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波兰总统杜达访问中国,对中国展开为期5天的访问。但值得一提的是,这位波兰的亲美派总统,在对华立场上,反而与更加希望与中国保持关系的德国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在杜达访问中国前一天,德国副总理哈贝克访问中国。在访问中国之前,哈贝克在韩国已经给这一趟访华行程定下了基调。他说德国韩国有着共同的目标,即“去风险化”摆脱对中国关键产品的依赖。而在访华时,哈贝克又强调不会支持中国对南海仁爱礁的主权,这就注定哈贝克的中国之行难以取得实质性成果。

而根据哈贝克访华之后的新闻稿来看,只是强调了中德两国在应对气候问题以及绿色产业转型的共同立场。但在德国所担心的中德经贸问题上,没有取得任何实质性的成果,甚至都没能就欧洲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征收额外关税的问题达成共识。从某种意义上而言,哈贝克的访华行程聊胜于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很明显,波兰总统杜达吸取了德国的教训,在访华行程中格外低调,表态也十分谨慎,基本没有什么出格的言论。

当然,波兰同样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是带着一串目的来的,最重要的就是继续维持中波之间的经贸关系。因为欧盟委员会出台针对中国电动车产业的“反补贴关税”,中方也拿出了反制措施,对欧盟的猪肉和猪肉制品进行反补贴调查,加上之前对原产自欧盟的白兰地进行反倾销调查,这说明中国正在开始拿欧盟的农牧业开刀,杀鸡儆猴,就是对欧盟的反击措施。

波兰作为欧盟的农业大国,一旦中欧围绕新能源电动车和农业展开贸易战,必然首当其冲,成为中欧经贸冲突的牺牲品。

因此,杜达这次访华,带着一个非常明显的目的,就是避免这一轮的中欧交锋波及到波兰。

德国副总理哈贝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德国副总理哈贝克

另外6月24日,中波两国元首举行会晤。两国元首会晤后的新闻稿也说明了这一点。波方表示,波兰方面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并且希望与中方在“一带一路”合作的基础上,加强双边合作,深化在经贸、农业、基建、人文等领域的合作。

同时也因为欧盟对中国新能源电动车发起“反补贴调查”,而中国车企为了最大程度上减少成本,以及规避高额关税,最好的选择之一就是直接在欧盟国家建厂,生产新能源电动车在欧洲市场销售,目前中国车企已经在东欧一些国家有建厂想法,波兰自然而然地想要从中分一杯羹。

对于波兰提出的要求,中方也给出了明确的回复。中方表示,中波双方要利用好双边交流平台,加强双方的战略协调,共同建设“一带一路”,加强中波两国在农业、数字经济、绿色产业、清洁能源等领域的合作。中国也希望更多波兰优质的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为了扩大双边人员交流和沟通,中国也决定单方面对波兰实施15天的免签政策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说哈贝克访华期间没能拿到什么实质性成果的话,那么杜达访华想要的,中国都已经给了,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实际上,波兰呈现出这种态度格外来之不易。在俄乌冲突背景下,波兰的政策严重依赖于美国在俄乌战争上的态度,这里面既有波兰与俄罗斯在历史上的对立关系,也有波兰在安全上对美国的依赖,同时也有波兰对乌西地区领土的野心。这就导致波兰在俄乌战争上的态度十分强硬。而在美国和北约已将中国视为俄罗斯的“支持者”之后,波兰实际上被夹在中国和美国之间。

根据会谈后的新闻稿内容,杜达在访华期间,也与中方谈及了俄乌战争的问题 。中方重申了中国在俄乌战争问题上“劝谈促和”的立场,呼吁避免冲突扩大化,给紧张局势降温,为俄乌之间的政治解决俄乌战争提供条件,中方愿意继续以自己的方式,在解决俄乌战争中发挥更多的建设性作用。

俄乌冲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俄乌冲突

但很明显,这只是说明中波两国谈及了这个问题,也谈及了中方在俄乌战争问题上的立场,而波兰其实是希望中国停止对俄罗斯进行所谓的“支持”,减少或者中断与俄罗斯的商业往来,但因为中方的态度,杜达此次在俄乌问题上的表态比较谨慎。

毕竟波兰若是在俄乌问题上跟随美西方的表态,那么只要话一出口,就是将中方摆在波兰的对立面,那么波兰想要从中方拿到具体的成果,那将会变得比较困难。

不过这也说明一个问题,波兰并不想要在中欧和中美关系对撞中进行站队,这只会牺牲波兰本国的利益,从波兰自身的角度来说,这也是小国夹在大国之间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