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纷飞的年代,铁蹄阵阵踏过华夏大地。在解放战争的关键时刻,出现了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插曲。一位敌军将领被俘虏,本应受到严惩,然而首长得知此事后,却做出了一个令人费解的决定——立即释放他,并亲自登门致歉。

这位备受礼遇的将领到底是何许人也?他又做过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大事,竟获如此殊遇?背后又藏着怎样的不为人知的故事?这一切的谜团,都将在接下来的故事中一一揭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奋斗史:从贫苦农童到披星戴月的将领

张作相出生于1881年,祖籍辽宁凌海市杂木林子村。他自幼家境贫寒,母亲早逝,年幼的他便担起了养家的重担,做过各种勤杂工作维持生计。贫困和孤苦无疑给张作相的童年蒙上了一层阴影,但这段艰难的经历也锤炼了他坚韧不拔、吃苦耐劳的品格。

20岁那年,张作相遭遇了人生最残酷的一击——他的一家老小被恶徒杀害,流离失所。在那个动荡混乱的年代,受尽屈辱的他别无选择,只能和几个同村兄弟聚集在一起,为了生存和报复,被迫踏上了混迹青壮的道路。就这样,张作相开启了戎马江湖的生涯。

与此同时,张作霖已在隔壁镇打下一定基础。出于团结实力的考量,张作相很快带领20余人投靠张作霖,被任命为保镖队长。尽管两人名字相近,但并无血缘关系。然而张作相机警勇猛、身手不凡,很快就赢得了张作霖的赏识。从此,这对无亲无故的"兄弟"开始了携手共进的艰难征程。

作为土匪头子,张作霖当时虽有一定势力,但规模仍然有限。在张作相的建议下,他将队伍正规化,吸纳更多年轻壮丁,扩大部队规模。在多次遭遇险阻时,张作相更是不顾性命,放马冒死救下张作霖,两人的兄弟之情由此愈加深厚。

1915年,张作霖部队被编入奉军正规序列。次年,张作相任炮兵团长,官拜少将军衔,正式踏上了将领之路。此后数年,他屡立戎功,协助张作霖巩固并扩大势力版图,官阶节节高升,到1919年便已是东三省总参谋长,任陆军中将。

1922年,张作相奉命参与直奉战争,因后勤补给等问题未能获胜,不得不退至榆关。面对这一挫折,张作霖一度产生了下野之念。只是在张作相耐心相劝、精辟分析之下,张作霖才最终打消离开军中的想法,可见张作相在其心中的重要分量。

1925年,张作霖军中发生叛变,张作相洞悉大局,以仁心仁术化解危机。他说服张作霖网开一面,只处决叛军头目,其余人等改过自新,重新分配编制入伍。这一决定不仅赢得了军心,也为今后的抗日战争保留了大批实力。张作相高瞻远瞩的远见,大有过人之处。

革命情怀:拒绝国民党高官厚禄,力挺共产党理念

一路过关斩将,张作相早已是东北赫赫有名的将帅人物。然而,尽管其地位显赫,他却始终怀抱崇高的革命理想,对国民党政权并不买账。

1928年,张作霖不幸遇刺身亡,东北势力开始转向国民政府。在这一历史关头,无论是力排众议推举张学良继任总司令,还是促成东北"易帜"加入国民党军的序列,张作相都扮演了重要角色。然而,就在这一切顺理成章之际,他却鲜有人知地拒绝了国民政府的高官厚禄。

当时,蒋介石看中了张作相的军功战绩,授予他陆军上将衔,并亲自致书,邀其出任东北边防副司令长官,从属南京军政大权。对于一向善妒的蒋介石而言,这无疑是难能可贵的馈赠和重用。可张作相却独具慧眼,对国民党统治阶级并无好感,更憧憬着共产党革命事业,对蒋介石的橄榄枝不为所动。

最终,张作相婉拒蒋介石的亲自邀约,选择隐退干部,只在东北地区从事地方军务。这一选择,无疑让张作相错失了扶摇直上的良机。但他显然是怀着崇高的革命理想,宁可做地方军务也不愿追随国民党的铁蹄。

张作相拒绝蒋介石的馈赠,由此与国民党结下了梁子。1929年"中苏事件"期间,蒋介石曾命令张作相率军出征苏联,但张作相严词拒绝,认为这违背东北和国家利益,最终和平解决了这一危机。

