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先生,走还是不走,您赶紧决定吧,俞主任正在等您!”
1949年,俞济时的助手专门来到杭州,邀请蒋介石的贴身卫士项德颐,乘坐从南京到中国台湾省的航班。
项德颐的内心,万分纠结。一方面,他为国民党卖命那么久,自然想奔赴中国台湾省与其他人汇合。
可另一方面,航班上的座位有限,能给他留一个位置已属勉强,更不要提让他带上妻子和儿子了。如果他答应去对岸,就要面临与家人分离的悲剧。
一边是前途,一边是家人。项德颐迟疑片刻后,一咬牙,做出了决定:
“我不去了!死也要跟家人死在一起。”
此刻的他不会想到,正是这个决定改变了人生。
他成为了蒋介石在大陆唯一的贴身卫士,并在若干年后,为人们揭示了一个不为人知的蒋介石。
在国民党,身心疲惫
1984年,在杭州西湖区的浙江文史馆内,两鬓斑白的馆员项德颐正抄写着文史。
一旁的工作人员瞧见了,打趣道:
“项老师,您这字写得真漂亮。”
他笑了笑,说:
“那可不,我这字可受过不少夸赞,街坊邻居夸过,海外人士夸过,就连......”
不知道想到什么,他突然停了下来,脸上的笑容也凝固了,冲工作人员摆了摆手后便把桌上摊开的笔墨纸砚收拾起来。
工作人员一头雾水,项德颐却转过身去长长地舒了口气。就差一点,他就要脱口而出蒋介石的名字了。
其实,就算项德颐提到了蒋介石的名字也无妨,毕竟已经步入和平年代了。
但他依然尽量不在日常生活中提国民党和蒋介石,一来他曾作为蒋介石的贴身卫士,确实给自己招来过许多误会和麻烦。
二来,他并不喜欢在国民党工作的那段岁月。
1943年,22岁的项德颐通过选拔,到重庆侍卫长室报到,归蒋介石身旁的第一红人俞济时管。
国民党的经济条件不错,加上他所担任的属于要职,待遇更佳。
不仅月薪高,还有津贴补助,一年四季都有新缝制的制服可穿。而且,凭借着这层身份,在重庆的娱乐消费都可免费。
如此看来,项德颐的生活应该十分逍遥才对,他却感到如坐针毡。
当时,正是抗日的关键时刻,民不聊生,国民党所有人过着这样自在,甚至可以说奢侈的生活,这让项德颐心里十分不安。
内心煎熬不是最折磨的,看不见未来才是。
他主要工作,是负责整理情报。
可每次整理时,上面的内容令他非常头疼。
国难当前,蒋委员长不把主要的心思放在抗日上,却天天琢磨着怎么算计共产党。他不禁为国民党和自己的未来,捏了把汗。
虽然对国民党心存怀疑,可他没有想过要离开国民党。
毕竟胜负还未分出来,谁也不知道将来领导中国的,是哪个党派。
而且蒋介石号称是“孙中山的接班人”,打着这个幌子蒙骗了不少不知情的人,威望很高。
加上项德颐本身就是浙江人,从小就听说过蒋介石的事迹。
即便他对蒋介石安排的一些工作感到奇怪和不认可,还是将其视作人民和中国的希望。
对蒋介石抱有期待的,不只是项德颐,还有台湾省的民众。
1946年,蒋介石带着宋美龄以及国民党要员前往台湾省,参加“台湾光复一周年”活动。
刚到宝岛,项德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惊了。
几乎家家户户出来欢迎他们,道路两旁贴上了欢迎横幅,人们脸上挂着期盼的笑容。
项德颐看着这一幕幕场景,心底涌现出一阵愧疚。
他知道,当地人之所以如此热烈地欢迎,是因为他们以为大陆的蒋介石来了,就意味着统一近在眼前,终于可以重回祖国的怀抱。
同时,项德颐也清楚,蒋介石来此不是为了促成统一,而是抢先笼络民心,预备将台湾省变成自己的根据地。
如此一来,不但当地民众渴望的回归遥遥无期,甚至台湾恐怕都要沦为蒋介石用来与共产党抗衡的工具。
项德颐内心很矛盾,原本坚定不移的立场渐渐动摇起来。
他这种矛盾的日子,没有过多久。
三年后,新中国成立,蒋介石彻底失败,率部撤退到台湾省。项德颐则因为家庭的关系,留在了大陆。
即便没有正式退出国民党,可自此以后,项德颐确实彻底断掉了和国民党的联系。
作为大陆为数不多的前国民党人,他难免会遭受到旁人的白眼和语言攻击,却不觉得痛苦。
在他看来,选择留下就做了心理准备,需要忍受小部分人的偏见。不过,再也不用做那些与自己理念不合的事情,他很安心。
没有多余的想法,项德颐每日都在踏实认真地工作,努力地消除偏见。
日子一长,接触过他的人,渐渐对他改观,尝试与他来往。
随着时间的流逝,项德颐冒着惹怒蒋介石和国民党的危险,曝光了不少秘闻。
蒋介石的秘密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