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人熬不动了,年轻人不想熬了,所以,欧洲杯没人看了——这逻辑思路乍一听挺有道理,可左看右看上看下看过后,却发现看欧洲杯的人非但没有减少,反倒还增加了不少如数家珍的专家型球迷。先不说20多场小组赛踢下来,直播画面里场场爆满、座无虚席的现场即视感与往届无异,中国多家企业用虚拟中文广告霸屏球场广告牌的震撼场面,以及多家平台对欧洲杯全景式全方位360度无死角的高清报道,更是远胜以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月20日凌晨,球迷在重庆长嘉汇购物公园一餐厅外观看欧洲杯赛事。图片来源中新网

然而,有人却说欧洲杯没人看了。欧洲杯果真没人看了吗?其实,不过是没上热搜罢了。当大数据已经可以精准锁定个体的兴趣爱好,不少人的世界观也逐渐缩小为互联网锚定的推送。而热搜和流量似乎成为他们衡量价值的主流评判准则。

看过这届欧洲杯的球迷大多会发现,不管是球星云集的西班牙、德国、法国、英格兰这样的传统强队,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奥地利、罗马尼亚、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等欧洲“弱旅”,他们在场上表现出的技战术素养以及行云流水般的快速攻防,完全是教科书般的流畅。与中国足球近年来呈现出的生涩、滞缓截然不同,即便是有多名外援加持的中超联赛,也要逊色好几个档次。

只是仅凭精彩好看,是拿不到互联网流量密码的,想上热搜更是难上加难。这也是为什么20多场欧洲杯小组赛的网络热度,还赶不上新加坡国足门将桑尼经营椰浆饭来得热闹。

年近40的桑尼做梦都没想到自己在一场为荣誉而战的比赛中,只是努力做到一位门将该做的事情,却被中国网友送上了热搜,且一夜爆红,成功“破圈”。尽管当晚,桑尼身后的城门被泰国队洞穿3次,但凭借净胜球优势,恰好将中国国足送进美加墨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18强赛之列。至于新加坡队另一位球员的世界波破门,以及中国国足拼尽全力在客场以1球小负全主力出战的韩国队等出线必备条件,在靠卖椰浆饭补贴职业足球梦想的桑尼面前,都变得不值一提。

“半职业”“不放水”“护送国足上岸”……可以说,中国足球的尴尬,中国球迷的焦虑,恰好在那一夜被桑尼的高接低挡完美疏解。桑尼在中国的互联网平台能火多久不得而知,但2024年欧洲杯至今无法火爆互联网,没有“出圈”的话题或许才是关键。

已经故去的“球王”马拉多纳,为世界足坛留下了无数载入史册的经典瞬间,但被全世界人牢牢记住的却是“上帝之手”。2018年世界杯是法国青年军闪亮登场呼啸夺冠的华丽大典,但不少“吃瓜群众”至今仍津津乐道于冰岛队是由厨师、理发师、乐手组成的业余队的“故事”。前者是足球场上常见的“冤假错案”,后者是用来揶揄中国国足的互联网段子。而这二者在被高科技包围的2024年欧洲杯赛场上,似乎不具备存活的可能。

来源:中国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