次年,阎锡山、冯玉祥在西北叛变,双方都试图拉拢东北军加入内战。然而,张作相再次表现出高瞻远瞩的革命眼光,他坚持东北军不参与内战,维持地区和平,赢得了东北人民的赞誉。一时间,东北区域风平浪静,几乎闻所未闻。

在东北任职期间,张作相更是造福一方,兴办吉林大学、建设吉林自来水厂,推动吉敦铁路、柏油马路等基础设施的修建,日理万机,赢得民心。其中,日本曾提出合建中东路横贯东北的"吉海铁路",但被张作相斩钉截铁地拒绝了。可见,他既有远见卓识,更有维护国家利益的坚定意志。

虽然最终张作相在抗战中节节败退,却难掩其一腔爱国热忱。时至今日,东北地区仍有不少人在闲聊中怀念起这位为国为民的英雄人物来。在那个混乱年代,张作相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信念,这一点便是后人值得铭记的。

传奇人生途径

张作相与张作霖的姓名相似,让外人误以为他们是亲兄弟,实则两人并无任何血缘关系。上文已经提到,张作相原是贫穷出身,20岁那年家破人亡后,为了活命才被迫投靠张作霖。

当时,张作霖已在隔壁镇打下一定基础,为扩大实力,张作相率领20余名壮丁加入他的队伍。由于张作相机警勇猛,很快就受到张作霖的赏识。两人虽无血亲,但由于名字相近,加之惺惺相惜,最终结拜为兄弟,一同披荆斩棘、打拼前程。

在随后的岁月里,张作相更是多次浴血奋战,救下陷入火海的张作霖,两人的革命情谊由此愈加深厚。张作相凭着过人的智谋和胆识,更是协助张作霖壮大实力、整顿队伍,成为中流砥柱。可以说,要不是张作相这个恰如其分的陪衬,张作霖也未必能攀上东北王的宝座。

1926年,张作霖军中出现一个举步维艰的困境——军饷告急,粮草缺乏。为了解决燃眉之急,张作霖竟打算另辟蹊径,大力种植鸦片,以贩毒营利、解燃眉之急。

这一行为极为不智,不仅触犯了天条,更是损及军心民心。一旦传扬开来,必会引发巨大的舆论反弹,前功尽弃。但当时大多数将领不敢也无法反对,只有张作相洞察危机,旗帜鲜明地反对了这一荒谬做法。

出身贫寒的张作相对鸦片的祸害了如指掌,他向张作霖讲解了历史上鸦片战争给国家造成了怎样的重创,鸦片是怎样毁掉了一个个家庭的,让整个中华民族蒙受了难以磨灭的耻辱。一番诚恳而热情的劝说下,张作霖终于打消了这个荒谬的念头,力主另寻良策。

张作霖遇刺身亡后,东北地区一度权力真空,接班人的问题也遭到了极大的争议。彼时,不少将领都企图窃取大权,张作相力排众议,最终成功推举了张学良继任东北王。

其实,张学良并非最受人看好的继任者,他年纪尚轻、能力尚浅,加之家世也并不显赫,很多人对他都存有疑虑。但张作相深谙看人之术,识别出了张学良才华与胆识过人,洞见了他的前程远大,力挺并助他一臂之力当上总司令。

事实上,当时最被看好的接班人是张作霖的嫡传弟子吴佩孚,既资历老到、军功彪炳,更重要的是获得了日本人的支持。但张作相却出于对国家民族利益的考虑,坚决不从,力排众议,最终让张学良高升。历史也证明,张作相的眼光是英明绝伦的。

在张作相执掌东北军务期间,日本人曾借口在东北地区投资兴建铁路,试图在当地扎根,建立类似于"钢铁长城"的吉海铁路。由于这一企图心怀不軌,张作相果断出面予以阻挡,最终让这一阴谋不得逞行。

吉海铁路的修建,是日本人实现控制东北的野心的重要一步。一旦这一纵贯东北的大动脉铺就,势必会压迫并控制整个东北的经济命脉。这不仅会严重损害国家利益,更会让日本人在东北立足,对今后的主权构成威胁。

