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帝国木桶

当今世界正经历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这样的未来世界,中国的和平崛起与全面复兴,正面临着真正的考验和挑战,中国能够顺利过关吗,中国将如何迎接这次大考?中国会赢得中美之间的这场竞争吗?

为了更深入浅出的论述我们要回答的问题,我们这里需要提出一个新的思想,“帝国霸权木桶理论”。

在工业文明时代的世界,任何一个全球帝国,它从发端到登顶,都需要翻过五座大山,按照要登攀和翻越的先后顺序,它们依次是工业大山,科技大山,金融大山,军事大山,和文化大山。这五座大山,对应的便是工业霸权,科技霸权,金融霸权,军事霸权,和文化霸权。

同样,一个全球性帝国,失去它的帝国霸权,也是逐步丧失工业霸权,科技霸权,金融霸权,军事霸权,和文化霸权,一步步走向衰落的。曾经的西班牙帝国如此,英帝国如此,今天的新罗马美国,也是如此。

有一个问题,曾经让特朗普百思不得其解。特朗普说,我们掌握核心科技,为什么我们和中国的竞争,却输掉了呢,为什么中国赚了我们那么多钱呢?

这个问题,其实很容易回答。美国之所以在经济竞争上输掉了,是因为他们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逐步丧失了自己的工业霸权。特朗普单纯的强调,构成帝国霸权的一个科技维度,而不去从帝国霸权全局的五个维度去思考,所以他才会感到困惑。

如果把全球帝国霸权,比喻成是一个木桶。那么这个木桶,便是由五块木板构成的,它们分别是工业、科技,金融、军事、文化,五个维度。这便是霸权木桶理论。西班牙为什么会输掉竞争,英国为什么会输掉竞争,美国为什么会输掉竞争,都是因为,这个木桶的木板,有一块先漏了。紧接着,整个木桶的水都会流光。这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

苏联帝国的霸权木桶是怎么破的呢?戈尔巴乔夫,先主动拆掉了文化霸权。一个木桶,拆掉了一块木板,它还能装水吗,当然是不能的。所以苏联就亡了。

西班牙帝国,是先被荷兰人拆掉了金融霸权,然后又在天主教联盟和新教联盟的战争中,失掉了文化霸权,两块木板都破了,最后一败涂地,连西班牙日不落帝国的驰名商标,都被英国抢走盗用了。西班牙帝国,第一块先漏的木板,是金融霸权。英国第一块先漏的木板,是工业霸权。苏联第一块先漏的,是文化霸权。美国第一块先漏的木板,是工业霸权。补桶匠人特朗普,大概也看到了问题的症结,所以他急切的试图引导制造业回流,搔首弄姿不遗余力地在进行招商引资。但是这样做的一个问题是,即便工业短板修补好了,特朗普的做法,会同时造成文化短板,和军事短板。也就是说,特朗普补木桶的根本做法,是锯掉了其他两块木板,来补目前漏水的一块短板。特朗普抛弃民主革命,抛弃普世教意识形态,这是锯掉了文化维度的霸权。战略收缩,从叙利亚和阿富汗撤军,这是锯掉了军事霸权。

前面我们总括的论述了帝国霸权木桶理论。下面,我们分别从这五个维度来论述,为什么说,中美之争,已经失去了悬念。

二、工业之维

怎么来形容中国工业能力上,对美国的碾压般巨大优势呢?要对比,首先就需要有个指标。最能衡量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莫过于钢产量。我们来看这样一个排名。这个排名是2011年的数据,如果拿出来2023年的数据,会显得更加的夸张。

全世界钢产量排名:

第一名:中国(不包括河北省)
第二名:中国河北省(不包括唐山市)
第三名:中国河北省唐山市(不包括瞒报产量)
第四名:日本
第五名:美国
第六名:印度
第七名:俄罗斯
第八名:韩国
第九名:中国河北省唐山市的瞒报产量
(2011年唐山市瞒报5000万吨产量,刚好比第十名德国多了一点)
第十名:德国

按照占比来说,中国的钢产量,超过世界上其他所有国家的总和。按照数量来说,2023年,中国的钢产量大概是10亿吨多。可能很多人对10亿吨钢铁缺乏概念。我们横向对比一下,就能理解这钢铁洪流的力量了。

