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央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多项政策中,都把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列为重点工作。补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这一短板,也是农村群众最期盼改进的民生实事之一。但近期,《财经调查》接到部分群众的反映,他们村里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根本不能正常使用,是“豆腐渣”工程、“半拉子”工程。

建好污水井却只是摆设

污水处理设施形同虚设

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刘家社区,村民告诉记者,村子里的生活污水治理工程只是一个“样子货”,房前屋后的化粪池和排污管道根本就没有连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村民告诉记者,现在平均每两个月,就要自费找吸粪车来清理这些污水,不然自家和周边的邻居都无法正常生活。而且只要一下大雨,家家户户化粪池内的污水就会外溢到街巷上,污秽脏臭弥漫着整个街道,村民们非常闹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发现,距离这位村民家化粪池仅一米远的地方,就是一口政府修建的污水井。既然有污水井,为何污水不能排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污水井,记者吃惊地发现,这个本应连接化粪池的管道口干干净净,丝毫没有排污的痕迹,污水井里只有少量的存水。

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刘家社区 村民:我不明白它这个地方怎么这个样,那么屎尿上哪去了?这就是给俺改造的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头是村民家快要溢出的化粪池,另一头污水井内连接化粪池的管道却“滴水不进”。记者对刘家社区的多处排污井进行了查看,基本没有发现污水的痕迹,多数排污井的管道内,甚至可以说是“清澈见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查阅青岛市城阳区的官网资料显示,2022年,上马街道共投资了9000万元,要将包括刘家社区在内的7个社区打造成为美丽田园示范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的招投标信息显示:2022年底,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在刘家社区开展了美丽田园示范村建设工程,建设内容包括雨水工程、污水工程、给水工程等。资金来源是当地财政100%出资,中标资金631.92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事实上,早在2019年,刘家社区就进行过美丽乡村示范村的建设项目,当时的建设内容就包含铺设污水管网。但是,尽管历经了不止一次示范建设,资金一轮又一轮地投入,刘家社区老百姓的排污难题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们告诉记者,按照“刘家社区美丽乡村规划污水竣工图”,主管道的有些位置压根都没有开挖施工。

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刘家社区 村民:这个老路沥青路已经修了将近三十年了,修管道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挖,这条路原来什么样还是什么样,管道也没挖,管子也没下,什么都没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家社区美丽乡村规划污水竣工图”显示:村庄上方左右区域的生活污水经主街位置的主管道汇总排入下方的污水处理模块,不仅主管道形同虚设,已经建成的污水处理模块也是个摆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看到,污水处理模块围栏内设备设施一应俱全,但站内的过滤设备没有任何污垢,就像新的一样。污水排放口因为长久没有污水排出,已经结了蜘蛛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刘家社区历经了几轮次修建而成的农村污水处理系统,真实的情况是一个“样子货”,是一个“豆腐渣”工程。比如,住户粪池接入检查井本应设置铸铁井盖,用的却都是塑料材质的井盖,用脚一踩、用手一掰便碎裂开来,村民们平时都只能绕着这些井盖行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电线砌进污水井中

水泥路面一抠就破

改造款被人冒领村民无奈

在刘家社区,不仅排污管网不能使用,全村的强弱电在改造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从当初施工期间村民拍摄的照片可以看到,红色的强电线缆直接被砌进了污水井,白色的弱电线缆被随意插进了水泥制成的雨水管道内,还有一些强弱线缆被随意掩埋在排水渠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村民的帮助下,记者打开一处污水井,拨开泥土,能看见红色强线缆与污水管赫然并排摆放在一起。按照施工规范,强弱电管和污水管必须保持相应的距离,因为一旦污水管线出现泄漏、损毁,紧挨着的强弱电管线将带来难以估量的危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刘家社区在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中的道路硬化工程同样存在质量问题。一户村民家门口的水泥路面随意用手就可以抠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19年刘家社区美丽乡村规划总平面图“路面竣工图”显示,施工标准为“C30标号砼(水泥)路面15厘米厚”,但实际路面只有2厘米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刘家社区主干道的十字路口处,记者还发现了一处奇怪的区域,水泥地面上每隔一米便会出现大小不一的圆形破损,沿道路至少有十几处。村民们告诉记者,这就是刘家社区应付上级检查和工程质量检测使用的专用地块。只要村民向上反映问题,就会专门领到这里来抽检,原因很简单,因为只有这里的水泥质量和厚度是达标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见到记者是来调查问题的,刘家社区的村民又拿出了几份文件,一份是村委会收款单,上面写着“财政交来2013年改厕款共计330700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份是 “2013年刘家社区村民厕所改造领款明细表”,金额为每户700元,上面罗列着领款人的签字和红色手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村民们却告诉记者,厕改的这笔补贴资金,村里很多人压根都没有见过,签名和手印也不是村民本人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位村民为了证明表格上的签字是伪造的,现场写下了自己的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化粪池排气管象征性摆放

故去老人出现在厕改名单上

如此厕改竟通过区、市两级验收

除了刘家社区, 2公里外的王林庄村在农村厕所改造、污水处理工程同样存在问题。为了解决化粪池安全问题设置的排气管与化粪池根本没有连接,只是象征性地摆在了化粪池的一侧。

青岛市城阳区上马街道王林庄村 村民:2016年到2017年,他们改的这个厕所里面数不够,所以就是加上一根管子就成正规的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在王林庄村走访时发现,一些建好的三格式化粪池并没有投入使用,里面存有不少生活垃圾,而一些早已废弃的房屋则被纳入厕改的统计名单当中,比如一位十多年前就已经去世的五保户名列其中,但实际上没有进行厕改,只是为了充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仅如此,同样门牌号码、同样名字的村民更是在厕改名单上反复出现了4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厕所改造存在的问题,王林庄村的居民也曾多次向相关部门反映,但得到官方答复却是:“经落实,王林庄社区居民1595户,2016年、2017年按照上级改厕工作安排,共改厕1052座,并全部通过了区、市两级验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下雨天污水倒灌

污水治理让村民苦不堪言

在青岛,除了城阳区,记者在即墨区也发现了问题。大信街道王家街村污水治理工程竣工过后,每逢下雨污水井就向外涌出污水,整个村庄都弥漫着污水的恶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村民不堪忍受家门口粪水外泱,就直接用水泥把污水井口封死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几年,王家街村的村民们多数次向街道和主管部门反映,却始终没有得到解决。有村干部告诉记者,王家街村分南北两个区域,南部村民的生活污水直接并入了市政主管网,而北部地区的污水却始终没有接入主管网。村里只能从污水处理站接出一根临时排污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干部告诉记者,眼下的权宜之计,就是街道每天安排环卫车到污水收集站把污水吸走,勉强维持现状,但只要一下雨,村里的污水井盖那边就冒水。

青岛市即墨区大信街道王家街村 村民:一下雨就堵,一下雨就冒,下大雨就冒大的,下小雨就冒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2016年以来,即墨区率先在青岛市开展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工作,持续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创建工作。王家街村北部至今无法连通主管网,当地主管部门称正在研究解决方案。

青岛市即墨区大信街道 工作人员:那地方接了一段之前的老管网,现在那地方堵了,我们正在研究修复方案,只能说尽快吧,现在具体的实施方案还没出来。

初审|段世栋

复审|王宏志

终审|唐国强

来源‬|央视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