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法治环境建设是浙江省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全省各地充分发挥主动性创造性,聚焦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创新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企业有感的改革新成果。

案例十三:舟山市

打造“舟到法治”品牌 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舟山市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在精准化、衍生化、个性化涉企法治服务上下功夫,探索打造“舟到法治”品牌,护航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1.“基本+衍生”,优化“一条龙”法治服务

一是打造“神形兼备”法治服务专区。依托“十五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建设,布点400余个法治服务驿站,打通服务基层“最后一米”。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不断丰富“基础+增值”工具箱,明确4大类20项内容的涉企法治服务事项目录和18项全生命周期“一件事”。

二是建设“自贸元素”法治服务港。探索建设“舟山法治服务港”“舟山海事商事法律服务中心”,整合政府侧、市场侧、社会侧力量,集成法治服务全要素体系,第一批梳理8类专业领域30项涉外法治增值服务内容。

三是研发“产业定制”法治服务套餐。舟山公安成立远洋渔业基地派出所,多跨联动远洋警务、法律援助、人民调解等多个法治服务场景,在“一条鱼”产业构建企业“预约点单”、部门“定制套餐”“组团服务”“伴航保障”的增值服务模式。

2.“集成+个性”,深化“一站式”多元解纷

一是健全涉企纠纷一站式诉讼服务体系。统一全市12368法院服务热线管理,实行一号对外、统一受理、分类处置。开辟“涉企”纠纷绿色化解通道,建立买卖合同纠纷快立快审快执机制,全市法院解决商业纠纷效率居全省前列。

二是推行行政复议“全域联办”模式。开展行政复议“全域联办”改革,先行探索《行政复议法》修订的“提级管辖”制度实践路径。2023年以来,“全域联办”案件占比96.4%。

三是构建涉海涉渔纠纷调解平台。聚焦“海”“渔”两大地方特色元素,打造“一站式”海上融治理中心,推进诉、调、仲程序一体衔接,海、商、渔纠纷一站化解。

3.“综合+精准”,强化“一揽子”风险防范

一是织密合规经营安全网。在远洋渔业、绿色石化业等领域,形成“一业一册”通用合规指引。深化涉案合规整改,为企业“去已病”“防未病”。如针对舟山油品产业链突出问题,运用行政合规指导企业自行整改,有效防止风险升级。

二是筑牢经济风险防火墙。试点企业风险数智协同监管模式,创新“企业健康指数”,根据风险评级针对性采取措施,实现涉企经济风险“早发现、早预警、早干预、早治理。

三是守住安全稳定基本盘。创新研发“智治海安”系统,围绕海域高频安全风险隐患,整合16家涉海职能部门力量,积极推动多方资源的协同汇聚、深度融合,实现关联场景、预警信息的全周期监管闭环,为跨部门、跨系统、跨业务增效赋能,有效保障海上安全稳定。

案例十四:杭州市临平区

健全企业合规服务体系 推动合规由“坐堂问诊”向“跑堂服务”转变

临平区深化重点产业预防性合规专项行动,聚焦规上和中小微企业转型发展中的合规难题,整合政府部门、高校、行业协会等多方资源,创新推动一揽子增值化法治服务举措,推动合规工作由“坐堂问诊”向“跑堂服务”转变。

1.完善体制机制,推进预防性合规建设

一是梳理“全要素”合规清单。建立“1+3+2+N”合规清单体系,1张基础清单覆盖9类101条合规事项,3张重点清单分别针对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时尚产业3个区域特色优势产业,2张提醒清单和劳动用工、知识产权等N张专项清单,对高频易发事项进行事前“强提醒”。

二是编制“高精度”特色指引。针对传统中小制造业企业数字化转型中的难题,编制“数字化改造‘一类事’”合规指导意见,出台《临平区企业数字化改造合规指引》,重点突出在数据全生命周期方面的合规提醒。

三是拓展“一站式”服务平台。吸纳专业律师团队进驻产业合规中心,为企业提供“一对一”“专业化”合规指导。在企服平台上线“企呼我为-企业行政合规”模块,以订单式合规服务助力服务“云上跑”、企业“少跑路”。

2.创新服务理念,推行增值化法治举措

一是“点对点”入企深度体检。通过“政府购买+公益服务+市场化”的多元方式,组建合规服务团,依托产业园区公共法律服务助企驿站,开展驻点合规服务和入企合规指导。已对551家企业开展合规体检,为企业解决问题335个。

二是“点到线”赋能产业合规。重点强化区域特色产业合规建设,增设时尚产业合规分中心,编制《临平区时尚产业(家纺服装)合规指引》等特色产业合规指引。建立重点行业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通过“律师驻点+专家跟单”形式,在合规指导的同时,开展行业性合规风险评估,织密产业合规服务网。

三是“点带面”国企示范先行。由区属国有企业先行探索合规管理制度建设,完善合规管理组织架构、管理责任,推动设立合规委员会、首席合规官(合规总监)等与经营规模、业务范围、风险水平相适应的合规管理人员配备。

