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是一种世界通行的语言。但同时也是一种有“国界”的语言,同样的话题,在不同的国家各地区,也必然会产生不同的文化语境和表达方式。上周第三届中国葡萄酒技术质量发展大会暨2024乡宁县黄土高原葡萄酒小产区推介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中国葡萄酒行业开启了新的篇章,也为我们这些身处行业中的从业者提供了深刻的思考。

酒业扈说 | 中国葡萄酒: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酒业扈说 | 中国葡萄酒:要用自己的语言讲述自己的故事

在全球葡萄酒行业中,“产区”概念日益凸显其重要性。中国葡萄酒业在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过程后,已拥有了一批如新疆、宁夏、山东、河北等具有特色的葡萄酒产区。然而,与国际知名产区相比,中国葡萄酒在品牌建设、风格特点等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如何借助产区特色,推动中国葡萄酒在国际舞台上崭露头角,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而小产区不仅代表着独特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品质追求。通过深入挖掘和传承产区文化,加强产学研合作,推动技术创新和品质提升,中国葡萄酒行业正努力在国际市场中树立起独特的品牌形象。

在葡萄酒行业,文化认同是品牌塑造的关键。中国农业大学段长青教授在大会上提出了构建本土多元化葡萄酒文化的观点,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共鸣。葡萄酒文化本是西方文化的产物,中西方饮食饮酒文化差异巨大。将西方的饮酒礼仪、饮酒方式和消费场景硬性搬到中国市场,本就很难被消费者接受。如何去构建本土多元化的葡萄酒文化,提高中国消费者对葡萄酒的认同感,是我们这一代从业者必须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通过创新的方式,将葡萄酒融入中国的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使其真正成为中国消费者喜爱的饮品。

在葡萄酒行业中,消费者是最终的评判者。张裕葡萄酿酒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李记明在大会上强调,一切都要以消费者为核心。产品的创新与生产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品牌定位和产品定价要准确,消费场景的创新也要紧跟中国消费者的步伐。这种以消费者为中心的理念,正是推动中国葡萄酒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

让葡萄酒更贴近人心,不仅是行业的追求,更是消费者的期待。正如一位专家所说:“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来做,消费者只需要知道这款酒好不好喝就够了。”这句话道出了葡萄酒行业的真谛。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们更关注的是葡萄酒的口感和品质,而非其背后的复杂工艺和科学知识。因此,我们作为从业者更应该注重如何向消费者讲述自己葡萄酒的品质和口感,让消费者能够真正感受到葡萄酒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