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你看世间所有的动物也好,植物也好,能量足的时候都是收敛的,很饱满紧实。

一旦开花,发散,就泄掉了,你看那个花一开,就知道命不久矣。

精神力也一样,六根向外关注的太极端,不知道收敛六根的精气,所以消耗会很重。

胡思乱想,注意力不能集中,倒不是什么大事。

用个收敛法(方法放在文末),就能解决。

幻想,才是大问题。

幻想的越多,离现实就越远,一定不要过度沉溺于幻想。

在西方,有一句古语:无时无刻的幻想,是通往各类精神病的大门。

幻想的人,要么活在过去,要么活在未来。

这跟抑郁的人焦虑的人很像。

抑郁的人,多是活在过去,焦虑的人,多是活在未来。

所以老子说,少私寡欲。就是说每天要收敛六根向外攀缘的力量,适可而止,不能像脱僵的野马那样,精气一直被外面的五欲六尘所吸引,这样人很容易精神气血被掏空。

要精神内守,要先止而后观。

特别是“精神内守”四个字,很多人我一跟他讲,他就来一句这些我都懂,我都明白。

你懂啥?你明白啥?

那些所谓的懂,只是认识这几个字而已,望文生义而已。

不少人脑补出个状态,然后就用头脑控制身体模仿那个状态。这么做的全错,练习再多也做不对。

不能用脑子练,只能用身心来练。

只有如此,才能落到根本上。这就是无为法,需要做减法,损之又损。可我们在世间行走,早就习惯了头脑指导一切控制一切。特别是一些人,你让他脑子停止思考比自杀还难。

精神内守的状态,道德经和清静经都有讲。

比如道德经里:

“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不在焉。”

就是在讲精神内守。

说多了也没用,直接说个收敛办法:

站在开阔地带,极目远眺。在城市里我们可以看到远处的高楼天空的白云,任选一样大个的,整个地看入眼帘。视线别聚焦,忽略局部细节,就看整体。

习惯了盯着看的人,这个时候会很不适应,不自觉就会又聚焦视线。那么就能做多长时间做多长,别强行掰过来。

练习次数多了,会慢慢调整过来。

以前听南怀瑾的课,他讲到了这么个玩意:

“你去看一朵花,你要把花看到眼里来。”

什么叫把花看到眼里来?

意思就在这了,方法也在这了。

有人勤而行之。

有人大笑之。

就看自个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