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对于许多家长来说,孩子过度沉迷于手机游戏和短视频却成为了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在厦门市思明区总工会职工服务中心,一场由工会和杭州扶鹰教育联合主办的“智慧父母线下研修班”引起了广泛关注。本次研修班以“做手机的主人,过精彩的人生”为主题,邀请到扶鹰教育带导老师刘立英老师为家长和孩子们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讲座,旨在帮助家长找到引导孩子合理使用手机的方法,让孩子爱上学习,摆脱手机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说到手机问题,家长们有太多的话想说。何妈妈说,为了控制孩子玩手机,她给孩子设置了玩手机的时间,但是效果甚微。现在的短视频和游戏似乎有让人停不下来的“魔力”,孩子总是一玩就放不下,到了睡觉时间还恋恋不舍。在学校里也是,就算老师把手机没收,严格管控手机使用,他们也会把手机寄存在小卖部,给寄存费,有空了就把手机取回。看样子,手机问题真是根深蒂固,极难解决。

经研修班组长统计,有着手机依赖的孩子们大多集中在初高中,这个时期孩子基本上都有了手机,手机里的各种诱惑,令孩子眼花缭乱,难以自控。作为家长,应该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

带着问题,家长们来到了扶鹰家长课堂。现场邀请了三名小嘉宾,和家长们一起探索如何克服手机依赖。课程伊始,刘老师便抛出了一个问题:“你们喜欢玩手机吗?”令人惊讶的是,三位小嘉宾异口同声地回答“不喜欢”。这一回答让在场的家长们倍感意外,同时也引发了他们对孩子沉迷手机背后原因的深思。刘老师表示,孩子们其实并不想沉迷于手机,但由于缺乏正确的引导和监管,他们很容易陷入虚拟世界的诱惑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讲座中,刘老师详细阐述了“奶头乐”理论,告诉了家长们什么是“满足性娱乐”和“发泄性游戏”。扶鹰课程告诉家长们,许多孩子因为面对学习挑战时感到无助和挫败,转而寻求在游戏中找到满足感和成就感。与学习的高投入高回报不同,游戏几乎零门槛就能玩得爽,过一阵就有“升级”的及时反馈,还有配备的社交互动功能,令孩子们欲罢不能。

扶鹰课堂上,老师和家长们分析了为什么孩子会沉迷于短视频。因为短视频的推送算法会精准命中每个人的喜好,能让人在注意力集中的前15秒就得到快乐反馈,这种推送方式容易导致孩子的时间碎片化,使他们难以静下心来投入到需要长时间专注的学习任务中。但是,如果能克服这些浅层的诱惑,孩子就能在人群中脱颖而出,学习成绩直线上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针对这些问题,扶鹰课程为家长们提出了三个应对方案。首先,家长要保持清醒的认知,认识到孩子沉迷手机的危害,并坚定信心帮助孩子摆脱这一困境。其次,家长要打造温暖的人际关系,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让他们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最后,家长要引导孩子回到学习中来,帮助他们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培养主动学习的习惯。

扶鹰课程还根据短视频的成瘾原因,制定了“学习上瘾机制”。首先,要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制定长中短的学习目标。其次,在接下来的学习中,要及时给孩子正向反馈,给孩子带来努力学习后的成就感。同时,也可以建立学习圈子,通过互相鼓励来提升学习的乐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扶鹰教育的理念指导下,家长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他们认识到,要让孩子摆脱手机依赖,关键在于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他们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意义。同时,家长们也意识到自己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和责任。他们表示将积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与孩子共同成长和进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讲座的最后环节,家长和孩子们共同进行了手机使用宣言。他们郑重承诺将树立正确的手机使用观念,合理利用手机资源为学习和生活服务。同时他们也表示将积极参与扶鹰教育的各项活动和学习计划,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解决手机成瘾绝非仅在一朝一夕,而是一场需要多方联动的持久战。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的引导和示范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在扶鹰家长课堂结束后,家长们能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为孩子们营造一个不需要手机就能获得快乐反馈的成长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