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在中文互联网上,由于江西长期存在感不强,被人们调侃为“阿卡林省”。很多外省人一谈到江西,第一印象往往就是这个地方彩礼很高,而最近在网上让江西重新进入大众视野的又是发生在江西上饶的“提灯定损”事件。仿佛在如今的互联网上,关于江西的新闻要么没有,要么总是以负面的形式出现。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伟人毛主席曾经盛赞江西“风景这边独好”,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更是在这里留下传世名篇《滕王阁序》,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直接让滕王阁成为江南三大名楼之首。那么江西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呢,关于它的褒与贬的背后真相是什么呢?今天带你看个明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江西概况

一、江西概况

江西,因唐玄宗设江南西道而得省名,又因省内母亲河为赣江而得简称“赣”,不夸张的说,这个“赣”字90%的外省人应该都不会写,因为就连江西人从小也要花很长时间才能学会怎么写。江西地处中国东南部,位于长江中下游,北接湖北、安徽;南连广东,西挨湖南,东邻浙江、福建。所以自古就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的说法,乃“形胜之区”。

江西以丘陵和山地为主,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这种自然条件造就了整个江西看上去到处都是青山绿水的自然环境。也造就了江西众多名山大川,比如庐山、龙虎山、三清山、武功山、井冈山、明月山、三百山等,从古至今,吸引了无数文人骚客前来游历,吟咏。晋代陶渊明在这里留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诗仙李白在庐山留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苏轼也在这留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大文人韩愈则劝朋友“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明代的徐霞客来到萍乡的武功山时感叹道“千峰嵯峨碧玉簪, 五岭堪比武功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历史上的江西有多繁荣

二、历史上的江西有多繁荣

除了有好山好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江西的经济文化同样十分繁荣。是名副其实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尤其在唐宋元明清(清初)时代,江西一直都是中国南方最繁华的省份,尤其是安史之乱和唐末江淮大混战之后,大量北方人迁移到相对偏僻的江西繁衍生息,江西人口一度暴增,移民带去的先进技术、资金和劳动力让江西迅速繁荣起来。农业上,江西是当时最主要的粮食产地之一,《新唐书·食货志》说,到唐代后期,“每岁县赋入倚办,止于浙西东、宣歙、淮南、江西、鄂岳、福建湖南等八道”;北宋江西“赋粟输于京师为天下最”,南宋更有三分之一漕米取自江西的说法。

文化上的繁荣更是不用多说,中国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唐宋八大家”中就有三位来自江西,分别是欧阳修、曾巩、王安石。而在科举和仕宦的上面,江西更是独领风骚。据统计,从隋唐科举制开始到清代废除科举,江西共有进士一万多人,占全国进士的十分之一,其中宋代进士5145人,居全国第二;明代进士3114名,居全国第三;清代进士1919人,居全国第五。不光是科举,二十五史(含《清史稿》)中列传的江西人高达八百余人,其中不乏欧阳修、王安石、文天祥等知名人物,而其他如陶渊明、曾巩、黄庭坚、晏殊、周必大、杨万里、姜夔、汤显祖等,无一不是闻名天下的文坛巨子。在明朝中后期,由于朝堂上江西籍的官员占据了大半,甚至有“满朝文武半江西”的说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江西过去长时间的文化繁荣,既与其当时富庶安定的经济条件有关,也离不开当地民众对教育的极其重视。这点从古代江西的书院数量就可以看出来,根据古代书院数量排名显示,江西在多个朝代均位居前列,尤其是在明代,江西的书院数量达到287所,位居全国第一。像九江白鹿洞书院、吉安白鹭洲书院、上饶鹅湖书院、南昌豫章书院等等,都是享誉全国的学术“大码头”,土特产就是出学霸。其中白鹿洞书院更是号称“海内书院第一”,为我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这种重视教育,读书成风的传统至今仍深深的烙印在江西人心里,哪怕是再贫困的家庭,也会想尽办法让小孩去读书。正所谓“民无贵贱,皆知读书训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江西的没落

三、江西的没落

然而从清末以后,江西的地位一落千丈,经济文化似乎都在全方面没落。在经济上,江西不仅不如沿海的广东、江浙、福建,甚至接连被周边的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份超过。在文化上,江西目前仅有一所211大学-南昌大学,而作为对比,湖北有7所,湖南和安徽均有4所。这种经济和文化上的双重没落一度让很多人都不知道江西,甚至有人知道赣州不知道南昌,有人认为井冈山在福建不在江西,有人认为庐山在浙江不在江西。夹在一片比自己发达的省份当中,江西仿佛就成了个小透明,成为“最没有存在感的省份”,从此“阿卡林省”的名号也在网上开始流传开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千年的繁华大省,到如今籍籍无名的“阿卡林省”,江西为何如此呢?其实背后的原因是复杂的。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近代以后,地理区位的变更。在古代农耕社会,依托赣江,江西河运发达,成为贯穿南北的重要商道,地理区位优势。但近代进入现代文明以后,沿海经济与通商口岸才是经济发展的最大助力。位于中部的江西,没有出海口,发展自然不如广东、浙江、福建等地。

第二是太平天国运动引发的十余年战乱。清末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对清政府造成沉重打击,但对于江西的打击同样十分沉重,因为太平军曾先后五次大规模进入江西,并与清军展开来回的拉锯战,以致很多地方出现十室九空、甚至城厢二三十日无人烟的惨状。据统计,江西战前人口有2428万,战争期间死亡1172万,比例高达48%。经此浩劫后,江西在近代一蹶不振也就不奇怪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是错失发展机遇。在国家南北大动脉和东西大动脉线路上,总是在江西周围打个圈后又绕道而走,从国家层面来看,这可能是出于从地理区位和工程建设上来考量的,但对于江西这个境内多山,交通地理条件相对较差的省份来说,失去南北大动脉和东西大动脉线路对于江西的发展无疑是个沉重打击。

四、江西的高彩礼

四、江西的高彩礼

近代江西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相对滞后,对于当地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比如网上一再被人诟病的江西高彩礼现象,其实背后不乏因为江西经济被周边省份高速抛离,形成了“环江西经济带”,导致江西女性、尤其是农村适婚女性不断外嫁他省,留在江西的适婚女性越来越少,从而出现了高彩礼现象。同时文化上的相对落后和保守也让很大一部地区保留了一些根深蒂固的彩礼习俗,在一些地区,彩礼的多少甚至被看作是衡量婚姻是否成功、新人是否受到尊重的标志,这也推高了彩礼的价格。

结语

结语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虽然近代的江西从千年繁华大省跌落为籍籍无名的“阿卡林省”,但随着昌赣高铁的开通,江西彻底突破了“环江西高铁圈”的包围。我们还是有理由相信,假以时日,江西这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一定能够奋起直追,再现往日的繁荣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