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气象台26日9时发布:今天白天晴间多云,傍晚山区有雷阵雨,北风一级转南风三级,阵风五级左右,最高气温35℃;夜间晴转多云,山区有雷阵雨南风三级转北风一级,最低气温24℃。

高温黄色预警中,未来三天气温高,紫外线强,午后南风有所增强,注意防暑降温和防风,出行做好防晒。

知识多一点

6月的北京,天气十分“热闹”,循环着“白天晴热炙烤+夜间雷雨大风”的模式,为何高温之下还会雷雨频频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唐晓静介绍,在夏季,晴热天气和雷雨往往接连出现,这是因为夏天的高温让大气能量不断积聚,充足的不稳定能量让大气变成一个可能随时爆炸的火药桶,一旦遇到冷空气就极易被“点燃”。当白天大气积攒的能量短时间内被释放出来,激烈的对流天气就出现了,而且往往是白天温度越高,对流越激烈。但等能量释放完,强对流天气就结束了,所以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放在一天的时间尺度来看,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时段为午后到傍晚。因为太阳辐射之后,近地面气温在午后达到最高,这种较高的不稳定能量一直可以持续到夜间,一旦不稳定气团被触发,积累起来的高能量就会骤然释放,形成强对流天气。数据显示,大约70%的冰雹出现在13时至19时,其中14时至16时最多;短时强降水最活跃的时段是16时至17时。

与高温一样,强对流天气本就是夏季的“常客”。不过,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强对流高发时间不一样。在北方地区,5月至8月是强对流天气的高发期,此时北方地区的气温逐步升高,大气不稳定能量增强,在遇到冷空气时,就很容易触发强对流天气;而南方地区强对流天气的出现时间会更早更多,春、夏、秋都属于高发期,由于暖湿气流活跃、水汽和能量条件充沛,广东等地甚至全年都可能出现强对流天气。

以雷暴天气为例,中国天气网统计1991年至2020年大数据显示:南方地区江南一带从4月开始就进入雷暴高发期,月均雷暴日数在5天以上;5月,华南地区雷暴开始增多;6月至8月,南方大部均进入雷暴高发期,尤其是华南地区的月均雷暴日数可在10天以上;到了9月,南方雷暴骤减。北方地区的情况则有所不同,往往6月才进入雷暴多发期,到8月雷暴高发区域就明显缩小了。北京的雷暴高发期也在6月至8月,其中7月为最高峰,月均雷暴日数能达到6.2天,6月和8月以5.9天和4.6天位列第二、第三。

■说明:本文由家住石景山编辑整理发布,转载请注明

■来源:北京发布 据北京日报客户端 @气象北京

■本公众号法律顾问由北京市承光律师事务所副主任梁晶晶律师担任。电话(微信同号):13911762815

关注家住石景山

看石景山大事小情,搜家周边吃喝玩乐!

=======石景山的邻友圈!=======

商务微信:jiasupao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