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是第一资源。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中,对人才的重视尤其突出。先秦时代,齐国便建立了稷下学宫培养人才,提出的学术自由,兼容并包的理念;而后的各朝各代依旧重视人才,秦朝的军功爵制、汉朝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隋唐的科举制,都在不断的创新人才选拔制度,为国选才;新中国建立以后,面对人才紧缺发出了“珍视劳动,珍视人才,因为人才难得呀!”的感叹;在新时代面对世界发展新格局也提出了“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的理念。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纵观人类社会发展史,每一次生产力的重大突破、新的生产力质态的形成,都离不开科技人才的发明创造。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不断取得新成效,生产力水平不断跃上新台阶,关键就在于凝聚了一支规模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发展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机遇和挑战都有新的发展变化,机遇和挑战之大都前所未有,不过总体上机遇还是大于挑战,而面对机遇与挑战,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起着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日益凸显,同时也作为国家繁荣,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不可忽视。

就人才而言中国长期以来都存在着总量不足,结果失衡,素质偏低,老龄化严重等问题。虽然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已经完成,我国也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但在此背景下,我们更要坚持千秋基业,人才为本的理念,提高对人才的重视程度,把人才建设摆在十分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大力引进人才,突出强化顶层设计,创造适合成才成长机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稳步推进中国成为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建设新时代的“稷下学宫”。(王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