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鹤唳华亭出处是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

陆平原就是陆机,陆机是陆抗之子,陆逊的孙子。陆机在孙吴时曾任牙门将,吴亡后出仕西晋最终遭谗遇害,被夷三族。临死时陆机感叹:想要再听到华亭之上白鹤的鸣叫,却又怎么能再有机会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陆机为人所馋,临行前说下这句,便淡然赴死。后世多用“华亭鹤唳”比喻感叹生平、误入仕途的悔恨。也有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

唐朝刘禹锡《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诗:“鹤唳华亭月,马嘶榆塞风。山川几千里,唯有两心同。”宋刘辰翁《沁园春.再和槐城自寿韵》词:“但鹤唳华亭,贵何似贱,珠沈金谷,富不如贫。”都是这个意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一来就能明白鹤唳华亭的典故由来,和其中蕴含的意思了。所以用《鹤唳华亭》来讲述萧定权的故事,就显得非常的有内涵了。

陆机出身名门,“少有奇才,文章冠世”,文才倾动一时!这样的英杰之士,最终却落得受谗身死的下场,临死前的慨叹,想要再听听华亭之上白鹤的鸣叫,却也在没有机会了。如果不出来做官,隐迹山林,饮酒作诗,天天在华亭听鹤唳,是何等的逍遥自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们回到《鹤唳华亭》的故事当中,萧定权出身皇族,身为储君,他是没有机会在华亭之中听白鹤的鸣叫的。但是陆文昔在蜀地看过大好河山,听过华亭鹤唳,她把这种情趣传递给了萧定权。所以萧定权心中向往的就是自由自在的做一个普通人,游历天下,到长州去,到蜀郡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人生往往是没有多少选择的,更何况生在帝王之家。作为太子,必须担负起太子的责任,把家国天下扛在肩上,放在心中。必须应对来自李柏舟、萧定棠的各种攻击,必须应付朝堂之上的各种攻击指责。斗倒了萧定棠,还有萧定楷,还有李明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直到最后一刻,为了家国天下,为了黎民百姓不再遭受战火,不再承受赋役之苦。萧定权拒绝了顾逢恩起兵帮他登上皇位的请求,顾逢恩无奈之下自刎身亡。萧定权背负天下骂名,忍辱负重回到京城,待到一切平息过后,也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此时,他或许可以向陆机一样感叹,能不能听一听华亭鹤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鹤唳华亭》是一本文化气息非常浓的小说,每个章节都是一个典故:靡不有初,停云霭霭,桃李不言,常棣之花,鹤唳华亭……题目自然又是最重要的,鹤唳华亭可以撑得起整个故事的梗概和引人深思的感叹!

参考:雪满梁园《鹤唳华亭》、《世说新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