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青年,有的人光荣参军,在获得满满的荣誉后光荣退伍,可有的人却走上了人生的弯路,得到教训后仍不思悔改,最终在人生最灿烂的年龄失去自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留守儿童这一群体被广泛关注后,越来越多的父母也认识到了长期远离孩子对其心理健康及未来发展都具有长期的负面影响,于是当前较为流行的做法是父母外出务工,将孩子带在身边,虽然在情感上满足了孩子对父母的思念,但是由于工作较忙,普遍对孩子疏于管教,导致他们极易沾染社会不良习气。

小严(化名)和小阮(化名)正是湖南某地留守儿童的简单缩影,他们的父母远离了农村的生活来到了繁华的城市,拒绝了多彩多姿的生活只为自己的下一代能够过上富裕的生活。

但是缺少父母管教,青春期的迷茫、社会里无处在不在诱惑时时刻刻不在影响他们的内心。慢慢地,小严和小阮的人生观发生了改变,他们非常排斥上一代人吃苦耐劳的精神,自认为年轻就应该及时行乐,没钱怎么办?偷点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年龄还小,二人也十分害怕在作案时被公安机关的警察逮捕,在商量一番后,他们把目光瞄准了车主留在车内的财物,还加入了一个犯罪团伙。

但小严和小阮毕竟还是孩子,在第一次作案后,他们也胆战心惊了很长时间,但随着作案次数的越来越多,他们逐渐成为了老手,并且团伙内几个年龄比他们还小的孩子已经对他们马首是瞻。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能不湿鞋。就在一次作案后,他们被公安机关抓获,但由于罪行较轻,加之未满十四周岁,未到入刑的法定年龄,警察通知了小严和小阮的父母,并对他们批评教育了一番。

不过这次被抓的经历并未对二人造成影响,反而让他们知道:原来未成年还有这么大的好处,偷东西被抓也不用担心坐牢。

随后的日子里,他们作案更加疯狂起来。命运无常,就在不久后,小严和小阮碰到了与他们成长经历相似但结局却截然不同的阿杰(化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为什么说成长经历相似但是结局截然不同呢?因为阿杰与小严和小阮一样,在年少时期家庭教育缺失导致他中学未毕业便辍学,但是与他二人不同,阿杰并没有因为自己的欲望而走上歪路,反而及时醒悟,在反思了人生应该做点什么有意义的事情之后选择参军报国。

都说军队是个大熔炉,最初到了军队的阿杰很不适应,但是他骨子里有种不服输的劲头,对自己要求极为严格。

因为自身的努力,后来他被选拔进入特种部队,并且提拔为副班长。此时的他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满,而是更加努力刻苦的投入到训练中。

我们永远无法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个会先到来,在一次训练中,阿杰受伤了,因为无法继续适应特种部队的常规训练,他选择了退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部队的领导无不感到惋惜,因为这样的一个好苗子如果能够栽培出来,参加军校招考毕业后就可以提干了,但是阿杰却并没有因此自暴自弃。

退伍后,他依然保持了军人的本色。就在2019年的一天晚上,他碰到了刚刚实施完砸车窗盗窃财物的小严和小阮,满身正义且又是退役军人的他并没有袖手旁边,而是第一时间想到了人民子弟兵的使命和任务,他勇敢的上前制止,并想将二人扭送至派出所。

但是看到小严和小阮后,他却犹豫了。用阿杰的话来说:都是孩子,舍不得下手。

然而,见到小杰迟疑,不甘心被抓的二人掏出了随身携带的小刀接连刺向了阿杰的胸口。

其实就个人实力来说,这两个人哪里是阿杰的对手,他们正是利用了阿杰心里的那一丝犹豫和不忍。

满身鲜血的阿杰仍惦记着被盗窃的财物,但是身中五刀,且失血过多的他渐渐感到无力,在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拨打了报警电话后,阿杰倒在了血泊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接到报警后,当地办案民警迅速通过监控录像锁定了犯罪嫌疑人,并且在查阅录像时,现场所有的民警看到阿杰勇斗歹徒的一幕后,都不禁在心里给他竖起了大拇指。

