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此文前,恳请您点击一下“关注”,每日为您推送精彩内容,不要错过哦~

8年前,河南周口有一位考生,因为高考失利,离家出走,

这一走,竟成了他一生的遗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父亲得知他的消息,远赴千里,与其相见。

然而,他却表示,眼前之人,不是自己的父亲。

那一刻,父亲泪崩。

1.一场跨越了8年时间的相认

根据《北京时间》2024年6月26日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近日,广东的“让爱回家”救助站,意外地接收了一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

经过了解,我们得知这位小伙子姓孟。

八年前,他因高考失利而负气离家出走,自此便与父母断了联系,一直未归。

得知小孟的情况后,救助站的志愿者们迅速行动起来,询问他的家庭住址和家庭情况。

很快,他们便联系到了小孟的父亲。

志愿者不打听不知道,一打听吓一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小孟离家之后,他的家庭便经历了巨大的变故。

母亲每日思念儿子,苦寻无果,最终因病离世。

而他的父亲,先是儿子离家出走,后又是妻子重病离世,双重打击之下,他不仅头白了,身体也大幅消瘦。

小孟的父亲,得知儿子找到后,立马从河南周口,赶赴广东。

小孟在救助站的工作人员协助下,终于愿意与父亲相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父亲出现在救助站的时候,见面的第一眼,父亲就认出了自己的儿子,将小孟紧紧搂在怀里。

然而,相比父亲的喜极而泣,小孟却是一脸茫然,甚至有些排斥自己父亲的亲近。

旁边的工作人员,便询问小孟是否认识眼前的老人。

令人震惊的是,离家八年的小孟竟然表示自己不认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小孟真的不认识自己父亲了吗

我们从新闻信息源中得知,小孟是因为离开8年,父亲变化太大,才不认识自己父亲。

不可否认,8年的时间虽然漫长,足以改变很多事情,就比如一个人的容貌。

但是,要说小孟不认识自己的父亲,我是不信的。

即使父亲的外貌有所变化,那份血脉相连的亲情和亲近感,也不会磨灭。

估计大家和我有相同的感觉,小孟并非不认识自己的父亲,而是对父亲还心存怨言。

八年前,因高考失利产生的怨气,至今仍未消散,使得他一直无法面对父亲。

这八年里,他四处流浪,生活飘摇不定,没有足够的安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换作大部分心态消极的人,如小孟这般,都会把自己的不幸遭遇,归咎于父母之前的逼迫太甚。

心中的怨恨和埋怨,便会不断加深。

所以,小孟才会产生与父亲截然不同的反应。

当小孟说出自己不认识父亲的话时,右侧的工作人员一脸茫然,他差点以为对方认错了人。

与此同时,小孟也一直尝试挣扎,试图远离父亲的亲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亲看到儿子生分了,痛哭流涕,自己的儿子,他是绝不会认错的。

一声“孩子”,足见父亲对儿子的思念有多深。

此时,站在小孟父亲身后的工作人员,已然看不下去了,忍不住站出来训诫两句,

“你妈妈都不在了,你还不醒悟吗?”

听到这句话,小孟的父亲,才想起已故的妻子,“孩子啊,你妈已经不在了啊。”

从父亲口中得知母亲去世的消息,小孟终于有所动容,这才放弃了对父亲亲近的排斥。

最终,小孟随父亲,回了老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小孟故事最令人痛心的点

说到这里其实我们挺痛心的,咱来说说2点。

第一,河南是高考大省,每年赶赴高考冲刺的考生有很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查了一下2024年河南省参加高考的学子数量,得知达到了惊人的136万人,蝉联全国榜首,这也意味着,去年的河南高考人数,同样是诸省之冠。

众所周知,河南作为高考大省,却鲜有与之匹配的名牌大学资源。

例如,河南全省竟无一所985院校,而211院校也仅郑州大学一所。

因此,河南的考生,不仅需要在省内面临激烈的竞争,想要获得更好的出路,还要向外省寻找出路。

说句大家都知道的事,有些河南学子哪怕分数不差,但与外地同样分数的学子竞争,也未必能占据优势。

巨大的压力,迫使许多河南学子往死里学习,为了学习不顾一切。

长时间的高压学习环境,对孩子们的心理健康便造成了严重影响。

以离家出走八年的小孟为例,高考失利后,他选择了逃避。

也许这场悲剧的发生,与他的家庭教育环境、个人性格有关,但我们不可否认的是,巨大的升学压力,无疑狠狠地推了他一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二,河南学子的父母们,在孩子教育中的角色,也令人堪忧。

河南虽然是人口大省,可惜的是,不仅教育资源有限,而且匹配这么多人的产业集群,也相对有限。

人太多,工作资源不够,工资就不会太高,所以,许多人为了工作,不得不外出打工。

然后,一大批留守儿童出现,再之后,就是一大批没有父母在旁的高中生出现。

大家不知道的是,很多父母在孩子高考的时候,也做过取舍,比如辞去工作,回来陪伴孩子走完高考的最后一段旅程。

但问题是,由于之前父母缺课时间太长,导致他们与孩子的沟通变得非常困难,孩子之前失去安全感,很难弥补回来。

我很想说大话,建议父母们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以免沟通不足,产生隔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然而,父母子女的沟通,必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才能有效果。

父母们往往因各种原因,无法持续与孩子沟通,导致双方的矛盾加深。

特别此时的孩子,又处于青春期叛逆期的缓和阶段,父母若非教育或者心理专业人士,很难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

当压力长期积压在孩子心中的时候,有的孩子可能会选择极端的方式来对抗父母的控制。

比如,离家出走。

比如,放弃生命。

再比如,选择默默承受,导致抑郁等精神问题。

4.写到最后

尽管我和大家一样,由衷地为小孟与其父亲的团聚感到高兴,但我还是要泼一盆冷水。

第一,小孟与其父亲之间的隔阂,并非一蹴而就能化解的。

他离家出走的8年里,经历了怎样的苦难,我们无从知晓。

即便现在父子相认,如果小孟没有深刻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并真心改正,回到家中后,双方仍需要相当长的时间,适应和磨合彼此的关系。

第二,小孟离家八年,很可能已经与社会脱节。

不管从心态、心理上,还是行为动作上,可能都有很大的问题。

他能否迅速融入社会,恢复正常的生活状态,这一点令人担忧。

何况,小孟的父亲已经苍老许多,这些年他屡遭打击,未来的日子里,究竟是他照顾小孟,还是小孟需要照顾他,都很难说。

最后,我衷心希望小孟能够从过去的阴影中走出来,重新找回自己,变成一个阳光、积极、有责任感的青年。

这里对所有的高考孩子说一声,高考只不过是人生中的一个关卡而已,哪怕一时失利,仍然有其他的关口在前面等待,只不过多费点事儿、多经历点磨难而已。

然而未经一番寒彻骨,那个梅花扑鼻香。

其实熬过去,待到成功之花开满道路的那一刻,一切看似跨不过的坎,越不过的磨难,也只是纸老虎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