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洞人”还是“桃花源记”!

贵州有着一个穴居部落,他们生活在山洞里,住着玉米秆的房子,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真的让人很意外,在如今这个信息化发展的社会,居然还有一个村庄能够保持着最原始的样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并且到现在为止,他们的很多行为习惯还有习俗都是按照之前来的,尤其是婚嫁,他们还是一直采用的周代的“六礼”,

22户人家,98口人,他们已经在山洞里住了150多年了,但是仍然没有要走出去的意思,

哪怕政府已经给他们做好了相关的政策安排,但是他们仍然不想出去,他们喜欢现在的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最后的洞穴部落

距离贵阳160公里左右的地方,有一个村庄,里面住着22户人家,他们是迄今为止最后一个现存的穴居部落

在现在这个人人拿着手机刷视频的时代,他们还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他们对外界的信息和发展一概不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据说是从他们的祖辈开始就一直生活在这里,大概已经有了一百五十多年了,而他们当初之所以来到这大山深处,是因为当时的局势不好,战火纷飞的,所以才躲到这里来的。

信息来源:封面新闻——贵州中洞苗寨支教老师王东灵:以前我劝村民搬出洞穴,现在不劝了 | 70年70人•脱贫⑧ 2019.07.09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所居住的地方就是是一个深200多米,宽一百多米,高50米的洞穴,因为在山上,所以他们吃喝基本上都是靠着大山,唯一的水源还是他们所居住的山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他们的祖先是为了保命居住在这里无可厚非,深山里确实可以保护自己,但是百年过去了,战争早已停止,他们却还是不愿意从这个海拔1800米的山洞走下来。

政府在早些年的时候就曾劝说过他们,让他们走下山熟悉现在的社会,但是遭到了拒绝,他们喜欢现在的生活,他们觉得生活在这里挺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和城市里的快速生活不一样,他们这里很平静,生活节奏很慢,能够维持日常的温饱就好,他们会自己种田,还会自己纺织

他们在山上还养了很多的牛和猪,除了平时的工作之外,他们会出来放牧,要是赶上了不忙的时候,他们的乐趣会更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男的会聚在一起喝着酒聊着天,喝的还是他们自己酿的酒,女的则会聚在一起聊一些家里琐事,虽然他们人不多,但是也避免不了谈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哪家新添了个孩子,谁家的孩子要娶媳妇要嫁人,生老病死他们都有一套属于他们的仪式,在老人走的时候,他们会请专门的人唱着他们苗族的歌曲将其好好的送走,要是有谁家娶媳妇了他们也会按照“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礼一步步的进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他们虽然不怎么下山,但是孩子的教育他们一直都很上心,一个不大的村落,还有一个学校,不过之前的学校就是在山洞里。

还是在2000年左右的时候,政府搞建设,给他们建立了一个四间瓦房的建筑当他们的学校,那个时候,学校里有两名老师和四十多名学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他们要接受的一个现实就是,他们只有人均年200块钱的收入,基于这个原因,他们很多的孩子都没有办法得到教育的机会。

信息来源:中国新闻网——探秘贵州亚洲仅存穴居苗族:按照周代六礼娶亲(图) 2014.08.2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很多的孩子基本上都是小学之后就不再上了,这是没办法改变的现状,而且2003年之前山上连个电灯都没有,还是一个叫胡兰克的美国人给山上捐款才让他们最终有了电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随着科技的进步,互联网的发展,这个苗寨被更多的人所知道,也因为关注变多了,这里的人得到生活也随之得到了些变化。

虽说他们的家还是一成不变,但是他们不再像之前一样对外界的信息接收的那么慢了,他们也有了信号塔,用上了手机,买起了电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里也吸引了很多的游客前来观看,这群确实是个商机,毕竟很多的人都没见过这样的居住环境。

条件在一点一点的改变,也有很多的年轻人开始决定外出打工,但是他们所挣的钱还是不足以改变寨子里的生活,平均的算下来每个人每年只有3000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帮助他们改变生活,这里的政府也是想尽了各种的办法去帮助他们,2005年的时候,因为国家的“两免一补”政策,也让寨子里的很多孩子都能够上的起学了。

但是在山上生活终归不是个事,在这样的情况下,政府花钱给他们家家户户都建造了房子,不需要他们花钱的那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村民们不愿意啊,他们不想离开他们祖辈生活了这么多年的地方,而且他们不认为下了山就会变得更好,而且在他们看来,山下的所有东西都是需要花钱的,但是在山上的话,很多他们都能自力更生,不需要花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支教女生王东灵

政府也拿他们没办法,怎么说都不行,而且这些年劝说他们的也不光政府,来他们这里支教的老师也曾劝说过他们让他们离开大山,但是也都无疾而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甚至有一个支教的老师甚至在这里生活过之后,被他们给说服了,也不再劝说他们,而是让他们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

信息来源:央视网——王东灵: 一个女孩的洞中岁月 2010.02.25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之前他们过的很清贫,但是他们会感到开心,而且现在他们的日子也在一天天的变好,所以没有必要在劝说了。

这位被他们的生活方式所感染的老师叫王东灵,因为在城市中的生活太过的没意思,所以当她在电视里看到国内居然还有这么一个原始地方的时候,她心动了,于是留下了一封信就走进了贵州的大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她真正的见识到了和城市不一样的生活,刚到这里的她就被震惊了,没有顶的房子不说,四周还是用篱笆和玉米秆给搭建的。

吃饭上他们几乎是不炒菜的,都是水煮的多,为了能和村民们更好的打成一片,她选择和村民们住在一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一开始有些尴尬,但其实,这里的人对王东灵是很好奇的,很多的村民和周围附近的村子一听说来了一个很好的老师,都选择把自己的孩子给送到这里来学习

在这里支教的几年,王东灵更深入的了解了他们,原本她想帮助他们改变生活的想法,也在一次次的现实中被打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本可以早就离开的她,在面对那些淳朴的孩子后,她选择留下来,后来她的支教结束,但是她从来没有忘记过这里,这里的村民也没有忘记过他们这里有一个叫王东灵的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他们选择了山上的生活,但是也许他们的选择是对的,毕竟现在的社会发展的补发确实很快,别说他们这些从来没接触过的人了,就连在城市里生活的人,在有些时候都感觉自己有心无力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所以虽然在山上交通不是那么的便利,但是他们已经习惯了,他们能够实现自给自足,而且这是他们的舒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