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2024北大汇丰智库论坛在前海中英研究院举行。来自中国、美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的20位演讲嘉宾与来自业界的120余位参会者围绕“建设更加开放的市场经济”这个重要时代命题,就世界政治经济、中国宏观经济金融发展、粤港澳大湾区等议题交流观点,展示研究成果。论坛由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主办,北大汇丰智库、前海中英研究院承办,China Economic Journal协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院长、智库副主任王鹏飞在致辞中指出,北大汇丰智库成立以来,整合学院旗下各类研究机构和研究资源,充分发挥理论指导、实证研究与决策咨询相结合的优势,致力于打造专业化和国际化的新型智库平台。他表示,智库未来将一如既往地扎实做好调查研究,与社会各界保持良好互动,在金融改革与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海上丝路沿线国家经贸合作、国际贸易与投资等领域继续深耕精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华盛顿大学副教授、China Economic Journal(CEJ)共同主编倪金兰在致辞中介绍了CEJ的相关情况。她指出,CEJ创刊于2008年,目前由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CCER)和中国留美经济学会(CES)共同主办,由英国Taylor & Francis出版集团下属的Routledge Journals出版并全球发行。该刊旨在向英文读者介绍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深度观察和专业分析,刊登的论文基于规范和严谨的经济学方法,并力求在学术严谨性与公众可读性之间保持良好平衡。近年来,该刊的学术声誉不断提升,最新的影响因子达3.7,JIF Quartile已经是Q1。她欢迎各位学者踊跃投稿,携手增强CEJ的国际影响力。

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原副校长)、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创院院长、智库主任海闻在题为《世界变局下的中国经济》的主旨演讲中,从“近年来的世界变局”和“世界变局下的中国经济”两个方面做了介绍和分析。他指出,虽然中国经济在短期以及中长期都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新的挑战,但是仍然处在历史的上升期,未来还存在很多发展机遇。他强调,面对挑战和机遇,只有做好自己,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积极进取,勇担责任,才能做好企业,发展好经济,为中华民族和世界各国的和平和发展做出贡献。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网络”(SDSN)亚洲区副主席、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东亚项目主任、加州大学(戴维斯)经济系荣休教授胡永泰在题为《在新的国际常态下实现全球共同繁荣》的主旨演讲中,分析了当前大国竞争和气候变化的挑战,这一新的国际常态可追溯到1776年亚当·斯密的预测,即当时被压迫的国家最终将因其互动中不可避免的知识扩散而在经济和军事力量上变得与压迫者平等。胡教授提出了停止中美紧张局势升级的建议。他认为,这种持续升级是由两国在贸易竞争、技术竞争和地缘战略竞争三种不同竞争之间相互作用引起的恶性循环过程。他建议通过一项军备控制条约和一项关于不公平产业政策的协议将这三种竞争脱钩,从而阻止恶性循环的结果。他认为,中美之间在军备限制和公平产业政策实践谈判中难以达成一致,主要因为缺乏信任。而第三方可以发挥有益作用,帮助两个大国建立互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