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凌晨,福隆园19组终于又恢复了往日的洁净,巷道里的垃圾都被清理完,洪水带来的淤泥被冲洗干净。

为了尽快实现重塑家园的目标,村民们整整忙碌了三天,甚至不惜挑灯夜战。一位村民拍下了大家在深夜一齐奋战的身影,激动地唱起《团结就是力量》。

福隆园吹响“集结号

“团结就是力量!”6月25日,一个感叹大家一齐在深夜清理家园的视频被不少桂林人刷到。视频拍摄的时间是在6月24日深夜,在视频中,有的人拿着铁锹铲垃圾,有的人用手把地上的垃圾运到旁边的垃圾车里,有的人爬到车上,把垃圾归置整齐……背景音中,有人唱起了雄壮的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这个视频的拍摄者是七星区穿山街道七星村委福隆园19组的组长莫六妹。她告诉记者,洪水退去后,村里有很多垃圾和淤泥。6月24日,为了不影响村里学校师生和务工人员的正常出行,村民们选择在晚饭后吹响“集结号”,一起动手对村里的垃圾进行最后的全部清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村民们正在清理垃圾和淤泥。

莫六妹说,大家连续奋战了好几个小时,转眼间到了深夜,“我当时正在跟大家一起清理垃圾,偶然抬起头看到,灯光下大家为了清理共同的家园正卖力干活的场景,内心好像燃起了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

莫六妹立刻拿出手机记录下了这一刻,并唱起了激昂人心的《团结就是力量》。

当晚,福隆园19组有近50个村民参与到了灾后清理工作中,到了25日凌晨,该组所有巷道里堆放的垃圾都被清理干净,路面上的淤泥也全部被冲刷,村里又恢复了往日的洁净。

村民挑灯夜战

村民们介绍,洪水刚退去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忙着清理自己家里,被水泡过的沙发,床铺,被子等生活用品全部要清理出来,还有其他被泡的食品等也要整理出来扔掉,所以村里原本不宽的巷子里堆满了垃圾,加上路上厚厚的淤泥,让大家寸步难行。

“村子是大家的村子,受了灾肯定要一起出力啊。”24日晚上6点多,天还没有彻底黑,知道晚上要大搞卫生,村民龙秋林,伍凌军,柏文龙等人早就拿出了工具把村里的垃圾铲在一起,眼看着出来的村民越来越多,大家就计划着像打通隧道一样,从村里的入口处一路往里面清理,彻底恢复村里的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福隆园的巷道恢复了干净。

虽然晚上没有白天那么炎热,但汗水早就把大家的衣服全都浸湿,衣服黏在身上,让人感到身体更加沉重。莫六妹用胳膊擦拭脸上的汗水,顺手把湿透的衣角拧了一下,汗水就顺着手流到了地上;村民全祥妹和王凤双更是把工具往旁边一扔,徒手就把地上的垃圾抱起,转身扔进垃圾车里,毫不在意衣服上沾满的污泥,还有一些村里的男同志,索性把衣服和雨鞋一脱,直接站在了淤泥里,用手把一件件垃圾转移出来。

“虽然很辛苦,但没有一个人喊苦喊累。”莫六妹说,村里的路比较窄,大的拖车没有办法开进来,所以大家只能像蚂蚁搬家一样,把垃圾从村里面一点点转移出来。遇到一些大件的物品,大家也不会推让,而是一齐上前,你搭一把手,我搭一把手,把物品抬进垃圾车。眼看着,垃圾车快要被装满,年轻的小伙子钟路等人,不顾脏和累,爬上垃圾车整理。

一整晚,大家不知疲倦,把堆得比人还高的垃圾清理干净,把地面冲洗感觉。虽然身上全是汗臭和垃圾的臭味,全身也都沾满淤泥,但大家脸上终于露出了笑脸。

齐心重塑家园

25日,记者来到福隆园看到,路面已经没有淤泥的痕迹,之前堆满的垃圾也不见了踪影,村民们也恢复了往日宁静的生活。

这一次,福隆园19组花费三天一夜终于让村里恢复了原貌,能这么快的重塑家园,是村民们力往一处使的结果。

从6月21日开始,福隆园19组就在七星村委的指导下逐步开展村里的清理工作。“一开始,大家是在清理自家的物品,特别是一楼的商铺,受损严重一些的,东西基本堆到了路上。”莫六妹说,当天中午,村委指派垃圾车开到了福隆园19组里面,得知情况的村民关玉萍,肖发娇和李友凤等村民自发的就出来疏通道路,让垃圾车开进村里。

从21日到23日的早上7点开始,到晚上的6点左右,不断有村民一起参与到清淤的队伍中,加速村里环境的恢复。村民伍玉萍的家人因为一些原因无法出力,于是提出为大家提供早餐和中餐米粉,最多的一天为大家提供了近50碗米粉。

已经六十多岁的莫六妹,作为福隆园19组的组长,这三天一夜以来,几乎不着家,除了清理现场之外,还跟村民一起商量如何用最快速度恢复村里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六妹(前)正在清理垃圾。

“只要能早点恢复村里正常的环境和生活,再累,都值得!”莫六妹说,这几天不光是她,大家都非常辛苦,衣服也都是湿了又干,干了又湿,晚上回到家到头就能睡着。而且这几天,除了大家的努力,还有环卫工人等力量支援了他们,“感谢大家的帮助和努力,才能让我们更快地重塑家园。”

来源丨桂林晚报(记者周子琪)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