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方的反击,来了。

前段时间,欧盟紧随美国脚步,宣布要对从中方进口的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

欧盟委员会声称,如果无法与中方通过谈判达成解决方案,那么从7月4日起,征收临时关税的举措就会生效。

不过,光挨打不还手显然不是我们的风格,面对欧盟的手段,中方的反击接踵而至,而且一出手就是蛇打七寸——瞄准了欧盟的猪肉出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中国反击刚刚开始,丹麦西班牙已经痛得直“喊疼”,更有趣的是,俄罗斯则第一时间盯上了这个新的商机。

中方反击,为何会选择“二师兄”作为突破口?这招高明在哪里?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中方反击,瞄准“二师兄”

中方反击,瞄准“二师兄”

其实早在此次“官宣”之前,就有机构曾经专门做过预测,认为如果欧盟对中国的电动汽车产品增加关税,那么中国可能要对欧洲的猪肉和乳制品出手了。

结果不出所料,中国商务部最近宣布,将对原产于欧盟的猪肉以及相关副产品进行反倾销立案调查。

为什么中方反击,会瞄准“二师兄”作为突破口呢?

原因很简单,去年我们进口了60亿美元的猪肉,超过一半都来自欧盟。

不只如此,尽管在中国饮食文化中,包括猪内脏、猪耳朵、猪鼻子、猪脚等一系列的猪肉产品,都能被制作成各种美食,但欧洲人却几乎不吃。

而这就导致了,每年欧洲都会向中国出口大量相关的猪肉产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有人可能会担心,每年我们从欧盟进口这么多的猪肉产品,那以后进口的猪肉少了,国内猪肉不会涨价吧?

当然不会,并且这正是我们选择“二师兄”,作为反击手段的另一点重要因素。

大家可能都知道,我们是全世界最大的猪肉消费和生产大国,中国人爱吃猪肉到了什么地步?每年全世界超过一半的猪肉都被吃进了中国人的胃里。

但与此同时,我们吃的猪肉又基本都是“中国产”,自有猪肉产量供应非常充足。

从数据上来看,去年我国的猪肉产量是5794万吨,而进口猪肉量为155万吨,仅占国产猪肉比例的2.7%。

换句话说,哪怕不吃欧盟的猪肉,几乎也不会对我们产生太大的影响,但反过来看,对于仰仗中国市场的欧盟猪肉出口国来说,这下就相当难受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丹麦西班牙“喊疼”

这次我们针对欧盟进口猪肉进行反倾销调查,谁才是主要目标?

根据我国海关方面的进出口数据显示,去年我国猪肉及猪肉制品最大的欧盟进口国是西班牙,进口额大约是56万吨,价值高达12亿欧元,其次则是丹麦、荷兰、法国等等。

于是面对中方的反击,丹麦和西班牙首先坐不住了。

比如丹麦农业与食品委员会下属贸易协会的主席乌尔里克·布雷霍尔姆就公开发声,说是要敦促各方尽快考虑对就业、食品安全和生产的影响,而且还强调要在7月4日之前找到解决方案。

这位主席明确表态,称丹麦的猪肉产业“将因中国可能对欧洲肉类实施的限制,遭受重大打击”。

另外西班牙也没闲着,直接找上了欧盟官员,试图阻止即将对中国电动汽车实施的损害性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欧洲整个猪肉行业深感压力,直言“中国限制从欧洲进口猪肉,欧洲猪肉行业将面临噩梦”

尽管中国反击刚刚开始,但丹麦西班牙已经痛得直“喊疼”了,而更关键的问题在于:

中方的反击,难道这就是全部吗?

一大波反击正在路上

一大波反击正在路上

事实上,自从去年欧盟宣布要对中国电动汽车进行反补贴调查后,中方就已经有所动作。

比如今年一月份,我国曾对欧盟产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

公开信息显示,我国是欧盟白兰地最大的进口国,每年的进口规模高达百亿,欧盟白兰地的产地主要是法国

根据2022年的海关进口数据显示,法国占我国白兰地进口量的99.6%。

在此次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反补贴调查中,法国正是其中的“急先锋”,是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的主要推动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所以法国如此积极,一方面是为了保护本国汽车工业,另一方面也因为法国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占有份额几乎为零,颇有一种“光棍心理”。

目前来看,中国能打出来的牌还有很多,除了之前的白兰地、现在的猪肉、乳制品之外,什么奢侈品包包、红酒、香水、大飞机等等,一大波反击都正在路上。

如果欧盟最后选择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临时关税,那么未来不排除中国打出更多的“王炸”。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当中国针对欧盟猪肉展开反击时,俄罗斯已经蓄势待发,瞄准了这个新的商机。

原因很简单,俄罗斯本身也是农业大国,有大量的猪肉要出口,只要欧盟缺位,那么俄罗斯就可以立刻无缝衔接,直接补位,打得一手好算盘。

而一旦俄罗斯拿到中国猪肉这个庞大的市场,到时候欧盟手里的猪肉,可能就真的要烂在手里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次中国出手,对欧盟猪肉的反倾销调查可能将持续1年以上之久,不会立刻对欧盟猪肉产品征收关税,但欧盟对华电动车的临时关税生效,已经近在眼前。

如今就看欧盟究竟会做出怎样的选择,无论如何,中国已经把手腕亮出来了,后面还有一大波反击正在路上。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