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本质是什么?生命是如何诞生和进化的?说到进化,我们很容易想到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今天达尔文的进化论思想已经深入人心,被奉为真理,但哲学家柏格森在《创造进化论》中提出了另外一种截然不同的进化论思想,不仅如此,柏格森在这本书里面,还挑战了爱因斯坦的时间理论,并且,柏格森还凭借这本书《创造进化论》,获得了192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
能同时挑战两位科学大师的核心理论,并获得诺奖的承认,相信你应该有兴趣了解一下。
接下来,我们就结合《创造进化论》来展开介绍柏格森的哲学思想。内容有点抽象,请耐心看完,或许会颠覆你的一些认知。
自然选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论的核心思想,而柏格森要批评的恰恰是这种思想。生物的进化不是自然选择的结果,而是个体创造的结果,生命的本质不是被动地适应环境,随机地等待自然选择,生命的本质是创造,生命是一个不断创造新形式、新经验和新价值的过程。
生命不仅仅是存在,而是在不断地超越自身,创造新的可能性。柏格森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有什么根本的区别,最重要的是视角的差异,一个是从自然学科,生物学上谈论进化论,一个是从哲学上谈论进化论。达尔文从生物学意义上阐述了进化的规律,而柏格森则跳出了传统自然科学视角,从哲学的视角给出了一种截然不同的答案。
在柏格森之前,或者在20世纪之前,对世界的解释,西方存在三种传统哲学观:唯心主义,唯物主义和康德的先验主义。柏格森认为,这些理论都无法自圆其说,都无法完整地解释生命的本质。首先是唯心主义,唯心主义把物理现象归结为心理现象,唯心主义哲学家贝克莱提出了“存在即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等思想,用主观意识来说明客观事物,说世界只存在于人的大脑感知、观念和意识中。但是,唯心主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物的存在,但是它的问题在于无法解释外部客观世界的规律。太阳东升西落、月有阴晴圆缺,自然四季变换,这些自然规律怎么来的呢?
这些自然规律显然是不受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脑显然无法改变四季的变幻,我们可以用感知去解释外物,但是我们很难用感知去解释抽象但客观的规律,这是唯心主义的问题。
其次是唯物主义,柏格森认为,传统的自然科学是建立在唯物主义和机械论基础上的,所以理论自身就带有狭隘和局限性。唯物主义把心理现象归结为物理现象,把主观感觉视为客观事物的印记。比较经典的就是哲学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论”,洛克认为人出生的时候大脑就像一张白纸或者白板,是后天的经验在白板上描绘了不同的色彩。
亚里士多德做过一个“蜡块”隐喻,他说,感觉是感性灵魂的一种机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正如蜡块一样,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身,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或者心灵有认识的能力,但自身不会产生知识,感觉和思维都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后人把这个隐喻称之为:蜡块说。唯物主义把心理现象归结为物理现象,是以“外物刺激-心理反应”的模式来研究意识。但唯物主义无法解释意识是如何产生的,即便今天我们把大脑皮层的那些原子分子运动全部都研究一遍,我们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或者大脑无法感知到真实的外部世界,或者大脑的原子分子确实存在某种无法解释的奇迹,是外部世界的缩小版。这是为什么呢?
陈嘉映老师在“解释鸿沟”纪录片中举过一个例子,当我们眼睛看到红色的时候,其实我们大脑只是通过眼球感知到了一种光波,那我们感知到的“红色”在哪里呢?在眼球、大脑、神经元中,其实都不存在“红色”这种东西,红色在外界只是一种光波,在大脑中也没有一种神经元叫“红色”,红色究竟在哪里呢?其实,我们无法用物理或者生理的话语去解释主观意识和体验。陈嘉映老师说,神经活动和意识活动之间的解释鸿沟并不是主观与客观之间的鸿沟,也不是相关性与因果性之间的鸿沟,单纯确定致动因不等于提供解释,解释依赖于致动因和结果之间的经验网络或科学理论,在关注机制解释之外,我们还要关注叙事解释。
同样的,柏格森也认为,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遇到的困难在于,心理现象和物理现象是不能相互还原的,用适用于物理现象的形式难以说明心理现象,用适用于心理现象的形式,难以说明物理现象。所以,纯粹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好像都无法给出对世界完整的解释。因为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之间的解释体系存在根本的差异,这个我们后面展开。为了协调物理现象和心理现象,后来康德提出了“先验哲学”,对它们之间的矛盾进行了综合统一。康德是西方近代伟大的哲学家。康德提出了人类知性的先验范畴,也就是我们大脑具有某些认识的先天形式,它们是先于经验感知就存在的,同时它们也是让我们认识外部世界的基本框架。
先验主义把我们从自己的认知结构所借来的先验形式作为媒介以知觉事物。这些知性的先验形式包括四类一共12个范畴,四类范畴分别为:量的范畴、质的范畴、关系的范畴和模态的范畴。这个我们在之前的康德哲学系列中有详细解释,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翻看之前的内容。
先验主义调和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把认知形式归于认识主体,但同时也承认了事物有一定的自主性,这些自主性是不可知的,超出了人类知性的范畴,康德称之为物自体不可知。所以,康德的先验哲学看似调和了唯心和唯物的矛盾,但也彻底分离了表象和物自体,康德认为,我们只能认识世界的表象,而无法认识世界本身,也就是物自体的世界,因为我们无法抛弃知性的先验形式去认识事物。
而后来的哲学家黑格尔沿着康德的思路,弥补了物自体不可知的缺陷,但又陷入了彻底的唯心主义。黑格尔认为直接的感知经验看似最丰富的,实则最贫乏的,感性是假象,理性认识到的才是真实,普通的理性还不够真,要上升到他的辩证理性才是真。那如何才能认识世界呢?柏格森认为,其实不管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还是先验主义,其实都陷入了一种思维的陷阱,都认为我们的思维可以把握外在的事物,柏格森一开始就否定了这种方式,否定通过思维可以把握生命本质的可能性。
他说,我们纯逻辑形式的思维,不能阐明生命的真正本质,不能阐明进化运动的全部意义。思维是生命所产生和创造的,只是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特定的事物发挥作用,思考只是生命的一种表现,或者说是一个侧面,它又怎么能够把握整体的生命呢?承认思维可以把握生命,那么就意味着承认部分可以把握整体。柏格森举了一个例子,就像我们通过研究海滩上鹅卵石去推论出波浪的形状,我们只能管中窥豹,在思维的各种范畴中,无论是单一性、多样性、机械因果关系,还是知性的,目的性,都不能准确描述生命、个体性是怎么样产生的,在什么地方消失。
那如何才能把握生命的本质,生命是如何进化的呢?答案不是思维,而是直觉。柏格森认为理性是假象,感性、直觉才是真实的,我们要从原始感性中推究出理性这种幻觉的起源。那柏格森是如何提出和论证自己的思想的呢?更多精彩内容,可以点赞收藏和关注我,我们下一期内容见。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