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发挥专家服务基地的作用,发挥特聘专家的技术优势和学术水平,推动眼科诊疗技术在青海省的推广、应用、普及与提升,致力于将最前沿的眼科技术、人才培养和眼健康科普服务基层医疗机构,提升基层眼科专业人员的能力和水平。6月21日,爱尔眼科医院邀请由省委人才办、省人社厅特聘的国内眼科知名专家徐雯教授在青海爱尔眼科医院开展“白内障诊疗前沿进展”学术交流会及动物眼实验室带教指导,旨在进一步提升我省眼科医疗技术水平,加强眼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教学查房促提升

当天上午,在青海爱尔眼科医院副院长孙礼华、刘世龙、马晓梅的陪同下,白内障专科的主治医师们在教学查房过程中向徐雯教授认真汇报了疑难患者病史、检查结果以及诊疗方式,徐雯教授在现场对疑难患者进行了眼部检查。徐雯教授对病例汇报、问诊和查体等环节逐一进行精准指正,并根据患者的临床病例特点、尤其是家族遗传史、检查结果,讲解了其诊疗思路、病情观察重点和治疗要点,对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目前处理方案、转归及观察要点进行了详细分析和讲解,并提出最佳治疗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讨论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问诊中

“教学查房后各位医生应形成小讲堂的模式,互相讲课,更能巩固理论知识,也是不错的一种学习模式。”徐雯教授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讲授中

疑难复杂白内障手术

讲座汲经验

白内障是全球第一位致盲性眼病,全球盲人中因白内障致盲者约占46%。各型白内障中,最常见的是老年性白内障,多出现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徐雯教授

《那些实现了发育自由的眼球的白内障手术》

为给眼科医学的医务工作者们搭建一个专业性的学术交流平台,研讨白内障临床诊疗新技术、新的防治措施以及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新进展。徐雯教授以《那些实现了发育自由的眼球的白内障手术》为主题,从球形/小球形晶状体、先天性小角膜、真性小眼球、扁平角膜这四方面根据临床特点,眼部结构特点,手术录像进行分享,内容主题鲜明,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临床知识和实用的实践技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青海爱尔眼科医院青白专科的医生纷纷感慨,此次专题讲座不仅为眼科医务工作者们搭建了一个专业性的学术交流平台,更为年轻眼科医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平台,他们感到很荣幸。

动物眼实验室带教助成长

2023年底,青海省首个动物眼实验室(眼科手术技能培训中心)揭牌成立。此举不仅提高了眼科医生的手术技能水平,加快和提升手术医师培养进度和质量,为青海各族群众提供眼健康服务。当天,在徐雯教授的指导下,来自院内及院外的多名青年医生在动物眼实验室内进行实操。“注意实操手法,一定按规范进行实操,慢慢来,不着急……”在徐雯教授的悉心指导下,实操内容紧扣实际,内容丰富,青年医生们全神贯注,边听边记,边学边问,氛围轻松活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副院长孙礼华介绍,此次实操不仅提升了医务人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还拓宽了科室治疗疑难病例的思路和理念;同时,还将提升青海省眼科技能培训的能力,促进全省医生与医生之间专业知识交流提高,为青海眼科医生提供技术实操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期间,徐雯教授根据视光及小儿眼病科主任王笃亲《省科协课题汇报》和青白专科医生朱新萍的《SLM—老花眼治疗新方法》的课题分享分别从选题依据、立项意义、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可行性分析等方面,对每个课题进行了充分的质询,还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与推广提出了指导性建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朱新萍的《SLM—老花眼治疗新方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王笃亲《省科协课题汇报》

青海省专家服务基地的成立

具有深远意义

徐雯教授表示,青海省专家服务基地的成立具有深远意义。第一,它是建设人才强省的综合平台。专家服务基地作为连接专家和基层的桥梁纽带,为专家提供了服务基层、发挥专业优势的重要载体。这有助于将最优秀、最稀缺的人才资源匹配到最需要、最合适的地方,推动知识、技术等要素向基层流动,进一步实现人才强省的目标。第二,专家服务基地的成立有助于解决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的问题。通过引导专家服务基层,改善基层人才引进难、培养慢的现状。第三,专家服务基地的成立还有助于提升基层医疗水平。以青海省眼科专家服务基地为例,它的建立旨在更好地发挥眼科专家的专业优势,将眼科技术、眼科人才、眼健康科普向基层流动,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眼科技术水平,培养急需的眼科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综上所述,青海省专家服务基地的成立在人才资源配置、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和医疗服务等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推动青海省乃至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