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印象光影的世界

讲述广元故事,展现广元美丽

关注有你,共同努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水是生命之源,也是城市之韵。利州区作为广元市主城区,正以其独特的智慧,将这份自然之韵融入城市血脉,绘出一幅幅生动的海绵城市画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广元入选“十四五”第二批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城市以来,利州区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以规划为引领,精心描绘海绵城市建设的生态富美蓝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广元利州区老城滨江路经过海绵化改造,有效提升了城市环境。图为老城滨江路海绵改造项目一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绵+绿道”微更新增强群众幸福感

墨绿色的热熔胶型道路向远方延伸,灰色的透水砖整齐排列,红黄蓝三色组成的标示线彰显着活力与灵动,黑色鹅卵石点缀着街边绿化带……

漫步在景观廊桥步游道上,利州区东坝街道苴国社区市民陈姚边走边说:“以前一下雨就不敢出门,坑洼处都是积水,现在铺上透水砖,路面很快就干爽了,完全不影响我们出来遛弯,走到河边的绿道上,一侧流水潺潺,一侧鲜花竞放,感觉十分惬意。”

陈姚口中鲜花竞放的花池就是新增的雨水花园。在绿化提升改造中,将道路两侧的花池全部调整为下沉式绿地,对道路中央及两侧绿化带景观进行优化,增设旱溪、花镜和夜间氛围灯,增加绿地的雨水调控功能,实现蓄、渗、滞等功能,成功打造出集生态性、景观性于一体的景观道路,提升了城市门户形象,改善了该区域的生态环境。

近年来,利州区根据《广元市海绵城市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等制度,坚持系统化全域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启动实施排水防涝工程、海绵街区工程、雨污管网工程、雨洪通道工程、海绵小区工程、新型绿化工程“六大工程”,让群众切身感受到海绵城市带来的生态红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海绵化改造的利州广场,在提升景观品质的同时,实现了雨水径流的有效控制。图为海绵化改造提升后的利州广城全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绵+口袋公园”打造小景大美的“城市森林”

6月24日一大早,家住利州区雪峰街道芸香社区居民樊凤林带着孙子在“芸香口袋公园”玩的不亦乐乎:“不要看这个公园小,啥子都有,又可以休息、娃娃也有耍的,还有科普知识,以前没得这个公园的时候,只有带孙孙去商店坐摇摇。”

近年来,细心的利州市民发现,街道拐角处、社区空地旁,一个个设计精巧的口袋公园不断出现。“自从家门口有了口袋公园,每天下班回家前都忍不住放慢脚步,给自己充点能量再回家。”河西街道何家渡社区居民李倩在一家私企上班的,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的她很少专门去公园散步,自从家门口有了“初心走廊口袋公园”,她坦言“多了个按摩心灵的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散绿地串联成一块块会呼吸的“海绵体”,“300米见绿500米入园”成为城市居民生活新常态。“新增的口袋公园不仅为市民提供了‘诗和远方’,更重要的是口袋公园可达到收集周边建筑、道路和广场等地表径流,降低雨洪时期区域内涝产生的损失,利用下凹绿地下的储水模块能够储存雨水并回用。”利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副局长曾思敏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在位于距离广元中心城区5公里、有着“城市生态客厅”之称的黑石坡森林公园内部——百草园部分开放,迎来众多市民游客参观游览。图为百草园一角。

“海绵+生态”因地制宜提升“辐射力”

近日,在位于距离广元中心城区5公里、有着“城市生态客厅”之称的黑石坡森林公园内部——百草园部分开放,迎来众多市民游客参观游览。

在项目规划建设过程中,百草园因地制宜充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园区道路大多采用透水沥青及透水砖铺设,雨水可汇集至6个分布在不同位置的雨水花园,通过花园里的鹅卵石、水生植物等汇聚净化后,再流入园区深凹处的3座湿塘。这3座湿塘不仅可以调蓄雨水,还是园内植物的“饮用水源”,经沉底、排污等工序处理后,塘中的雨水就可用于园内植物灌溉,使雨水“无处可逃”,得以循环利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年来,利州区以项目建设为依托,坚持系统化全域海绵理念,融入生态文明理念,大力实施百草园景观生态修复、南河湿地公园提升改造、解家岩山体雨水调蓄建设、中心城区雨洪通道整治、栖凤湖提升改造等项目,实现了雨污分流、山洪控制、雨水调蓄、山体生态修复、雨水回收利用、水环境改善和景观品质提升的多功能复合,充分展示广元山地河谷型海绵城市特色。

海绵道路、海绵学校、海绵小区、海绵公园……如今,在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一系列海绵城市建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崭露头角。截至目前,全区累计改造海绵小区80个,海绵学校2个,雨水花园6057平方米,下沉绿地8859平方米。期待未来广元海绵城市建设的圆满成功时,相信不久的将来广元会以全新的面貌迎接八方宾朋的到来!广元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