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家·致敬河北文艺力量|祁海峰:在时代巨变中乘风破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名家·致敬河北文艺力量|祁海峰:在时代巨变中乘风破浪

2024年4月9日,祁海峰回到被誉为“中国现代艺术教育摇篮”的母校——中国美术学院,作为校友会新当选的理事代表登台发言,一如40年前初入母校时的怦然心动,他感慨万千:这个培养了无数中国美术巨匠、一代代“国美人”高峰迭起熠熠生辉的地方,是他艺术理想的生发地,也是令他终身敬仰的艺术殿堂。

从这里出发,在艺术的幽微与神秘中,他好奇着、探索着、攀岩着,孜孜以求,不知疲倦。2024年1月30日,他全票当选中国美协第十届副主席,成为自中国美协成立以来,河北省首个当选的美术家,实现了河北美术发展史上的新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祁海峰接受采访

祁海峰,1964年出生于河北武安。父亲是一名抗美援朝战士,退役后到天津钢铁厂工作,后为照顾家人,调回邯钢,母亲是一位中国画画家。

受母亲的影响,祁海峰自小就对艺术有着特殊的感知力和表现力。一个偶然的机会,一本油画画册为他打开了一个色彩斑斓的世界,从此开始了每日舞笔研磨、写生画画的艺术生涯。

艺术像一个神奇的魔法师,施展着它奇妙的魔力,使他为之倾倒、欲罢不能。

1984年,当他汗流浃背、“噌”地把自己和行李卷一起,从窗户投进马上启动开往浙江的绿皮火车时,命运之轮终于向他梦想的方向转动了。

他考上了浙江美院(今中国美术学院),有幸成为“浙美人”组成的星辰大海中的一分子。

那时候浙江美院人才荟萃,肖锋、宋韧、全山石、胡振宇、郑胜天、徐芒耀等国内油画界响当当的艺术家都在这里任教,人尖尖聚集的地方,能考进去就是幸运儿。后来,他们这个12人的油画班出了何红舟等一批名家。

当时的浙江美院,是文艺创作最活跃的地方,可以说是“85新潮美术”重镇。浙江美院由蔡元培倡立,林风眠、潘天寿等美术大家先后任校长。这所历史悠久、中西学术基础深厚的美术学院,有着最自由的艺术氛围和最前沿的学术观点,是中国高等艺术教育的奠基者和拓荒者。祁海峰在这里受到严格的基础训练和良好的人文教育,这对他以后的创作产生了潜在而深远的影响。不断探索、创新、融通,成为推动他在创作路上翻山越岭的“永动机”。

1988年,祁海峰从浙江美院毕业,他拒绝了上海出版社的邀请,带着“85新潮美术”的探索精神,赓续着林风眠、赵无极、潘天寿等美术大家的优秀血脉,一路向北,奔赴位于石家庄新华区北马路45号的新文里,河北省文联就坐落在这里。田间、徐光耀、铁凝、尧山壁、浪波、刘小放、费正、铁扬、赵贵德等都曾在此工作。

起点高,是祁海峰到河北省文联的优势。但新文里这片沃土同样滋养了他。

时光的巨轮划过几十年沧桑岁月,冥冥之中也许是上苍的安排,2022年10月,祁海峰美术家工作室又坐落在这里,成为他近距离服务邻里、点亮城市公共人文空间,发现美、创造美、传播美的地方。

祁海峰与河北省文联,相互选择、相互成就。

20世纪80年代末,当农村也融入到改革开放的洪流中时,祁海峰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变化,创作出了《山上有朵云》,记录一个深藏于河北省太行山区的山村与村民在改革开放的时代背景下真实的生活状态。《山上有朵云》入选第七届全国美展,并成为他斩获的第一个河北省文艺振兴奖。

作为生在太行、长在太行的大山之子,太行山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水,春来秋往、四季更迭,在他眼里,都是滋长了几千年几万年的传统文化,是蕴涵了世世代代山民们热辣滚烫的生活印痕,是刻录了燕赵儿女铁马冰河的奋斗传奇。表现太行,成为他美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获得更好的艺术感知,祁海峰除了到全国各地写生,更是数次深扎到邯郸武安,廊坊文安县左各庄镇,保定阜平县砂窝乡盘龙台村等地长期开展社教、扶贫工作,深刻的生活体验,让他对社会、对人生有了非同一般的体认,表现在作品中,便有了思想,有了灵魂。

在纸张印刷时代,宣传资源紧缺,被宣传就是一种被认可。《山上有朵云》创作之前,祁海峰凭借《晨曦》《黄昏》《天籁》等一系列油画作品已经得到业界的认可,天津美术出版社结集出版的全国40位油画家中,河北入选的只有他和费正两位。