随着案件的侦破,阿杰的英勇行为迅速在当地传开,一时间光荣和赞誉全部集中到了这位90后的退伍军人身上,但是阿杰还是保持了谦虚的姿态,说道我只是做了自己应该做的。

让我们再次把目光转移到犯罪嫌疑人小严和小阮身上,警方事后查明,他俩一个十五岁一个十六岁,均属未成年。

随着警方的深入追击,接下来的事情更加让人大跌眼镜。原来小严和小阮在这个犯罪团伙中已然属于年龄较大的了,年龄最小的竟然只有十一岁。但是人生轨迹的不同却让人在扼腕叹息中不免感到十分唏嘘。

对这两个孩子而言,他们可能还不清楚自己盗窃被发现后,暴力伤人的行为依然触犯了抢劫罪,与盗窃不同,抢劫属于重罪,也许他们人生最灿烂的一段时间都将会在监狱中度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知道他们的父母是否会后悔外出打工没能管教好孩子,但一切为时已晚,等待他们的将会是法律的严惩,下一次见面也许只能隔着冰冷的玻璃和铁栅栏了。

至于团伙其他成员,期望他们的父母能够及时明白,有的时候,给予孩子金钱是最简单的事情,能够以身作则,让孩子获得人生的成功才是最难的事情。

法律分析:未成年犯罪入刑的年龄是多少?未成年在刑事诉讼程序中有何特别规定吗?

2021年3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对《刑法》原十七条的入刑年龄进行了较大的改动。

除原规定十六岁以上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十四至十六岁要对故意杀人、抢劫、强奸等八种暴力性罪名承担刑事责任外增加了第三款,即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款的立法背景为当下几乎所有家长都会有种如今孩子懂得真多的感叹,特别是在信息爆炸的背景下,儿童接触不良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心理上早熟的现象极为普遍。

近年来,类似10岁女孩25楼抛婴、12岁男孩弑母、13岁少年杀人抛尸等“恶性事件”屡见媒体报道,对于此类行为,我们不能仅仅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由进行开脱,而是应当在立法层面予以严格规范。

同时立法者在制定本款时也采取了较为保守的策略,虽然降低了入刑的年龄,但是否追究需要报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才可以。

未成年人的刑事诉讼程序是有别于一般诉讼程序的。首先是刑事诉讼法在制定之时就已明确了对待未成年刑事犯罪的原则,即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和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未成年人特有的刑事诉讼程序在审查起诉阶段就有所规定,这就是所谓的附条件不起诉。

意思就是检察机关在办理未成年犯罪案件时,可以根据案件情况决定在半年至一年后再进行公诉,等待公诉的期间,未成年人需要在检察院的监督下,完成检方交办的一些任务,多数为社区服务或者法律学习方面,如果通过考察,则期限到达后,检察院便不再对刑事案件提起公诉,类似于有期徒刑缓刑的规定,这是对刑诉法挽救未成年人原则的具体体现。

未成年犯罪审判形式也有所不同。

在审判庭的组成上,要选择熟知未成年心理的人员担任审判员,同时法庭现场也与我们在电视上见到的审判现场不同,而是采取圆桌会议的形式,尽量避免给其带来心理压力和负担。

在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过程中,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可以自行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个人情况,也可以委托有关组织和机构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相关情况,这也是在办理未成年人犯罪案件才特有的社会调查工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调查的内容包括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性格特点、家庭情况、社会交往、成长经历、是否具备有效监护条件或者社会帮教条件,以及涉嫌犯罪前后表现等情况,以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情况全面了解。

根据所获取信息来判定该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观恶性程度、是否有再犯罪的可能等,为确定是否采取强制措施,是否适用附条件不起诉,以及施以何种刑罚提供参考。

但需要注意的是,调查获得的信息形成材料,只能对司法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提供一定的参考,但不是定罪量刑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