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地评线】中安时评:埋头苦干 向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

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和中国科学院第二十一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24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大会,为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等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中国式现代化要靠科技现代化作支撑,实现高质量发展要靠科技创新培育新动能。必须充分认识科技的战略先导地位和根本支撑作用,锚定2035年建成科技强国的战略目标,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谋划,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当今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科技创新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努力抢占科技制高点,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凝练科研课题,弄通“卡脖子”技术的基础理论和技术原理,才能形成更多新突破。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作出战略谋划和系统部署,围绕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建设科技强国,对科技工作者提出一系列要求,指引我国科技创新取得了重大成果。目前,我国以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为主的创新平台体系不断完善,重大关键技术领域追赶步伐加快,新兴前沿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广大科技工作者把学术追求融入建设科技强国的伟大事业,创造出无愧时代、不负人民的新业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充分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锻长板、补短板,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加大基础研究投入,构建全方位的科技人才激励机制,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把科技创新作为优先选择的事业,更好地实现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技强国战略。

加快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提出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这为我们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加强科技创新、推动科技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如今,C919大飞机实现商业运营,国产大型邮轮投入运营,中国空间站全面建成,锂电池、光伏产品扬帆出海……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不断取得新成效。面向未来,要持续健全新型举国体制,通过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协同发力,打造国家科技先导力量,重构、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凝聚和集成国家战略科技力量;要构建完善国家实验室体系,培育更多高质量研究型大学,发挥好科技创新型龙头企业的作用,把各方面力量拧成一股绳不断提升整体科技创新能力,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持续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耦合发展。创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则依靠复杂分工和协同合作,实现技术创新和提高生产效率。根据2023中国工业经济高峰论坛介绍,目前我国已建设了18家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占全部国家级创新中心数量的70%,拥有国家级技术创新载体1700余家,培育创建了170多家单项冠军企业,2200多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创新集聚形成了新的生产要素和数字要素,为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挥了积极作用。面向未来,要抓住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突破叠加机遇,前瞻布局、一体打通科技创新、生产制造、市场应用等环节,破除全链条全周期合作的障碍堵点,深化跨领域跨环节协同发展;要不断优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发展政策,对新兴领域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激发各类企业发展动力和活力,推动创新资源和产业要素在更大范围内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大力激发科技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基础研究的地基打得牢,科技事业大厦才能建得高。获颁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讲道:“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我们团队在凝聚态物理研究上取得的成绩,离不开有利于基础研究的良好科研生态。”广大科研人员勇闯“无人区”,下好“先手棋”,致力于从源头解决实际问题。川滇交界,白鹤滩水电站全力运转;伶仃洋上,世界级跨海集群工程深中通道通过交工验收……关键核心技术的一系列重大突破,闪耀着广大科技人员自立自强的奋斗姿态。面向未来,要加快推动科技成果向社会流动和转化,鼓励高校、科研院所设立符合自身需求的成果转化机构,在全社会营造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良好氛围;要加大对做出重要贡献的科研人才和团队的表彰和宣传,提升全社会对科技工作和科技创新的价值认可,增强科技工作者的事业心、成就感和荣誉感,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我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