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6点不到,家住乌当区水田镇定扒村的殷文菊就挑着打包好的两筐包谷和豆子前往贵阳市公卫中心门前公交车站,准备乘坐贵阳公交公司云岩分公司开通的“惠农专线”公交车去市区卖菜。此时,车站前已有不少带着果蔬的村民在等待“惠农专线”公交车的到来,大伙有说有笑,对此行充满期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条专线开通后,只需几块钱车费就可以把新鲜蔬菜运到市区卖,贵阳公交为我们农户想得太周到了。”殷文菊乐呵呵地说。

6点15分,贵阳公交公司云岩分公司驾驶员夏泽兵缓缓将“惠农专线”公交车驶入车站,村民们高兴地互相转告:“夏师傅来了,准备上车喽!”

“大伙早,请慢慢把货物搬上来。”夏泽兵边说边下车帮农户搬运果蔬,并引导大家有序摆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6点30分,“惠农专线”公交车发车。到达第二个站点定扒站时,这里又有10余位农户正带着大大小小的货物候车。

“这是我采摘的紫花菌,拿到城里肯定能卖个好价钱,还有我自己种的黄瓜,估计要不了多久就能卖完。”农户秦世凤上车后高兴地说。

“今天天气好,祝大伙的果蔬都卖个好价钱。”定扒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田景国也赶了个大早来送农户们。

“以前有252路公交车,但货物装不上去,所以附近村民只能用摩托车将水果蔬菜运到附近的新添寨去卖,很少到市区。”田景国说,“‘惠农专线’开通后,惠及定扒村、培蛾村和谷定村村民,大家每天可以带大量货物到云岩区大营坡售卖,销路很好,村民们可高兴了。”

“贵阳公交用心、贴心、暖心的工作作风让我们感动,已经有很多村民找到我,希望我代表大伙感谢贵阳公交。”田景国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40分钟的车程,“惠农公交”到达大营坡。附近买菜的市民一见挑着果蔬下车的村民就围上去询问价钱。秦世凤刚下车,她采摘的紫花菌就被全部买走;殷文菊带来的蔬菜也很快卖光……

“最近才发现有‘惠农公交’,在乡亲们这里买的蔬菜十分新鲜,所以我最近就专门在这个时段来买菜。”家住云岩区贵开路的张小萍说,“你看,刚买到的杨梅好新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今年开始,贵阳公交公司持续深化改革,在服务民生上再发力,全力打造“开放型公交”。围绕贵阳贵安“四网融合”整体规划,推进“五进”工作法,打开公交大门,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进商圈、进政府,加强与市民乘客的沟通交流,把公交主动融入群众生活圈,不断打造开放型民生公交,实现公交高质量发展。

6月1日,贵阳公交公司云岩分公司在原有252路公交车的基础上优化提升服务,开通“惠农专线”。每天早上6点30分开出“双一”车次,其中一辆车按原有线路和站点为市民提供出行服务,另一辆车则在宋家坝站、定扒站、宝鼎寺站停靠,专门为农户运送蔬菜水果,车辆直达大营坡。根据相关货票管理规定,收取2至5元不等的车费。据统计,每日运货量约4000斤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52路是一条连接大营路和贵阳市公卫中心的线路,该线路途经的下坝区域农户众多,长期以来存在人货混装现象,不仅影响乘客的出行体验,也对安全运营带来隐患。”贵阳公交公司云岩分公司市场经营服务科负责人罗松说,为解决这一问题,云岩分公司多次前往沿线进行实地调研,收集乘客和农户的意见和建议后,及时分析研究,最终决定对该线路优化调整,开通“惠农专线”。下一步,为更好方便市民乘车,252路将调整为“铃停公交”。

【有理贵阳】“惠农专线”带来多重利好

贵阳公交云岩分公司6月以来,在原有252路的基础上进行服务优化提升,开通从宋家坝至大营坡的“惠农专线”,以解决沿线农户进城卖菜难的问题。“惠农专线”既畅通了农户卖菜的“最后一公里”,也打通了农产品进城新渠道,实实在在为农户和市民提供了方便。

出行是老百姓的刚需。如今城市公共交通网络日趋完善,公交车、轨道交通、共享单车、网约车等多元并存,市民可选出行方案很多。相比之下,农村地区的公共交通薄弱,面临公交线路少、班次少等问题,导致村民出行选择不多。对于城郊村民来说,便捷的公共交通更是售卖农产品、实现有效增收的关键,因而“惠农专线”的开通显得更有意义。

贵阳公交公司利用现有资源开通“惠农专线”,解决了农户进城难、进城晚等问题,为农户提供了方便,同时也方便了市民,为市民带来更新鲜的蔬菜,还缓解了农户和上班族的出行矛盾,避免了早高峰期人与菜“抢空间”的问题,并减少了人货混装带来的不便和安全隐患。这启示我们,只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形成合力,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就能让城乡居民在更精准更暖心的服务中感受到民生温度。

一头连着生产、一头连着消费,便捷畅通的交通运输条件,能促进各类生产要素流动、聚集,激发市场活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进一步畅通城乡交通,既让村民出行、进城方便,也让市民下乡、旅游方便,人享其行、物畅其流,方能带来更多产业和就业机会,让城乡居民更好共享发展成果。

来源|贵阳网

编辑|赵子滟

统筹|干江沄

编审|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