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藏品发大财不靠谱,弄虚作假骗人更不可取,必将付出代价

近日,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当前有不少主播在直播间称观众为“爸妈”,并以“避税”“避开监管”“人在海外,宝贝回国”和暗示珠宝文玩在二手市场的高回报率等为由,诱导消费者下单囤货,以求未来升值发大财。这些直播间的受众多为中老年人,多名受访者表示家中老人整日沉迷观看收藏品卖货直播,在直播间内疯狂下单,即使贷款也要消费。(6月24日《法治日报》)

珠宝古玩涉足直播是否靠谱,相信多数人都持疑。这是因为,一方面古玩行业门槛较高,买和卖都需专业知识鉴定,而直播门槛低,两者结合势必使古玩直播带的“货”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另一方面,直播简化了环境因素和的互动过程,客户提问只能通过发送弹幕的形式呈现,卖家也只能线上作答,其操作本身就具有隐蔽性。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管和规范,那么市场很可能假货横行,侵害消费者权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们涌入古玩直播间,要么是觉得新奇,要么是为了“捡漏”。然而,主播投其所好,打着各种噱头、说着甜言蜜语,诱导老年人下单囤货,涉嫌违法犯罪。

直播间内,一旦有人反对或质疑,立刻会被拉黑;就算想举报,或因为主播事前使用模糊用语、谐音词等避开了关键词,或因为事后消费者用截图和有限字数难以概括相关情况,往往收效甚微;举报成功后,主播还能随机穿梭在各个小号里,继续坑骗消费者。这俨然成了一条黑色产业链。老年人辨识能力弱,又喜欢热闹,很容易落入圈套。

打击违规主播,平台责任不容忽视。尽管审查能力有限,很多时候无法发现账号之间的关联性,但平台应当进一步加强卖货直播间的准入机制,加强对主播的身份认证,并建立黑名单制度,减少违规主播“复出”的可能性。接收到投诉时,应当强化对相关直播间和账号的审查,及时进行标记、预警或者作出处理。除此之外,设置资金冻结期、优化技术识别手段等方式也都值得探索。

年迈父母稀里糊涂地就付了钱,但此事不能是一笔糊涂账。违规主播如何操作、牟利多少;受害者人数多少、涉及金额多大;平台及有关部门如何惩治防范等问题,都应该清清楚楚。此外,帮助老年群体提高辨识能力,重视其心理需求,也都是子女及社会各界的责任与担当。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买藏品发大财不靠谱,弄虚作假骗人更不可取,必将付出代价。

(黄河评论信箱:zghhpl@163.com)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统筹:陈若松

编辑:任思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