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筑牢政治忠诚,坚定理想信念,践行法治为民宗旨,引领和激励广大司法行政干部以先进典型为榜样,见贤思齐、争先创优,“上海市奉贤区司法局”微信公众号开设“榜样力量”专栏,将持续刊发区司法行政系统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凝聚起更好履行新时代使命任务的精神力量。

今天刊发2022-2023年度奉贤区司法行政系统“法治先锋”集体区法律援助中心事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01年10月,奉贤区法律援助中心完成规范化建设,开始对外接待服务。在二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中心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的服务理念,不断探索发展法律援助服务,更好保障辖区贫弱群体的合法权益。

自2022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法》实施以来,区法援中心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引领,深刻把握和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区司法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紧密结合工作实际,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法律服务问题,兜牢民生底线,切实履行法律援助职责。2021—2024年,先后荣获司法部“法援惠民生 扶贫奔小康”品牌活动表现突出单位、全国维护妇女儿童权益先进单位以及“上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

拓展宣传渠道,讲好法援故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多部门联动宣传。利用春节、“3.5学雷锋日”“三八”妇女节等重要时间节点,与居民社区、公交站点、商业广场以及重大活动现场的多部门联动开展社会面宣传;借助基层司法所力量,常态化开展村居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发挥村(居)法律顾问贴近群众、直通基层的服务优势,推行法援宣传引导和案件申请转交服务;联合区妇联共同开展“法律援助在身边——妇儿维权基层行”专项活动,打造“家门口”的法律援助服务等。

开放日组合宣传。在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年度开放日活动中,针对参加活动的基层司法所公服干部、村居干部等,通过讲解法援申请受理审批流程、现场问卷答题等方式介绍法律援助制度,帮助基层干部深入了解法援工作,提升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法治思维能力,为群众提供更优质的法律服务。

新媒体扩大宣传。通过市、区两级司法行政机关微信公众号平台,及时发布重要工作动态,扩大法援工作影响力。借力法援律师兼任村居法律顾问优势,制作法援宣传短视频,广泛宣传法援申请条件和方式,提升社区居民对法律援助制度的知晓率,让法治阳光温暖更多人。

深化部门协作,凝聚工作合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拓展特殊群体民事维权渠道,依托区人民法院、区人民检察院、区总工会、区人社局、区司法局五方协作机制,建立“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法律服务站”,为农民工群体提供法律援助服务过程中,统筹提供民事支持起诉、工会职工权益保障、人社执法和劳动仲裁等维权案件线索转交服务,凝聚多方工作合力,拓展农民工群体维权渠道。

不断深化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试点工作,在完成审判阶段律师辩护全覆盖的基础上,加强与区人民检察院办案部门沟通协商,制定会议纪要,积极稳妥推进全覆盖试点工作向审查起诉阶段延伸,依法保护刑事被追诉人的诉讼权益,不断推动人权司法保障工作。

加强培训监管,提升服务质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立足法援使命职责。法援中心立足“应援尽援,应援优援”的服务宗旨,将案件质量视为法律援助工作的“生命线”,以问题、结果为导向,在抓源头、控流程、严终端上下功夫,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法律援助服务的新需求、新期待。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结合司法部下发的《全国民事行政法律援助服务规范》《全国刑事法律援助服务规范》文件精神,定期组织中心工作人员和法律援助律师围绕案件办理要求、窗口接待纪律以及值班律师工作要求等,开展法律援助业务培训,确保法律援助服务质量。

完善案件办理机制。在兼顾公平公正的基础上,探索更加科学合理的指派方法,根据律师执业擅长领域和受援人身心特点,把案件指派给最适合承办的律师,从源头上保证办案质量。在办案过程中做好跟踪指导工作,严格监管案件各个办理环节。案件办结后,承办律师要严格对照评估细则,完成自评后再进行归档。建立分级分类、能进能出的法律援助律师库动态管理机制,选优配强法律援助人员,提高库内人员整体办案水平。

下一步,奉贤区法律援助中心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发挥法律援助职能作用,不断创新工作举措,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着力提升法律援助服务质量和服务便捷性,以更实举措、更大力度、更优服务传递法治温情,为贫弱群体撑起一片蓝天。

供稿:法律援助中心

编辑:夏伊航

审核:黄尧富、张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