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55年授衔时十大元帅与十大大将因为名额只有10个,所以入选十大元帅与十大大将的要求比较苛刻,当然能够有资格入选的人不在少数,但是终因名额有限,不少人在名单的相互竞争中落选。

授衔主要考量的标准:授衔时的任职,参加革命的时间,入党的时间,军事职务履历,个人不同时期的战功,代表军中派系“山头”,有没有犯过严重错误。

十大元帅最有力的竞争者只有粟裕大将,第三野战军代司令,指挥了三大战役中最大的淮海战役,解放战争中的军事战功第一.同时由于第三野战军司令员陈毅调外交部工作,理论上不参加授衔。

十大大将有力竞争者包括:许世友,张宗逊, 萧克,吕正操,刘亚楼,

山东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职务:红四方面军红四军军长,山东军区胶东军区司令员,山东军区司令员

许世友出身于红四方面军,担任过红四方面军的核心部队红四军的军长。

抗日战争初期因在红军大学学习没有参加早期的八路军整编,红军大学毕业后短期给老上司陈赓大将当副手担任129师386旅副旅长,后因为打架调离386旅随129师副师长徐向前进入山东发展。

解放战争初期由于山东军区的115师各部进入东北,陈毅率领新四军一部接手山东军区,许世友担任山东野战军司令(同期粟裕担任华东野战军司令),后来山东野战军与华中野战军合并成第三野战军,粟裕担任第三野战军副司令,许世友转任山东军区司令员。

山东军区司令员是有资格入选元帅的,但是因为许世友犯过大错误,所以许世友在大将的竞争中也落选了。

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张宗逊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职务:红十二军军长,120师358旅旅长,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员

张宗逊是秋收起义一脉的级别最高的军事将领,红军时期担任过从井岗山红四军分拆出来的秋收起义的红十二军的军长。

解放战争时期,张宗逊担任第一野战军副司令,当时的第一野战军司令员是由彭德怀元帅兼任,作为野战军副职是属于标准的大将军衔。

第四野战军参谋长:萧克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职务: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兼红6军团军团长, 八路军120师副师长, 第四野战军参谋长

萧克作为方面军副总指挥,八路军副师长,一直对标的都是元帅资格,当然他也是以资历方面最有可能入选大将,但是由于第四野战军参谋长这个职务明显达不到大将标准。

铁道兵团司令员:吕正操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职务:八路军第三纵队司令员,晋绥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员

吕正操原本东北军张学良的副官,抗战初期率领东北军加入八路军组建八路军第三纵队(与八路军的师平级),后来接替贺龙元帅担任晋绥军区司令员,绥军区属于野战军级,属于元帅资格。

解放战争初期率部进入东北,先是担任东北野战军副司令,随后转任铁道部副部长兼铁道兵团副司令员。

东北野战军副司令属于野战军副职标准的大将军衔,但是授衔时吕正操属于铁路系统军民两用的协调职务,这个中间性的职务自然没有去占大将的名额。

空军司令员:刘亚楼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职务:红1军团第2师师长,东北野战军参谋长,空军司令

刘亚楼红军时期担任过由井岗山红四军整编而成的红1军团第2师师长,虽然抗战时期在苏联学习,回国后担任东北野战军参谋长。

刘亚楼虽然资历与职务均达不到大将标准,但是建国后担任新组建的空军司令,对比海军司令肖劲光与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二人的大将军衔,空军司令刘亚楼也是可以被授衔大将军衔的。

萧克的综合能力最强最有机会入选大将,张宗逊属于标准大将人选,刘亚楼属于军队发展方向,至于许世友与吕正操二人属于授不授衔大将都没有太多可争议的问题。

如果从五人中必须选一人入选大将,你希望是谁,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