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吴健雄美国原子弹事业的奠基者,世界上首颗核弹制作者之一。

这位美国国籍的华人,为美国科技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为美国物理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

然而在其死后,丈夫却按照她的遗愿将其葬在了中国,并在墓碑上写下了这么一段字:

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可谓将一生都奉献给美国的吴健雄,为何会留下这么一句话呢?

物理奇才

1912年,吴健雄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的一户特殊人家。

在那个封建穷苦的年代,她的父母都是革命的先锋人物,倡导男女平等,父亲吴仲裔更是创立了当地第一所女子小学

也因此,身为女孩的吴健雄非常幸运的从未受到过父母的轻视,反而对其宠爱有加,让其有了一个幸福的童年,并在父亲创办的女子学校接受了很好的教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健雄也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她不但懂事听话,常常帮助父母分担压力,成绩更是优秀,无论是小学还是高校,她的成绩都是名列前茅,非常出众。

最开始吴健雄所上的是苏州第二女子师范学校,这里的学生毕业后往往会成为一名老师,吴健雄自然也不例外。

不过教课没有多久,吴健雄就逐渐感到了无趣,相比于当老师,她对钻研物理有着更浓厚的兴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吴健雄将这个想法说给了自己的父亲,而开明的吴仲裔自然不会反对,他非常支持自己的女儿继续学习下去。

有了父亲作为后盾,吴健雄再没了后顾之忧,她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在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努力后,她顺利的进入了国立中央大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这里,吴健雄遇到了对自己影响很大的两位老师:胡适和施士元。

在老师的教导下,吴健雄的物理天赋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几乎所有成绩都是学习第一,让所有老师都非常满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时间很快流逝,吴健雄顺利毕业,她先是前往了浙江大学担任助教,后来进入了中央研究院工作。

可这里虽然是国内最先进的研究院,但与国外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因此导师觉得这里并不能满足吴健雄,只是在浪费她的天赋,因此鼓励吴健雄出国留学。

虽然并不想离开自己的祖国,但考虑到去国外可以学习更多知识,这些知识还能用在发展国家上,吴健雄最终同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性别带来的歧视

由于当时国内相较于国外显得非常落后,因此很多人都不可避免的对外国有着好感,认为外国更加文明先进,吴健雄也不例外。

然而在1936年第一次到达美国时,现实就给了她沉重一击:

在国内都没有因此女性身份受到过太多阻碍的她,在来到美国密歇根大学时竟然因为女性身份被禁止加入学生会。

这种事情在当时的美国其实非常常见,女性,尤其是有色人种,在美国几乎没有任何地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无奈,吴健雄只能改变自己的计划,选择加入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伯克利分校,而也正是这个决定,彻底改变了她的一生。

在美国大学毕业后,吴健雄担任了哥伦比亚的大学讲师,而此时美国政府启动一项重大科研项目——曼哈顿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们计划将一群能力出众的杰出科学家聚集在一起组成一个科研团队,目的便是研制出世界上最可怕的武器原子弹。

而即便是在美国表现也非常出众的吴健雄,也出现在了这个名单中,是里面的唯一华人女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学校却认为一个华人女性根本没有任何作用,拒绝了让她加入这个计划,甚至直接取消了她的讲师资格,让后来大名鼎鼎的“原子弹之父”罗伯特·奥本海默代替了她。

面对这种不公,吴健雄没有任何办法,但醉心于物理的她并没有因此而一蹶不振,依旧继续着自己的研究。

不过在美国这边却遭到了许多难题,进展缓慢,需要更多的顶级科学家参与进来集思广益。

最终,项目负责人又一次想到了吴健雄,于是便再次邀请她计入曼哈顿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吴健雄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她很快就加入了其中,负责对于浓缩轴的制造任务,在这个过程中,吴健雄所想到的“将铀燃料棒用锆合金包裹防止气体氙溢出的方式”更是直接推动了核弹的成功制造。

这出色表现让吴健雄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比如奥本海默就成为了吴健雄非常亲密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后原子弹制造成功,极大的打击了日本的军国主义,加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世界带来了和平。

