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朋友,大家好。

德国副总理兼德国经济部长罗伯特·哈贝克刚刚结束了对中国为期两天的访问。在这期间,中国方面明确表示,希望欧盟能够在7月4日之前,全面取消对中国的所谓高关税措施,否则中国将采取反制措施。

因此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也就是从今天开始到7月4日,我们将密切关注这一问题的发展。

昨天(6月23日),我给大家讲了这显然是美国对欧盟施加的压力,所以某种程度上,欧盟现在就像热锅上的蚂蚁、夹心饼干或三明治一样,左右为难。

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有理有据。了解欧盟的朋友应该都知道,欧盟其实对其工业产品和农业产品都有补贴,尤其是对农业产品的补贴。此外,欧盟对中国农产品有很大的出口量。

如果欧盟不取消这个措施,那我们就不和你们谈,不然就会跌入你们的陷阱中;如果欧盟不取消,那也很简单,我们可以对他们的一些牛肉和其他农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所以有时候,狭路相逢勇者胜,两军相逢就看谁先眨眼,谁先妥协。

下面,我主要和大家谈谈两个消息。

第一个消息,欧盟的一个成员国——波兰的总统杜达,于前天(6月22日)开始对中国展开为期五天的访问,目前仍在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此次访问,中国官方媒体似乎很低调,鲜少报道。不过今天(6月24日)很重要,因为中国领导人可能会与杜达会面。至于杜达在华都有哪些行程,外界对此众说纷纭,有些报道甚至存在误解。

第二个消息,北京时间本周五(6月28日)上午,也就是美东时间6月27日的晚上,美国总统大选的第一场辩论就要举行了,大家一定要高度关注。

如果你对这场辩论感兴趣,欢迎私信关键词“总统辩论”,联系小助理,在28日那一天,我们将为我们的学员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直播式解构,我们会告诉您一些在公开媒体上看不到的消息,并及时为您解读。

长话短说,先回归波兰总统杜达一连5天的中国行。

正如我刚才所说,杜达此行很低调,前天(6月22日)下午就抵达了北京,中国官方媒体虽有报道,但似乎语焉不详,谈得并不多,这里面就很微妙了。

其中一个背景是与欧盟最近对中国电动车的加征关税,以及中国对欧盟的反制有关。

波兰是一个农业大国,与中国有很多农产品贸易往来。因此有一种说法认为,杜达此行是为了撇清关系,告诉中国它与其他欧盟成员国不同,以此避免被惩罚。虽然这不是唯一的原因,但我认为这种说法有一定的道理。

而这种说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冲掉另一种说法——海外媒体猜测,杜达此行是为了劝中国减少对俄罗斯的援助。我认为波兰没有那么大的能量,能劝说中国减少对俄罗斯援助。

当然,这可以作为杜达访问的背景进行代入,因为波兰是坚定的乌克兰支持者,所以他有理由跑来中国,劝说中方减少对俄罗斯的援助。但我想强调的是,如果波兰有这么大的能量,它也就不叫波兰了。

作为一个欧洲的中等国家,波兰体量并不大,但能量也不小。在这次俄乌冲突期间,它都是坚定地站在美国这一边,可以说是美国在中东欧地区的坚定盟友和支持者。

但硬要说波兰有多大能量吧,倒也没有,毕竟在历史上它曾经从地图上消失过两次。具体细节我就不再展开,朋友们可以从历史教科书上寻找答案。所以要说波兰能说动中国减少对俄罗斯的援助,我觉得是高看它了。

老实说,这次杜达访华其实就是正常的双边往来,而这从前几天记者会上介绍的波兰总统行程就能看得很清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历史上看,波兰是最早承认新中国的一批欧洲国家之一。当然,当时的波兰还是人民共和国,属于东欧社会主义国家阵营。之后,即使国家体制改变了,这个传统也留了下来,至少与中国建交的事实没变。

冷战结束以后,欧洲乃至世界的安全局势错综复杂,波兰相当程度倾向于美国。这儿要提一嘴,凡是原来的东欧国家,比如波兰、捷克等等,大部分都倾向于美国,其中有历史渊源,具体细节我就不在这里详述。

之后中国和波兰的关系,虽然没有热络到像以前社会主义阵营的时代,但至少也没有冷到破裂的地步,而且双边的正常贸易往来还在进行,这也是大量波兰产品,尤其是农产品输入中国的原因。

从这个意义上说,如果中国真的对欧盟农产品进行反制,至少波兰是首先要受到冲击的。所以,即使杜达此次不是纯为农产品而来,至少也是为了中波两国正常的贸易往来而来。

至于有的国家所说的,他是来劝说中国减少对俄罗斯援助,我相信他会说,但波兰朋友也不至于自大到,认为他一定能把中国劝动。所以,我认为这两者是要平衡的。

根据日程安排,波兰总统这次来华,除了要到北京,还要到大连和上海。其中大连的行程是要参加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

作为波兰总统,杜达的年龄并不大,今年满打满算也才52岁,但他上任已经 9年时间了,

换言之他很年轻就上任了,且一上任就首访中国。

值得注意的是,他第二次访问中国的时间很有意思。

大家知道北京冬奥会是2022年的2月4日召开的,2月20日结束。当时一起来参加的别国领导,除了让我们记忆犹新的俄罗斯总统普京,还有波兰总统杜达。

老实说,普京和杜达虽说不是敌人关系,至少也是非友好关系,因为波兰是竭力支持乌克兰的,虽然那个时候双方还没有撕破脸。

北京冬奥会刚结束,隔天普京就发表了著名的长篇电视讲话,随后在24号又针对此事发表了相关讲话,紧跟着几个小时后就打响了俄乌战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2022年2月4日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普京是站在c位的,波兰总统虽然稍微靠边一点,但也是中国所邀请的友好国家之一。从中可以看出,中国的外交用通俗的语言来说还是“两面通吃”的,我们既和俄罗斯保持关系,同时也和乌克兰、波兰保持关系。

其实,这次是杜达总统的第三次访华,但这次访华的前提与以往颇有不同。俄乌战争已经过去两年多了,在俄乌问题的立场上波兰是站在乌克兰这一边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杜达总统此次访华可能会对中国在俄乌立场上提出一些游说,但这绝不是主要的。

中欧关系最近比较紧张,双方在贸易上有可能会形成互相报复性提高关税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波兰工业品、农产品领域若受到中国的报复性关税,那它将承受重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波兰此次访华是希望跟中国发展友好往来关系的。

而此次杜达总统访华对中国来说也非常重要,因为这有利于发展中国的多边关系,是“两面通吃”外交战略的延展,我也希望这个外交战略在往后延续的基础上能够发扬光大。

现在,中国切忌单方面站队的行为。尽管中俄关系密切,但中国并不是俄罗斯唯一的朋友,

俄罗斯也同样不是中国唯一的朋友,从未来国运发展角度来说,俄罗斯往后更不会是中国唯一的朋友。

中西之间现在存在多种矛盾,其中包括地缘战略结构、意识形态、文化秩序冲突等问题,但是中西关系拉开距离之余,双方保持一个比较友好的关系,对中国未来的国运发展来说倒是比较重要。

与此同时,像朝鲜、伊朗、乌克兰、波兰这些国家,尽管它们与中国有利益、友好、价值观和冲突等问题,但是保持友好的关系才最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和中华民族的民族利益。只有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未来才能长治久安,走长走远和走稳,对中国人来说我们也希望能够看到这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