3.规范涉案合规,构建问题处置闭环流程

一是健全合规问题发现机制。依托1个新闻媒体监督点、5个企业行业协会监督点和区企服平台“在线监督”模块线上受理诉求,今年以来共受理460件,办结率99.8%。

二是深化合规预警监督机制。对重点企业苗头性、倾向性涉罚风险实行预警研判、指导整改等程序,整改到位的依法依规给予免罚或减罚。

三是完善涉案合规闭环机制。编制临平区企业行政合规办案指南,梳理企业合规申请、合规承诺、入企调查、合规评价等业务办理流程,构建线上线下协同服务模式,推进合规服务一网通办。

案例十五:平阳县

创新“云执车”模式 提升机动车司法查控处置效率

平阳县深化执行“一件事”改革专项行动,创新推出“云执车”模式,切实解决涉企业、群众纠纷案件中机动车司法查控处置难、获得感不强等问题,提升机动车司法查控处置效率。

1.多跨协同,打造“线上+线下”执行协作共同体

一是数据集成,快速布控。打通法院、公安、司法辅助机构等数据共享通道,全量归集机动车查控处置流程节点数据,申请协助后涉执车辆即刻纳入公安交警布控体系,实行常态化轨迹跟踪和动态预警。

二是提升范围,一网联动。畅通警法联动机制,拓展构建辖区内跨层级、跨辖区、跨系统的全域执行协同网络,形成“一地布控、市域协作、就地处置”联动格局,打造法官线上处理,公安、公证线下配合的办案模式。

三是精准扣押、高效交接。涉执车辆就地扣押后,法院、公证机构一小时内到达现场,现场完成扣押交接工作,实现对查封车辆的轨迹跟踪、精确锁定、就地扣押。

2.落实保障,建立“车辆查控”执行机制闭环

一是建立协同查控机制。联合出台《机动车司法查控处置协作细则》《机动车查控处置指引》,明确协助查询、查封、扣押、定价、拍卖等5项业务办理规则,推进执行行为规范化、执行管理有序化。

二是建立全流程法拍服务机制。出台《法拍车辅助事务办理中心服务流程》,车辆拍卖处置周期由4个月缩减至1.5个月。

三是建立全过程法律监督机制。出台《关于建立车辆民事执行配合及法律监督工作机制的意见(试行)》,构建覆盖协助调查、核实、立案、裁定、处置等全过程的相互协作、监督、反馈的联动机制。

3.服务赋能,推动“云兑现”执行效率大提升

一是提供专业司法辅助服务。引入第三方公证机构,负责车辆托运、维修、检测等服务资源整合,提供车辆扣押交接、入库保管、网络拍卖、成交过户等全链条服务,大幅降低法院执法成本,提升执法效率。车辆平均处置时间缩短50%,处置费用降低55%。

二是助力纠纷异地处置化解。通过“云执车”执行平台,可对涉执车辆进行跨域协同处置,目前已处理车辆异地执行案件1800余件。

三是探索执法处置增值服务。拓展法拍车辅助事务办理中心服务功能,为购车对象提供车辆违章处理、年检验车、保险办理等增值服务,进一步提升司法网拍体验感和获得感。

案例十六:嘉善县

创新推动工业社区网格化治理 以“善企智治”护航“双示范”发展

嘉善县着力构建以企业网格治理为支撑、以企业智安标准为抓手、以企业闭环管控为目标的工业社区网格化治理新模式,以“善企智治”护航新一轮“双示范”建设。

1.夯实“智治”底座,以网格共治促“善企无纷”

一是建立企业网格哨点。按照“一区一站一哨点”标准建立“企业平安前哨点”,常态进驻社区民辅警、网格员、劳务中介等“8+X”社会联治力量,预警信息实时流转企业网格处置,真正实现企业纠纷排查治理“一起管”。

二是推进企业网格联治。参照“居民社区”划分企业社区网格,构建“公安靠前、企业自治、部门协同、社会力量参与”的处置闭环,推动涉企纠纷由被动化解向主动防范转变。

三是推动企业网格快处。以姚庄工业园区为试点,针对316家企业建立340人的企业网格员队伍,实施“二次会面”“一宣一问一看”等纠纷跟进排查机制,第一时间化解劳动争议、物品遗失等日常纠纷。

2.统一“智防”标准,以园企智治促“善企安心”

一是建立智安企业标准。聚焦重点行业,按照“人防、物防、技防、制度防”四个维度,分级分类梳理制定“一行业一标准”的企业“智安”标准,规范和完善企业内部平安防控机制。截至目前,已制定“智安”标准企业1632家。

二是建立警企联络机制。紧密警企联系,形成一企业一联络员,按照驻企联络员抓“块”和专业警种联络员抓“条”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企业规模和行业特点分级分类指导企业建立健全内部安全标准、完善内部风控机制。

