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冷的风格

林涛是一位具有典型知识分子气质的油画家,文质彬彬,谈吐儒雅,举手投足之间有着一种很绅士的“英伦范”。十年前,我第一次到他的工作室,其画面的简洁与冷峻给我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的脑海中随即蹦出“高冷的风格”几个字。直到今天我依旧认为,以它来概括林涛的艺术创作,仍然是颇为贴切的。

上世纪90年代初,林涛在浙江美术学院接受了较为系统的学院训练。作为受“85”余波影响的一代油画家,林涛在学生时代即表现出对艺术的早熟。他似乎较少受到新潮美术的冲击,而是专注地投入到对古典绘画的研究,这既与他的恩师马玉如、秦大虎先生的鼓励与肯定有关,也与彼时学成归国的胡振宇、徐芒耀老师所树立的典范有内在联系。林涛入校之际,适逢胡振宇先生从海外归来,他在学校举办了一个颇有影响力的汇报展,展厅前陈列的一批临摹作品,以地道而纯正的古典气质折服了众多学子。油画系的不少青年在历经“无所适从”的迷茫之后,坚定选择了深入研究西方传统的学习路径,林涛正是其中的一员。许多年后他谈到自己的绘画风格时,他仍然毫不掩饰古典主义对他的深刻影响。

毕业创作《莫朴先生》是林涛向古典大师学习的一件重要作品,尽管原作早已遗失,但即使是透过照片,我们依然会被画中饱满而真挚的情绪所打动。那时的林涛,不仅具备了坚实的造型基础,更显示出对古典法则的良好悟性,这种悟性也同时体现在他的《洛神赋》系列创作中,画面的虚实节奏及黑白构成耐人寻味,与当时一些一味追求细腻的作品相比,林涛最为值得称道的,是他对于古典性与古典气质的理解。二十年后,他再一次把这种古典精神带到了宋代花鸟题材的当代转译。很显然,林涛是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建构了自己的古典体系与绘画谱系。

生活中的林涛热爱阅读,尤喜阅读哲学著作。在我所接触过的油画家中,林涛或许是最具有哲学家气质的一位。这一点,我在十年前初次认识他时即有这种感觉。他也把对维特根斯坦的研究带到绘画创作,当远赴英伦负笈归来后,林涛褪尽了古典时期的色彩系统,进入到他最具代表性的黑白灰时期。维特根斯坦认为,语言的界限即世界的界限。他进一步说,“不能根据视野里面的任何东西推出它是为眼睛所看到的”,人并没有“真正地看见眼睛”,语言不过是世界的逻辑图像。林涛应该对维氏的语言学有过较为深入的研究,他回国任教后的漫长创作实践,无不是建立在探讨图像与文字、或者说图像与语言的关系之上。只不过,林涛似乎并没有选择用写作来表达,而是把这种形而上的思考带到油画创作。正是在这批系列作品中,林涛真正建立了个人艺术创作的高冷风格。

索绪尔认为,倘若把语言符号比作一张纸,思想是正面,而声音是反面。但问题是,人们不可能在切开正面的同时而不切开反面。例如,在诗歌创作中,其语言所建立的结构,一方面是由声音(能指)构成,而另一方面则是由含义(所指)所构成。诗歌正是在能指和所指的不对称中建构意味(诗性)的表达系统。林涛的绘画正有如对索绪尔语言学的回应。一方面,林涛充分借用了公共图像的表意资源(海报、时尚杂志),并通过文字(能指)等符号予以强化,但另一方面,艺术家又对这一系统进行了解构。他所借用的仅仅是“语言”的躯壳,林涛借助它完成了自己晦涩而多义的象征性辞典。从艺术语言上看,林涛已尽可能将一切多余的东西剔除,甚至不惜对色彩的舍弃,画面唯一剩下可以辨识的,只有面孔和形体的轮廓。与其说林涛是在建立绘画风格,倒不如说他是在把玩语言的游戏。所谓“高冷的风格”,不过是林涛的一件外套,他真正在意的还是语言自身的逻辑。这就是我对林涛作品的理解或者说解读。

或许,再这样走下去将失去绘画的乐趣和意义。大约从七、八年前开始,林涛又重拾写生的熟悉技艺,并逐渐恢复了对色彩表现的敏感。经过十余年黑白的沉浸,林涛的风景写生依然呈现出冷峻和孤傲的风格特征,古典时期的暖色系已彻底演变为冷色系。或许,我们很难从这些写生中寻觅到作者的激情,画面高度节制,图式的简约和理性的克制构成了林涛稳定的绘画状态及语言方式。因而,哪怕是“追求”色彩的写生作品,林涛还是我们所熟悉的“高冷的风格”——这就是林涛的悖论。

以“高冷的风格”统摄林涛的艺术创作,也许未必精确。但对一位始终追求极简表达的艺术家而言,它或许是一种较为贴切的比喻,至于林涛作品中更丰富、更深刻的“所指”,我想,维特根斯坦说得再明白不过——凡不可言说者,我们都应保持沉默。

(文/封治国)

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正面》

麻布油画

200cm×150cm

20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烟》

麻布油画

116cm×89cm

2013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范》

麻布油画

100cm×80cm

2006

《她》

麻布油画

155cm×120cm

20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意No.2》

麻布油画

90cm×70cm

20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意No.9》

麻布油画

60cm×60cm

20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意No.10》

麻布油画

60cm×60cm

20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宋意No.11》

麻布油画

90cm×70cm

201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婺源沱川No.2》

麻布油画

80cm×60cm

201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口》

麻布油画

70cm×60cm

2014

(来源:鹿隐艺术空间)

艺术家简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林涛

山东栖霞人

1988年考入浙江美术学院油画系;

1992年毕业分配至杭州师范学院,参与筹建美术系;

1996年国家教委公派赴博茨瓦纳任教;

1999年底任教于新加坡南洋美术学院;

2002年英国肯特艺术与设计学院获硕士学位;

2008年英国肯特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任教于浙江树人大学艺术学院,任教学副院长至今。

分别在博茨瓦纳国家美术馆、英国UCA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举办个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