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官方发布了几组数据,将它们串联起来看,值得玩味,似乎可以描摹出一个中国当前打工人的生存实录

青年失业率14.9%

青年失业率14.9%

去年八月,为完善统计标准,国家统计局暂时停止发布16-24岁青年失业率数据。在暂停发布前,这一数据是21.4%,创下历史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这一数据又开始重新发布了。4月,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4.7%,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25—2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7.1%,全国城镇不包含在校生的30—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4.0%

相较于此前的21.4%,剔除在校学生后的青年失业率数据确实大幅下降,但仍在高位运行。

我们先来看看所谓“就业”的定义:

我国法律规定,年满16周岁,为取得报酬或经营利润或以家庭帮工身份,在调查参考周内从事了1小时以上劳动的人员,都属于就业人口。

也就是说,年满16岁,工作一个小时以上,就算就业了。

再来看看失业的定义:

失业人口是指年满16周岁,没有工作,但在三个月内积极寻找工作,如果有合适的工作能够在两周内开始工作的人。翻译过来,就是要有工作的意愿。

从就业和失业的定义中,不难看出,想要失业并不容易。

既然新口径的数据无法与历史同期进行纵向比对,那我们就来对比一下同期美国、欧盟以及日本的数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4年3月,美国的青年失业率为8.8%,欧盟为14.6%,日本为4.9%,中国为15.3%。相较于上述发达经济体而言,中国的青年失业率仍然偏高。

而今年7月,还将有创历史新高的1179万高校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就业难度可想而知。

另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24年春季招聘市场报告》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面向应届毕业生的全职岗位数量同比下降了约15%,尤其在互联网、金融等行业,招聘规模明显收缩。此外,BOSS直聘的实时监测数据表明,今年春季期间针对高校毕业生的新增职位数减少了近20万个,竞争指数飙升至历史新高。

不过,考研考编,gap year,回家当全职儿女的这些年轻人其实都不算是就业人口,因为他们并没有就业意愿,自然也就不算失业。

而除了劳动力激增,与就业岗位减少的人才供需矛盾外,青年失业率偏高还与我国经济结构的演变深刻相关。

众所周知,我国是制造业大国,其占GDP比重约30%左右,但年轻一代并不喜欢进厂务工。相较于打螺丝一打就是12小时的不见天日,他们更倾向于投身服务业,骑着电动车一路狂奔,做算法的“打工人”。

抛开经济大环境的因素不谈,当岗位供给和需求意愿不匹配时,自然就会造成失业率的走高。

而如果当下找不到一份满意的“稳定”工作,很多年轻人更倾向于“短择”,干一天算一天,起码落得一个“自由身”。

于是,作为就业蓄水池的网约车司机和外卖骑手,这两年开启了大爆发模式。

网约车饱和

因为准入门槛低,且工作时间和工作方式都相对灵活,很多失业的、找不到工作的、以及想兼职的人,都会来这个蓄水池里游一趟。

但这两年,蓄水池已经人满为患,游不动了。

据交通运输管理部最近披露的数据显示,在众多网约车平台中,部分平台根本没有开展经营,部分平台接入车辆低于50辆,还有的平台日均单量小于1000单。

而网约车司机的经营状况同样不乐观。多地网约车单车日均接单量不超过20单,单均营收在20元左右,单车日均收入仅200多元。但网约车从业者却从290万人,一路飙升至630万人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以广州为例,广州市交通运输局做过专门的调研,2022年6月,广州网约车数量是49261辆,到2023年5月,变成了89937辆,而到了今年2月底,这一数字已经涨到了10.93万辆……

也就是说,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广州的网约车数量翻了一倍。

如果供给大幅攀升,但需求只保持稳步增长,那么客单价只会一降再降,行业内卷成血海。

最近两年,网络上流行一句话,说是中产的尽头是滴滴。很多35+被裁的高薪大厂人、管理层迟迟找不到下家,只能先开网约车过渡。

但车也是生产资料,少则几万,多则大几十万。很多年轻人赤手空拳来到大城市打拼,根本不趁车,只有一把子力气,于是轰轰烈烈投身到外卖大军。

2017-2023年,美团平台有单骑手的数量从220万增加到745万,年均约增加87.5万人。单价也从此前的平均一公里1.2元,到现在一公里不到0.5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网约车和外卖小哥的生存状态可想而知。

数据显示,有近一半的网约车司机每天工作时间长达12小时以上,近4成网约车司机一个月平均休息3-4天,平均工资在5000-7000元/月;

一半以上的专职外卖骑手每天工作9-12小时,且几乎每周工作7天,薪资在5000-8000元/月。

而蓄水池之所以会饱和,从根本上来看还是失业的人增多了,大家没有找到稳定的全职工作,那就都灵活就业,去开个网约车,至少还能赚个温饱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很火的“三出路,九选择”就给失业人群“妥善”安排好了去处:

不甘心的可以选择“创业三部曲”:摆摊、开店、自媒体;

体力好一点的可以选择“铁人三项”:外卖、滴滴、送快递;

年纪大点的可以就选“吉祥三保”:保安、保洁和保姆。

这也让在职的朋友瑟瑟发抖:

如果我失业了,有没有把握重新找到薪资持平的新工作?