苏联在二战时期,造了将近10万架飞机,4万辆坦克。而苏联在二战时期的钢产量,最高的时候是1800万吨左右。我们换算下就知道了,如果中国开启战时经济,把钢铁都用来造武器,那么中国的10亿吨钢产量,就可以造出来220万辆坦克。

考虑到现在的飞机和坦克,比二战时期重量增加很多,我们再打个对折,那也有110万辆坦克。至于造飞机的铝产量,中国也是世界第一。

平时,经常会听到一些耸人听闻的话,比如C形包围呀,肢解中国啊,第二次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呀,等等等的无知言论。这些人,真的完全不懂,什么是钢铁洪流的力量。

武器上不存在代差,那么战争比的就是战争潜力。以中国的人口,中国的钢产量,中国的战略纵深,如果不使用核武器,中国用武力纵横欧亚大陆,还是很轻松的。可能很多人,还没有真正能理解几百万架战斗机意味着什么,更没有理解和中国打总体战意味着什么。

世界上没有一个工业发达的国家,他的钢产量规模是低下的。也就是说,钢产量,是工业能力的必要条件。工业发达,钢产量一定高,钢产量不足,工业能力一定低下。除了钢产量这个硬指标外,衡量一个国家工业能力的,还有另外的两个主要指标。第二个指标是,看工业体系是不是完整。中国目前具有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全体系,全门类,全产业链工业体系。反观美国,美国已经掉队了,用特朗普的话来说,美国现在连一只铅笔都造不出来。第三个指标,是看一个国家的工业,在全球产业链分工体系中的位置。中国目前处于中高端的位置,离攻破发达国家最后的工业堡垒,越来越近。这个最后的工业堡垒,就是高端产业。这方面,美国还存在一些优势,比如生物制药产业,比如半导体产业,比如军工产业,比如大飞机航空产业。

特朗普曾经逆势操作,他要想赢得中美工业之争。那么美国就需要在这三个方面全面超过中国。首先,钢铁产业,先追的上唐山再说。光这个就挺难的,曹德旺说,他在美国开玻璃厂,根本招聘不到年轻的产业工人,最后没办法,找的都是70多岁的老爷爷去生产玻璃。70岁的老爷爷,还干这么重的体力活,美国真是水深火热啊。

美国的年轻人都在干嘛呢,精英都去了硅谷,去了华尔街。没学历,没能力的年轻人呢,他们就躺在家里,负责生孩子,吃低保,吸毒,搞同性恋,犯罪。

制造业目前在美国最大的问题,便出在这里。美国要变成钢铁大国,要追得上唐山,美国还需要更多的70岁老爷爷,并且还要把他们都变成娴熟的钢铁产业工人。另外,即便这些老爷爷都到齐了,美国生产的钢铁,怎么保证能比中国的钢铁便宜呢?怎么保证这些钢铁厂不被冲击破产呢?显然没法保证。所以只能加关税,把中国钢铁的冲击,阻挡在国境之外。

第二个方面,还需要为美国重新建设一个超过中国的完备工业体系。这可能吗?这比在钢铁产量上超过唐山,要难得多得多。这意味着什么呢,就是说,不仅要能造出来中国目前能造的所有商品,并且,还得比中国造的便宜。一个钢铁产业,就把美国的70岁老爷爷用光,其他产业去哪里找更多的老爷爷?

第三方面,美国要全体系和中国工业进行竞争,刚好是从产业链高端往中低端吃。中国过去之所以能从低端吃到目前的中高端,是因为中国有巨大的人口红利和环境红利。但目前美国并不存在如此巨量的人口红利和环境红利。首先,美国没有足够的年轻人,并且年轻人不愿意从事制造业。其次,美国的环保教徒惹不起。所以,美国造的更贵。

经过上面几个方面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美国再工业化,制造业回流,其实就是一厢情愿,美国制造业空心化是不可抗力。中美的工业之争,大局已定,根本不存在什么悬念。工业,有它自身的客观规律,违背并去挑战这个规律,结果肯定不会成功。

美国不仅在工业上挑战中国不可能成功,而且,它目前仅剩的一些高端产业堡垒,在中国步步为营的进攻下,也会被攻破。这便是中美之间的工业竞争,最基本的格局和判断。

为什么说,美国守不住最后的高端产业堡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