1989年,中国人体艺术油画大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全国高达22万观众前去排队观看,极为轰动。他作为参展的全国百名油画家之一,作品位列其中。

2000年,祁海峰被原文化部、中国美协委派赴法国巴黎艺术城吕霞光画室学习,赴西班牙、比利时、德国、意大利、奥地利等国家考察,专研西方艺术的美育理论和表现手法,创作《8303》等一系列作品,并在法国巴黎艺术城举办《祁海峰油画作品展》。2001年赴英国伦敦考察英国国家画廊太特美术馆、大英博物馆等,赴埃及沿着尼罗河、阿克苏、开罗等古籍遗址体味世界古老文明的灿烂。

这段欧洲游学的经历,为他以后在东西方绘画领域不断融通,形成融贯中西、气象恢宏的独特创作风格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靠着油画那“两把刷子”,祁海峰历年参展、获奖无数。1997年,他当选河北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2006年,42岁的他成为全国最年轻的省级美协主席。

在书画市场最为疯狂的时候,一个人的成名成家,既容易被嫉妒,更容易自我迷失。许多画家为了满足市场需求,不再创新,大量的“复制品”诞生,“一锥子扎下去,图案都不错位。”所幸,在时代的风云激荡中,祁海峰很快做了调整,他开始埋头执着于自身艺术语言的探索与构架。写实主义、表现主义、象征主义、超现实主义——丰富的想象力、充沛的情感、饱满的精神,在艺术的道路上,他大胆探索着,又踽踽前行着,一个不安分的灵魂,在努力找寻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从1992年到2000年,他用八年时间创作了几十幅《红色涌动》系列作品,张扬、激越,充满想象力和神秘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油画《红色涌动系列——蛰》

他关注山民的生活状态,如《遥远的地平线》《山上有朵云》《山魂》《路口》《惊蛰》《寻找位置》《粉墨登场》《银色的梦》;关注饮食男女生命与存在的意义,如《红色涌动》系列作品、《水鸟》;关注社会的发展形态,如《寻找位置》;关注粮食、科学,如《粮食》《飞天》《高昌古城》;关注国内、国际大事,与时代同频,如《璀璨雄安》等系列作品,选材内容宽泛,表现手法多样,但有一点,当你蓦然回首,重新审视祁海峰艺术创作心路历程的时候,会惊讶地发现,他其实一直都是一个现实主义创作者,从不曾做历史的旁观者。

作为他前二十年创作的阶段性总结和思考,2008年5月,由中国美协、河北省文联主办的祁海峰个人油画展《生存的风景——祁海峰油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其中《寻找位置》《惊恐的羊群》被该馆收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油画《寻找位置》

2009年,他获得“最具社会责任感艺术家”称号。2011年,他被原文化部评选为“中国油画年度十大人物”。

正当人们认定他作为青年才俊在油画的道路上会越走越远的时候,他忽然就转而醉情于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创作研究了。

这显然是一步险棋,也正是这份孤勇,让他的艺术站在更为坚实广袤的基石上,成就了一个融贯中西的“两栖”画家。

“我当时就有一种感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须立足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它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与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当然,中华文化用油画也可以表达,但是作为中国人,我觉得要讲好中国故事,少不了我们自己的绘画语言——中国画。”祁海峰说。

在绘画中,“中西合璧”是个老话题,从郎世宁到任伯年,再从徐悲鸿、林风眠到吴冠中、周思聪,无数人以自己的独特模式构建着融汇中西的美术图景,留下时代的印记。中西文化的客观对立差异和多样复杂性,使二者的结合有无穷个解。祁海峰显然有着自己深沉的思考和勤奋的实践。工具材料的不同,使油画和水墨画各适所长、不能互替。对他来说,水墨画的研习无疑是如虎添翼。

由此,祁海峰水墨画的精进速度惊人。

他心存范宽,深研五代、两宋山水。后又师从贾又福,在水墨山水画的创作技法、表现手法、精神内涵上一路过关斩将。

祁海峰的山水,既是巍巍太行的钟灵毓秀,也是他心中的山山水水。

他的山水画讲究神韵意境,形成了散点透视的创作模式。而西方绘画的造型、色彩、光、语言的使用,使他的山水画更加立体、厚重、质感。有时候看他作画,明明下笔很随意,呈现出来的作品却布局巧妙、章法有度;明明在写意,却见山是山,亭台楼阁,小桥流水;明明是从一点一笔的小处入手,却展现着气势磅礴的宏伟气象,仿佛从来没在小处着眼过,如踏雪无痕,又如鸟飞过天空;明明是宣纸留了白,却让人认定那就是水、是雪、是冰、是气、是云、是雾;明明是黑白世界,却层林尽染、气象万千……