三是深化安全体检机制。创新“云上体检”机制,全量承接“云上嘉善”涉网企业数据,动态掌握企业网络安全情况,及时实行安全检测,并落实“专业联络员”上门系统体检。

3.绘制惠企地图,以一站服务促“善企无忧”

一是“一站式”进驻打造“示范点”。打造“移民事务服务中心”,涵盖8大类16项涉外事务服务事项,辐射周边辖区企业3000余家,定期开展境外商务专场,进一步保障企业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的需要。

二是“点对点”连接构筑“安全线”。建设“县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建立知识产权保护重点企业名录,通过问需于企、专题调研等常态联系机制,第一时间掌握企业知识产权保护动态,提供“一企一计”“一事一议”服务,有效形成协同防范机制。

三是“全时段”值守扩大“辐射面”。打造全省领先的基层治理联动工作站,创新探索“一网、一站、一体、一键”全周期为企服务管理模式。迭代升级“110帮企”在线服务平台,提供24小时为企服务。同时增设“企业信用修复”模块,对近三年被行政处罚过的企业,设置线上信用修复到期自动提醒,由“驻企联络员”上门协助完成信用修复。

案例十七:温岭市

构建“清廉护航”工作体系全力营造民营企业良好发展生态

温岭市深入推进清廉民企法治护航专项行动,从组建专职队伍、创建防控机制、多维赋能等方面积极实践,全力营造民营经济风清气正的良好生态。相关做法入选全省公安“护企优商”十大典型事例。

1.创建防控机制,促进民企清廉

一是建立企业内部贪腐预防机制。出台《企业内部贪腐犯罪合规工作指引》,成立县级资金查控技术分析中心,推进企业内部贪腐犯罪专项治理,提升企业内部廉洁风险防控水平。

二是建立“企需警应”兜底机制。针对日常未办成的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市设立7个公安涉企“办不成事”兜底专窗,落实登记、受理、处理、办结、评价的全过程闭环管理,搭建便捷高效、良性互动的诉求反映和救助渠道。

三是建立“送廉入企”教育机制。由法治护航专家服务团牵头,联合助企廉政警官,重点围绕企业家、风险岗位员工,定期进企开展清廉法治宣讲、警示教育等,提升“我要清廉”内驱力。截至4月底,已开展企业家话清廉等活动356场次。

2.组建专职队伍,促进民企合规

一是法治专家破难点。统筹公安、检察、司法等部门组建32人法治护航专家服务团,围绕法治建设、企业管理等领域,合力指导企业攻破难点问题。截至4月底,已指导企业规范化建设321家,帮助企业解决困难1267个。

二是廉政警官疏堵点。构建“助企廉政警官”工作体系,由100名“助企廉政警官”进驻100家市重点企业,872名警务联络员分片联系1300余家规上企业,600余名镇街网格员对接网格内小微企业,畅通信息线索流转、打击涉企违法犯罪。

三是清廉经理扫盲点。创新引导民营企业设置清廉经理岗位,制定《清廉经理工作职责》,推动企业内控、规范管理等现代治理机制完善。

3.多维赋能,促进民企内控

一是数字赋能。依托“企安宝”平台,开发企业需求直通车、合规指引、风险岗位防范建议、警示教育知识培训等应用模块,实现清廉建设随时随地可看可学可用。

二是阵地赋能。以市反腐倡廉暨预防职务犯罪教育中心为主阵地,以各镇街为企服务中心、警务站为延伸,因地制宜打造清廉教育阵地。如横峰街道将清廉民企建设融入为企服务中心,已组织当地企业管理人员座谈会和清廉教育6批次100余人次。

三是组织赋能。发挥行业协会商会“桥梁纽带”作用,以“共性+个性”清廉民企“一企一品”创建思路,打造企业“头雁”,推动形成清廉之风“头雁领飞、雁阵齐飞”的浓厚氛围。截至4月底,已打造清廉样板企业3家。

来源:浙里改

免责声明:本文转自网络公开渠道,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最新最全的信息,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转载的稿件版权归原作者或机构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抄袭本文至其它渠道者引发的一切纠纷与本平台无关。

▐ 最新营商环境研究成果/汇编

▐ 各地营商环境汇编

关于国脉

国脉,是大数据治理、数字政府、营商环境、数字经济、政务服务、产业服务专业提供商。创新提出"软件+咨询+数据+平台+创新业务"五位一体服务模型,拥有超能城市APP营商环境流程再造系统、营商环境督查与考核评估系统、政策智能服务系统、数据基因、数据母体、产业协作平台等几十项软件产品,长期为中国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和智慧企业提供专业咨询规划和数据服务,广泛服务于发改委、营商环境局、考核办、大数据局、行政审批局等政府客户、中央企业和高等院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营商环境专属顾问

洪女士:15973460470

杨先生:13167572951

田先生:15386405997

肖女士:18974731692

营商环境智库

长按扫描二维码
关注我们 获取更多资讯
客服号:echinagov-G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