如果我失业了,存款够我撑多久?

如果我失业了,能不能拉下面子去做“三出路,九选择”的那些工作?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目前还尚且在职的打工人只能用更长的工作时间、更低的薪资,来证明自己的物超所值,以此保住饭碗。

所以,带薪年假可是万万不敢休的。

一半打工人根本没年假

说到带薪年假,最近人社部也发布了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近半数打工人根本没有享受到带薪年休假。

按照在职职工工龄计算,我国人均带薪年休假约为10天,而实际上人均享受带薪年休假天数仅为6.29天,民营企业职工甚至不足4天,超过72%的民企职工未完整享受过年休假。

翻译过来就是,带薪年假那是专属于国企、行政事业单位职工的“福利”,广大私企打工人根本没有,或者不敢请年假。而进厂拧螺丝的朋友们就更别想了,带薪年假?根本不存在。

没年假也就算了,工作时长那更是一骑绝尘。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企业就业人员周平均工作时间为49.0小时,实现三连涨,创下20年来的历史新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具体来看,据全国总工会对制造业职工状况调查的结果显示,制造业职工平均每周工作时间5.68天,高于全体职工5.51天的平均水平,工作6天及以上的职工占比为61.46%

一线制造业职工加班更为严重,工作6天及以上的占比高达74%,堪称“牛马”中的战斗机。所以年轻人们不愿进厂,显然就是在用脚投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再来横向对比一下,地球村其他国家打工人们每周工作多长时间。

据世界贸易经济数据网站显示,2024年4月份,中国的每周工作时长为48.5小时,相当于一周工作五天,每天9.7个小时;而美国则为34.3小时,相当于相当于一周工作五天,每天6.86个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双休+8小时的工作制尚未完全普及,带薪年假就更是遥远的奢望了。

中国打工人群像

中国打工人群像

把最近的这三个数据串联起来,似乎能够描摹出当前中国打工人的生存现状:找工作不容易,且工作且珍惜,至于休假,能保证正常双休就不错了。

找工作的不易,折射出的是经济转型期间就业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传统岗位的缩减与新兴行业的需求不完全对等,技能的迭代升级成为求职者的必修课。

而"且工作且珍惜",并不仅仅是一句无奈的调侃,更是对当前职场不确定性的一种深刻认识。既然我们改变不了时代,唯有适应时代。达尔文进化论早就告诉我们了:适者生存。

当时代的发展从增量步入存量,我们也唯有不断提升自我,保持敏锐的嗅觉,以适应快速变化的职业环境。

至于休假,打工人们的休息权益似乎早就被边缘化了。

哪个社畜不是身陷N个微信群,24小时全天候待机,消息提示音此起彼伏,生怕错过任何一个可能关乎KPI的风吹草动。当清晨第一缕阳光还未照亮窗帘,工作群的早安打卡已是日常;夜深人静,项目讨论却依然热火朝天,仿佛夜晚才是思维最活跃的时刻。

而周末与假期,界限则早已模糊,只要手机一响,休闲时光立即切换至工作模式,生活的舞台中央永远预留着工作的C位……

但这似乎又陷入到一个悖论之中:

广大牛马们辛勤劳作,没时间也没精力体验美好生活,那我们生产出来的大量商品,祖国的大好河山,各类放松身心的服务……都没有人去消费,最后的结果的只能是产能过剩、服务业发展迟缓。

但大家要知道,当前服务业占我国GDP比重已经达55%,吸纳劳动力人口占比达到48.05%,服务业已占我国经济的半壁江山,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国际地缘冲突不断,全球经济衰退,全权依靠出海转移过剩产能,外贸拉动经济增长,并不容易。

所以让每一位劳动者都能享受到应有的休息权,才是实现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从投资驱动转向消费驱动,从中低端制造业转向高端制造业)的关键所在。

中国经济历经40年的高速增长,如今正站在转型的十字路口,面临产业结构的调整、行业迁移及新兴业态的涌现……过往的路径依赖通通被打破,新路径的建立尚需时间的沉淀和实践磨砺。

而每一个产业、每一个领域、每一家企业的背后都是千千万万的打工人。

下一波时代风口,下一个造富行业,或许正潜藏在时代脉动的波涛之中。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格致君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公众号:格致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