虽然日本一度软硬兼施,但张作相依然旗帜鲜明,坚决反对。最终,凭借他的着力斡旋,不仅扼杀了日本人的阴谋,也挽救了东北地区在当时的安危。可谓用小小的一个阻挡,避免了更大的祸患。

抗日不力最终失利下场

尽管张作相在很多关键时刻都表现出了远见卓识和坚定意志,但在面临日军入侵这一民族存亡的大考时,他却因为疲于奔命和力不从心,最终未能扭转乾坤,坠入深渊。

从1931年9.18事变爆发开始,张作相一直在东北地区亲自指挥抗击日军。然而,由于主力部队在西安等地被牵制,东北地区本就是他老迈笨拙、力不从心。在九一八事变后的几个月里,张作相虽努力组织抵抗,但仍被日军逐步蚕食阵地。

1932年1月初,日军开始猛攻沈阳,形势危在旦夕。当时,张作相有一次千载难逢的良机,只是由于犹豫不决,最终错失良机。具体情况是,苏联方面愿意增兵支援,让张作相的部队有机会突围;但张作相当时却迟疑不决,没有把握这一良机。结果,沈阳不久后即被日军占领,大批装备落入敌手。

抗战最初,张作相在领导抗日作战时,面临着一个致命的短板——他的主力部队被调遣至西北,前去剿匪。这支精锐之师本应是抗日的中坚力量,可一去不返,直接让他在东北地区疲于奔命、无力回天。

从1927年开始,东北发生了一场"扫盲运动"。表面上是为了剿匪,实则是掩盖了剿共的野心。张作相身为东北实权人物,不得不调遣主力前去"剿匪"。结果,长达4年的战事让他的主力部队在西北空耗力量,抗日时人手短缺、装备落后。

统帅中纵军的左权亦多次向张作相发出呼救,要求将主力回师东北,可皆因种种原因被拒绝。种种矛盾叠加下,中纵军最终精疲力竭,成为抗战开局节节告捷的日军的绊脚石。

1938年,张作相在抗战中节节败退,最后被逼至锦州。在此,他率领剩余的东北残军进行了悍勇的顽抗。虽然日军雄兵百万,装备精良;但张作相亲自指挥,数月里与日军周旋,夺回不少失地,一度将其拖累于泥淖之中。

只可惜精兵却终究敌不过众寡悬殊。经过一个多月的顽强抵抗,张作相和他的部下也终因缺乏兵员和补给而进退维谷。锦州决战,日军投下百万大军,张作相的残军在血战7昼夜后,终于攻陷陷落,全军覆没。

在这最后的决战中,年逾七旬的张作相拒不投降,奋战至终。大量东北军官兵为国捐躯,其中张作相的副手蔡锷和多名子侄也殉难。张作相最终被生擒,获释后至太原养病,为其抗日壮举画上了遗憾的句号。

遗憾归故里晚年平凡

在抗日战争的最后一役锦州决战中,张作相被日军活捉。尽管最终获释,但已年逾八旬高龄。他没有选择重新卷入战火,而是选择了归乡隐居。

1938年9月的那场锦州决战,张作相奋勇杀敌,临危不惧。但终因寡不敌众,被日军活捉。当时,日军十分震惊老当益壮的张作相反复顽抗多月之久,乃将其扣押审讯后获释。

出于对曾经抗日将领的敬重,日军没有加害于张作相。获释后,张作相回到故乡吉林,在家乡渡过了晚年余生,颇为平凡。他的大宅一度成为吉林城著名景点,当地人对这位曾经排忧解难的老东家,爱戴有加。

1944年夏,已85高龄的张作相在家乡吉林去世。彼时正是抗日战争最为胶着的时刻,他斩钉截铁地嘱咐家人不许为他扫坟,以免有失体统。直到战火平息,张氏家族才为他举行隆重的安葬仪式。

作为东北王张作霖的结义兄弟,张作相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从小家贫寒到成为抗日将领,其传奇的人生历程折射出那个动荡年代的缩影。尽管最终功败垂成,但他对革命事业的贡献和追求,却始终值得敬佩。

结尾

张作相的革命事业,在离世后由儿孙后代接力延续。他的长子张家楠就是曾在东北抗联领导过游击队的著名人物。多年后的今天,张家子孙依旧是吉林一方的名门望族,在当地声望极高。可谓东北王张家的威望和地位,尚有余香飘溢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