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津门教育”微信公众号发布一则提醒:

暑期将至,为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健康、愉快而有意义的假期,为保障家长资金安全,市教委特面向家长朋友作如下提醒。

一、不参加暑期义务教育阶段

学科类校外培训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明确要求,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我市各级监管部门在暑期将严厉打击有关违规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的行为,违规培训班将被清理取缔,家长的预付费有可能受到损失,“钱、课两空”,造成不必要的纠纷。

二、暑假期间谨慎选择

非学科类培训机构

长时间过重的学习负担会严重影响孩子身心健康,应尊重孩子兴趣爱好,不盲从、不攀比、不跟风,理性选择参加非学科类培训。确有在暑假参加非学科类培训需求的,在挑选机构时,请家长朋友到各大手机应用市场,下载由教育部开发的“校外培训家长端”APP,并从中选择证照齐全、在政府部门监管范围内的正规培训机构。不在“校外培训家长端”APP登记范围内的“证照不全”机构,要么是不符合设置标准,在师资、场地条件或者安全保障方面有缺陷,要么是企业经营者有意识地逃避政府部门的预收费监管,对这类机构,请广大家长朋友不要选择,避免自身权益受损。

三、不要超期超额冲动消费

校外培训消费时,请家长朋友一定保持理智克制,不要轻信商家“大课包优惠多更划算”的说辞,要知道您的超期交费、超额交费预付款很有可能被培训机构“寅吃卯粮”挪作他用,一旦产生纠纷,退费维权很不容易。要坚持通过“校外培训家长端”APP交费,坚持签署教育部和市场监管总局制定的制式合同,坚决不交超三个月60课时的费用。对非学科类培训,不要一次性缴纳超过5000元的费用。总之,请家长朋友们切记“好,再来”,主动拒绝大课包。

四、共同监督培训行为,

主动维护自身权益

若您发现校外培训机构或个人有违反“双减”政策规定的培训行为,尤其对占用暑假时间违规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在职教师到校外培训机构兼职任教、有偿家教,从事或变相从事介绍、诱导或逼迫学生参加校外培训等行为,请及时向培训机构所在区主管部门投诉举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 辑 | 顾颖

来源 | 津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