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河北省纪委监委对近期查处的7起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典型案例进行公开通报,其中通报了邯郸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原四级调研员、站前市容环卫大队负责人延辉虚报冒领环卫工人工资问题。

2014年至2022年,延辉担任邯郸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支队站前市容环卫大队大队长、站前市容环卫大队负责人期间,通过本人或安排下属借用他人银行卡虚报冒领环卫工人工资556万余元

延辉还存在其他严重违纪违法问题。2024年5月,延辉被开除党籍并取消退休待遇,涉嫌犯罪问题移送检察机关依法审查起诉

光明网对此评论道:556万元,对于普通的环卫工人来说,简直就是个天文数字。他们每天起早贪黑,风吹日晒,寒冬酷暑,不辞辛劳。而延辉却不择手段,欺上瞒下,遇“毛”就拔,见“利”忘义。打着一线环卫工人的名义,把这些本该属于普通劳动者的血汗钱装进了自己的腰包。不仅严重损害了环卫工人的切身利益,啃食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严重挑战。

令人担忧的是,近年来,基层单位某些握有权柄者冒领环卫工人工资的情形并不鲜见。

2021年,辽宁营口市纪委监委查办了市公共设施维护中心原站前二所副所长李某等人虚报冒领工人工资问题,6人被开除党籍和公职,3人被移送司法机关。

2017年,浙江一环卫站长虚列员工套取工资被判刑。

2015年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海州区检察院立案侦查城管环卫系统贪污贿赂案件5件6人,其中时任环卫处主任张某、副主任杭某,因犯贪污、受贿罪,分别被判处二年和六年有期徒刑。2007年到2012年期间,张某等人合谋,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以给环卫工人发加班费的名义,虚开支出事项,骗取公款共计10多万元,都用来支付张某等人购物、旅游的消费。

对此,羊城晚报评论称:要杜绝“蛀虫”虚报冒领环卫工人工资的现象,必须加大监管力度,重新审视考评机制的公正性和透明度,且赋予一线环卫工人更大的话语权、监督权,让监管更到位、账目更清晰、福利发放更规范、基层意见更受重视。

虚报冒领并非运用了多么高明的“技术”,相反,一些“蛀虫”的手法非常低级、笨拙。这个事实更加反映出,从市容管理制度和机制上扎密篱笆、清除隐患、关口前移,压缩“作妖”空间的重要性。

编辑|孙志成 杜波

校对|何小桃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光明网、羊城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