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航母绕道之后,菲律宾对华连退2步,中方想要的,马科斯答应了。菲律宾退了哪两步?马科斯又为何会作出妥协让步呢?

仁爱礁交锋后不久,菲律宾罕见地作出妥协,对华连退2步。首先,是改口仁爱礁冲突是“误会”。在21日召开的菲律宾总统府新闻发布会上,菲最高法院执行秘书贝尔萨明就这次仁爱礁“交锋”作出了最新解释,他声称,这起事件可能是误会或者意外,菲方没有准备将其归类为武装袭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贝尔萨明还表示,菲方并不清楚中国海警是否提前获知了菲方的补给计划,而当时菲方只是在进行例行补给任务。在场的另一位菲律宾高官则表示,这次南海对峙事件不会触发《美菲共同防务条约》。

菲方的态度明显软化了不少,要知道,在这之前,菲律宾为了这件事曾在国际社会上对中国进行了大肆的攻击和污蔑,指责中方“恶意阻挠菲律宾正常的运补行动”,还强调将“坚定地捍卫自身主权”。

如今,菲律宾态度放软,称仁爱礁事件是“误会或意外”,这释放的信号很明显,也就是说,此次交锋不构成武装攻击,若中菲能够就此事展开对话和沟通,那么这是一个可以轻松解决的问题。

其次,菲方承诺在进行仁爱礁补给任务之前提前通知中国。日前,菲国家军事委员会已向马科斯提议,定期、提前向中方公开菲律宾为仁爱礁非法“坐滩”军舰提供运补的时间表。同样是21日,马科斯表示接受这个建议,菲方将提前公布仁爱礁补给计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分析人士指出,菲方此举是在南海相关问题上作出妥协,虽然他们还仍在嘴硬。贝尔萨明称,此举是为了避免中菲两国之间产生“对立和摩擦”,因为之前中方要求菲律宾在执行运补任务前必须事先通知中方。

那么,菲律宾的态度为何会在短时间内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呢?中方想要的,马科斯为何会突然作出妥协让步答应了呢?分析起来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美航母“临阵脱逃”。中菲就仁爱礁展开交锋时,此前一直在南海给菲律宾撑腰的两艘航母,里根号返回了关岛,罗斯福号则是北上日本,短时间内似乎没有南下重新给菲律宾撑腰的意思。而美军其他在南海巡航的舰艇,也无一例外地选择了“装聋作哑”,对菲方船只避之不及。

这释放的信号就是美国不想直接卷入中菲南海之争,所谓的“保护菲律宾”像钢铁一般坚固的承诺,就是个空头支票罢了。在这种情况下,马科斯当局很清楚以自己的实力根本就无法对抗中国,自然只能低头,作出妥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马来西亚前总理喊话菲律宾,没能力和中国开战。据环球网报道,日前,环球时报记者专访了马来西亚前总理马哈蒂尔。他表示,尽管美国不是南海国家,但他们非常喜欢煽动国家之间的对抗和对立,甚至是“引导”它们走向战争,就像俄乌冲突那样。

他认为,菲律宾并不想和中国开战,因为没有这个能力。同时“忠告”菲律宾方面,对域外国家的煽动保持警惕,别上当了。

当然,不管是出于什么原因,菲律宾态度放软对南海紧张的局势来说,总归是有好处的,还是那句话,想谈中方随时欢迎,要打中方也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