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晓博

傍晚,传来两个重要的财经新闻:

第一,人民币汇率离岸价美元,跌破了7.30,创下了去年11月以来的新低;

第二,北京终于公布了落实“517楼市新政”的细则,首套房贷款首付比例降低到了20%,二套房首付比例降低到了35%(五环内)和30%(五环外)。此外,北京市户籍二孩及以上的多子女家庭,购买第二套住房的,在个人住房贷款中认定为首套住房。

房贷利率方面,北京首套房房贷利率调整为不低于相应期限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减45个基点,调整后5年期以上房贷利率下限目前为3.5%。

先看人民币汇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图是人民币对美元离岸汇率,也就是香港市场的汇率。最近的确是在缓慢贬值。今天的在岸价,也就是上海全国外汇市场的收盘价是7.2665,走势差不多。

下图是离岸价的月线,方便大家看清中长期走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近几年来,人民币对美元最强势的时候是2021年12月,人民币一度6.3元兑换1美元,当时正是欧美疫情比较严重,货币政策最宽松的时候

2022年初,欧美逐步闯过疫情关,开始进入加息周期;而中国正在动态清零,经济出现下行压力,人民币在2022年出现了一波大贬值,并在疫情最严重的10月到12月前后,贬值到了7.3748兑换1美元。

人民币最近为什么出现贬值?跟美元指数走强有关。

最近加拿大、欧元区、瑞士先后降息,而美国由于通胀尚未显著回落,所以迟迟没有降息。这就让美元指数表现强劲,目前逼近106点。

美元对几乎所有的主要货币都在升值。由于中国、日本货币政策周期跟美国背离更显著,所以人民币和日元最近贬值稍微多一些。

下图是美元和日元的汇率,日元已经贬到160元兑换1美元了,贬值幅度超过人民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币兑美元走弱的另外一个原因是:表面上看,中国的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也就是基准利率)没有降息,但最近针对楼市的定向降息力度很大,尤其是首套房贷款利率已经普遍降低到了3.15%到3.25%附近。

中国实际的加权平均利率是在下降的,中美利率倒挂有所加剧。这是造成人民币汇率最近走软的另外一个原因。

楼市、股市迟迟不能回暖,也让一些热钱流出去了。比如最近巴菲特就又在抛售比亚迪。国际热钱的流出,也会造成人民币的贬值压力。

汇率的涨跌无所谓好坏,关键看你站在什么角度和立场。作为一个普通老百姓,如果没有国外留学、旅游、购物的强烈需求,人民币适当贬值反而是利好,可以刺激经济复苏。

日本旅游业为什么这么火爆,就跟日元持续贬值有关。

从人民币国际化的角度看,汇率坚挺有利于树立其他国家使用者的信心。但说实话,在经济下行期,汇率保持坚挺其实是很痛苦的。

大家关心的是,汇率未来会怎样走,会不会出现较大幅度贬值,比如破7.5甚至破8。

我的观点是:汇率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在美国金融强权下,任何国家跟美国对撞,都会出现汇率贬值的结果。如果强行维持官方汇率,则必然出现黑市汇率。

比如俄罗斯跟美国翻脸后,汇率一度出现剧烈波动,后来通过大幅加息稳住了汇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果你看上面这张图,卢布对美元汇率好像比较稳定,最近还出现了升值。实际情况是,俄罗斯已经出现了汇率黑市,上面图表里的是官方汇率,黑市上180卢布左右兑换1美元。

中国在1980年代甚至出现了三种汇率:官方汇率、调剂汇率和黑市汇率。1994年1月1日,三种汇率才通过汇改合一。

所以中美关系的演变,对人民币汇率影响是巨大的。如果中美斗而不破,则就要看中国每年的外汇顺差了。如果能成功引导预期,再加上保持较大规模的顺差,则人民币汇率有条件保持长期稳定。反而,则可能波动,比如贬值。

所以汇率如何走,关键是三个因素:第一,中美关系;第二,企业家、富裕人群的预期;第三,顺差及其规模。

从购买力角度看,人民币汇率目前是被低估的,而不是被高估的。

再看北京的楼市新政。

5月17日,央行、国家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发布了楼市新政,包括取消全国层面的首套房、二套房贷款利率下限,下调首套房、二套房贷款首付比例等。

在随后的1到2周内,各地都落实了517新政。只有北京延迟到将近40天之后,才落实新政,显示了北京在落实调控上的谨慎和矜持。

为什么谨慎、矜持?因为北京早就确立了纾解非首都功能的定位,为此成立了雄安新区和通州副中心。大量的高校、央企、批发市场被迁出北京。

在这种背景下,为了救楼市而取消限购,对北京来说可能吗?

我的看法是:基本上没有可能。

所以北京的楼市新政,只能螺蛳壳里做道场——对内放松限购。所谓“内”,就是有购房资格的人,比如北京户籍人口、缴纳了5年社保的外地人。

对于非户籍人口,尤其是没有在北京实际工作生活的人,不太可能放松限购。

北京还是四大一线城市里,居民杠杆率最低的,只有68%左右。而深圳、广州都在90%左右,上海在80%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截至今年5月末,北京居民的住户存款余额为6.83万亿(是深圳的2.4倍),贷款余额为2.52万亿(是深圳的79%),居民人均净存款19.7万元,而杭州、深圳这些城市人均居民净存款都是负数。

北京人比较有钱,喜欢一次性付款买房的人比较多,楼市杠杆率比较低,一旦松绑楼市力度过大,容易出现反弹。

我的判断是:即便楼市非常低迷,北京的核心区也不会取消限购,上海、深圳的情况差不多,但政策会比北京更灵活一些。至于广州,全面取消限购只是时间问题。

北京此次松绑楼市,当然是好消息。我的判断是,上海、深圳、广州,都还有一轮松绑在酝酿中,只要市场需要,随时可能出来。比如上海非核心区大幅降低限购门槛,深圳非核心区取消限购,都是可能的。

不过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千万不要以为,取消了的限购不会“卷土重来”。也许要不了5年,类似广州、杭州、成都、南京、武汉这些城市,核心区就可能恢复限购,北上深的购房门槛也会显著提升。

楼市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政策,也不存在完美的新模式,一切都是周期。

就好比最近几年,西方国家纷纷收紧移民政策一样,这也仅仅是周期,过几年经济下行了,还是会放松移民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