工甜味剂的碳酸饮料摄入量与体重增长呈线性关系,也就是说,无糖碳酸饮料喝得越多,体重也越重。

另外,人工甜味剂可能影响儿童的肠道菌群健康。可见,添加了甜味剂的无糖饮料和普通饮料在对健康造成的风险方面几乎没有差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令我惊讶的是,有些研究表明,长期喝无糖饮料的人,对甜食的渴望可能会增加,反而更容易摄入更多的糖分。这岂不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吗?

所以,我们别给孩子喝太多,小心陷进健康陷阱

孩子更容易缺水

孩子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代谢比较旺盛,对水分需求量很大,但身体储存的水分要远远低于成年人。而且孩子活动量较大,又容易出汗,一旦未及时补充水分,就很容易导致脱水

同时,孩子渴觉机制发育尚未成熟,也就是说孩子更不易察觉到口渴,再加上没有饮水的意识,玩起来更是忘记一切,往往口渴比较严重时才会要水喝,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孩子比成人更容易脱水。

孩子喝什么重要

说到儿童饮水的最佳选择,那必须是咱们的白开水啊!简单、纯净、无添加,就像妈妈的爱一样纯粹。而且,白开水没有热量,经济实惠,简直是孩子成长的最佳拍档。毫无疑问应该是孩子饮水的最佳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实际情况是,2012年《中国五大城市儿童青少年饮水调查报告》显示,近3/4的孩子更喜欢喝甜饮料。如果可以自主选择,大部分孩子都会选择喝甜饮料,喝饮料已然成为一种习惯。一项追踪 10年(1998~2008年)的报告显示,冷饮成为75.7%的8~14岁儿童青少年的首选零食。

甜饮料就像那个让人欲罢不能的“坏朋友”,一旦沾上了,就难以摆脱。

不少的孩子到了炎热的夏天,一放学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冲到冰箱前,拿出一瓶冰镇甜饮料,咕咚咕咚地喝起来。那满足感,简直比吃了冰淇淋还爽!但大家知道吗?这种习惯,可能会给孩子的健康埋下隐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部分饮料,除了糖和能量,还能给孩子带来什么呢?就像我们小时候吃太多糖果,最后牙齿都坏掉了一样,甜饮料里的糖分和添加剂,也可能对孩子的身体造成负担。而且,长期喝甜饮料还可能导致肥胖、龋齿等健康问题,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哦!

孩子“嗜甜”怎么办呢?

说了这么多,可能不少家长会苦恼,“无糖”“有糖”食物都不“健康”,可孩子“嗜甜”怎么办呢?这些控糖方法不妨一试。

1、通过“自制”控制孩子“糖量”

不是不让孩子吃糖,而是要控制量。妈妈们可以试着和孩子一起动手做甜点,这样不仅能减少糖分摄入,还能增加亲子互动的乐趣。

比如,做个水果沙拉,加点自制的酸奶酱,口感清甜又健康。或者做个小蛋糕,用低糖材料代替传统的糖,再加点新鲜水果和果干,既美味又营养。孩子吃着自己参与制作的美食,肯定会觉得格外香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别把糖当作奖励品

除了通过“自制”控制孩子“糖量”,咱们还得注意一个误区,那就是别把糖当作奖励品。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表现好了就给颗糖作为奖励,这样既能让孩子开心,又能激励他们继续努力。

可大家知道吗?这样做反而会让孩子觉得糖是一种特别珍贵的东西,从而更加渴望得到它。所以,咱们得换个思路,用更有意义的奖励来代替糖。

3、适当引导

孩子对甜食的渴望是天生的,但咱们可以通过教育让他们明白糖分的危害。比如,你可以给孩子看一些相关的动画片和绘本,让他们从中了解到糖分摄入过多的后果。当然啦,这个过程需要耐心和坚持。

感谢你的阅读,我是育婴师-琦想妈妈,大学毕业于食品工程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