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双一流院校能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是非常不容易的。经过严格筛选,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终于出炉,据统计只有18所非双一流院校作为牵头单位,荣获了国家级科技奖励,而其中就包括河南的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河南农业大学,这所位于中原腹地的农业学府,近年来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其作为牵头单位完成的“速生抗病泡桐良种选育及产业升级关键技术”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河南农业大学在农业科技创新方面的突破,不仅彰显了其作为农业院校的专业优势,也为其在全国高校中树立了新的标杆。

该项目的第一完成人是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院长范国强教授,范国强是河南禹州人,他一直围绕着泡桐丛枝病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曾被授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河南省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河南“最美科技工作者”等荣誉称号,此次获奖已经是他第三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还于2021年、2023年两次被推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

河南农业大学去年新增了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今年又捧回了一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可谓是双喜临门,相信这些成果或荣誉将为河南农业大学综合实力的提升发挥重要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此同时,河南科技大学也在科技创新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该校的“高性能铜及贵金属丝线材关键制备加工技术与应用”项目同样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该项目由河南科技大学、兰州理工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单位合作完成,其中河南科技大学是牵头单位,第一完成人是宋克兴教授。

宋克兴现任河南省科学院执行院长,但长期在河南科技大学工作,曾担任河南科技大学副校长。宋克兴教授专注于高性能铜合金及先进制备加工技术的基础理论研究和技术开发工作,成果卓著,去年他不仅也被推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候选人,还荣获了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此次荣获国家级奖励,也是宋克兴团队继2017年度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后,再次获得铜合金方面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这一成果不仅在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具有重要意义,也为河南科技大学在科技创新方面赢得了广泛赞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与河南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在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中的尴尬表现。作为河南高等教育的领军者,郑州大学和河南大学在科研创新方面的成绩却未能达到预期的高度,2023年度国家级三大奖评选均遗憾挂零。

与此同时,河南农业大学和河南科技大学等非双一流院校的崛起,也为河南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些学校在科研创新方面的突出表现,不仅为河南高等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他高校树立了新的榜样。在未来的发展中,河南高校应该更加注重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加强与其他高校、企业等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河南高等教育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