笔墨一旦得心应手,作品便有如神助,喷薄而出。从他熟悉的太行山,到长城,到海港——着墨题材宽泛、内容厚重、境界崇高。

2021年,祁海峰创作的巨幅山水画《太行回响》,浑厚、整肃、端严、巍峨,赋予中国精神,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收藏。

2023年底,在河北省文联主办的“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美术摄影书法展”上,祁海峰创作的巨幅画作《启航》以精湛艺术、精美画面、融合的理念深刻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再次惊艳了大家。

2024年1月,祁海峰当选中国美协副主席,意味着他的艺术创作走向新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画《启航》

他近年来创作的一系列凸显中国精神的美术主题创作,如巨幅油画《雄安畅想》《白洋淀畅想》《璀璨雄安》、中国画《太行回响》《启航》《众志成城》等,分别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中国美术馆、中国国家博物馆、南湖革命纪念馆等美术机构收藏。在建党百年等全国美术主题创作大PK中,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艺术答卷,展示了河北美术创作的雄厚实力。这些作品,是他对现实存在思索、想象的综合,相比他早期西藏系列作品,少了写实,多了写意,是对人间烟火的诗意表达,也是他中西绘画手法融通的结果。

“我们有责任来记录这片土地上即将消失或者即将诞生的一切:乡愁、希冀以及一座未来之城拔节生长的声音——而所有的这些,正是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我相信,若干年后,它的价值和意义会更加凸显。”祁海峰认为,做好时代的记录者、传播者,是每一名艺术家应有的责任和担当。

除了责任与担当,祁海峰能取得今天的成绩,也得益于他深入骨髓的不懈探索精神和吃苦耐劳品质。

零下20多度的张家口、5000米缺氧的西藏高原、彻骨寒冻的敦煌火车站……到处留有他的身影。这让祁海峰深有体会:要多到生活中去……去得多了,灵感就产生了。几十年间,他以一双“铁脚板”走遍祖国的山川大地、大好河山。画得多了,手上磨了厚厚的茧子,两只臂膀有了不一样的长度。很多人认为:“他其实没必要这么拼了。”但在他眼里,绘画它就像一场充满激情的战斗,演绎着对生活的看法,只有感动了自己,才能感动别人。“为艺术战!”是“国美人”的精神灯塔。从一个美术小战士到一位仍在冲锋陷阵老战士,他清醒地拼搏着。

作为艺术的引领者和推动者,祁海峰兢兢业业地在他的“一亩三分地”深耕了、奔跑了30余年,可谓繁花满枝。尤其党的十八大以来,河北省美协每年推出一个主题创作,礼赞时代,拉练队伍。

2023年,是河北美术界充满光荣与自豪的一年。这一年,河北省美协及工作人员全年共获得“2022年全国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优秀团队’”等中宣部、中国美协、河北省委宣传部等各级荣誉表彰10项;全年组织创作入选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各类展览的美术作品有300多件,在40多次全国展览中,入选数位列全国各省前五名的有22次;推荐优秀省会员加入中国美协会员数量居全国第六;美术创作和人才培养、文艺服务等多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河北美术队伍,成为一支政治强、业务精、善作为、勇担当、讲团结、能奉献的强劲之旅。

窥一斑见全豹。2023年的成绩,是河北美术界这一年呕心耕耘的成果,也是多年来厚积薄发的结果。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几十年来,祁海峰始终厚植为民情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到基层单位开展调研;长期组织、参加省内以及中国文联、中国美协等举办的文艺下乡、文艺支教等文艺志愿服务活动;热忱举办“祁海峰美术家工作室”走进社区、走进校园、走进老年大学等系列公益活动;坚持扶贫助困,在推动“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强基工程”“双争有我”等群众性志愿服务活动中不遗余力。始终努力“创精品,推人才”,率先垂范精心创作,用心用情用力用功去展现可视、可感、可行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不断把全国美展的各类大展、高端学术论坛等引入河北,使更多人能够欣赏到全国一流的艺术,从而提高审美、拓展视野并受到启迪。

为把河北推向美术大省、美术强省,他无数次与铁扬、赵贵德等前辈促膝长谈、精心谋划。他常常感叹,美术世界里有光,那是前辈们烛照的光芒,也是追艺路上让人血液奔腾的力量。他常对年轻美术工作者讲:“搞艺术,是在爬坡,阶段性成果也有,但是艺无止境,没有最好的时候。这个作品你觉得挺好,啪,很快翻篇儿了。所以搞艺术要有恒心,一辈子做一件事,慢慢就成了。”

……

他是一个时代的躬耕者,在他和其他优秀画家的示范引领下,河北美术事业蒸蒸日上。(陈彦慧/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