在这其中,吴健雄的功劳功不可没,然而在此之后,吴健雄的事件和贡献却被不断淡化,甚至连名字都很少出现在大众视野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不是吴健雄第一次遭到这种不公平的待遇,但同样也不是最后一次:

1956年,杨振宁和李政道靠着“宇称不守恒定律”斩获了诺贝尔物理学奖,然而在证明这个定律的过程中,吴健雄的贡献也很大:

在该理论最开始提出时,所有人都并不相信,因为它几乎颠覆了传统的物理学,根本无法证明,杨振宁和李政道也不行。

随后,他们找到了吴健雄寻求帮助,而吴健雄自然是欣然同意。在之后的日子里,吴健雄几乎从未离开过实验室,不知过了多久才终于证明了“宇称不守恒定律”的正确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最终所有人都在为这个理论而欢呼时,却几乎没有任何人提起她,就连另一位诺别尔物理奖得主史坦伯格都为其打抱不平

“如果没有吴健雄,杨振宁和李政道根本无法拿到诺贝尔奖,吴健雄应该与他们共同分享诺贝尔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可以说,吴健雄几乎一直在展现自己的才能和智慧,但却从未得到任何人重视,反而是遭到了刻意的忽略,而这一切都仅仅是因为她的性别。

直到1975年,吴健雄才得到了美国物理界的第一次认可,成为了物理学会的第一任女会长,不过此时的吴健雄,已经将大部分精力从美国放回了自己的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在最开始于美国留学时,吴健雄就并没有选择入乡随俗,而是穿着自己带去的旗袍,这份装扮让吴健雄显得素雅恬静而美好,展现了来自东方最纯粹的的美。

而这也同样让吴健雄有了许多的追求中,其中之一便是她后来的丈夫,袁世凯的孙子袁家骝,不得不说这非常有趣,吴健雄的父亲曾经可是讨伐袁世凯的一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他们结婚时,主持婚礼的是诺奖获得者密立根教授,而拍摄照片的,则是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除了穿着外,吴健雄在饮食上也没有改变,即便身处美国也很少吃西餐,大多时候依旧是中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1954年因为工作需要,吴健雄改变国籍成为了美国国籍。

但仅从这些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就可以看出吴健雄心中一直牢记着自己的根,自己的祖国中国。

在二战刚刚结束时,吴健雄曾想立刻回国,但却遭到了美国的层层阻拦,虽然他们没有用荣誉证明吴健雄,但心里却是完全知道吴健雄有多少才华。

也因此,一直到1971年,中美关系好转进行建交后,才得以重新回到自己的祖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重新踏上中国的土地时,吴健雄不禁潸然泪下,她离开自己的家已经足足37年了,如今终于得以回来。

在之后的时间里,吴健雄在祖国开展了自己的教育事业,她将自己的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国内的年轻人,教导出一位又一位为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才,为祖国科技领域的建设和进步立下了汗马功劳。

很快,吴健雄的名气就在国内快速传播,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被称为“东方的居里夫人”

只可惜,美国在国籍问题上一直进行各种阻拦,致使吴健雄一直未能改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在美国纽约去世,享年85岁,留下的最后一个愿望便是能落叶归根,将自己埋在自己的家乡中国。

此后,她的丈夫袁家骝完成了这个愿望,将她的骨灰带回了江苏苏州并埋葬在了那里,并在墓碑上刻上了八个字:“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了纪念她,我国在东南大学内建造了吴健雄纪念馆,并专门成立了一所以吴健雄名字命名的全日制大学。

而美国也在2020年于纽约的人物肖像走廊上挂上了吴健雄的肖像,并在第二年发行了永久邮票以表纪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虽然在最开始,吴健雄因为女性的身份遭受了众多不公平的待遇,但她却从未灰心丧气,而是继续将精力投入到自己最喜爱的物理事业中。

直到最终,吴健雄靠着自己辛苦和努力所换来的才华打破了所有偏见,最终得到了世界认可,就像吴健雄父亲吴仲裔所说的那样:“不要因女性身份,甘于人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