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首发于微公号:在日寻唐2
一只蝴蝶扇动的翅膀,引起一场大洋彼岸的风暴…这种事在日本也曾发生过。
明治24年(1891年),当时的日本还仅是东亚小国,正处于探寻强国之路的蓄力时期,尚没有爆发出一鸣惊人的力量。
这年初夏,俄国尼古拉皇太子到访日本,当局不敢怠慢,寄希望于通过这次尼古拉皇太子的到访,缓和一下双方紧张的外交关系。
尽管日方以最高规格的礼仪筹办这场外事活动,加强戒备,草木皆兵,甚至日本外交大臣青木周蔵与俄国驻日大使有约在先,万一发生行刺事件,行刺者一定处以死刑。
这也是尼古拉第一次到访这个神秘的东方国度,奇异的装束,咯噔的木屐,温婉的艺妓,都令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月11日,尼古拉乘坐人力车来到大津城,这座城市虽不大,却是连接关西、关东两地的交通要道,自古以来商贾云集。尼古拉也喜欢凑热闹,逛完闹市区,又游琵琶湖。等行经一条狭窄巷子的时候,突然冲出一人,对尼古拉挥刀便刺,顿时额头鲜血直流。
等此人挥刀再次扑向尼古拉的时候,两位反应迅捷的人力车夫,连同赶来的警察,联手制服了行凶人。这就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大津行刺案”。
事件一出,日本举国震动。当街暴力刺杀老外,被砍伤的还是俄国皇室,这无疑是震惊世界的一件大事,同时也为当时日本的国际形象造成了很坏的影响。
明治天皇闻讯后,同样大惊,迅速派出御医急赴尼古拉皇太子住所医治,后又亲自来到神户港停泊的俄国军舰上,当面赔礼抚慰。
日本当局又通过外交渠道,正式向俄国官方赔礼道歉,并作出承诺严惩凶手,为俄国皇太子报仇。而在更广范围的日本全国上下,从国会议院到道府县市町村各级行政机构,都纷纷向远在圣彼得堡的沙皇发去慰问和道歉的电报,数量超过万封。更有甚者,无辜的平民,在行刺事件一出,以极端的自杀方式来向俄方谢罪。可见一场仅偶发的暴力事件,令日本当局颜面扫地,处于十分被动的局面。
再说行凶者,名叫:津田三藏。讽刺的是,他本身就是一名基层警察,担负着保护尼古拉皇太子人身安全的任务。
尽管津田三藏闯下了滔天大祸,但他却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一口一个“嫒国”、“正义”,没有丝毫悔改之意。
之所以津田三藏思想和行为都会如此极端,不得不从当时的社会背景说起。
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正处于打破封建守旧,向西方文明开化学习的过渡阶段。而这种过渡,需要时间沉淀和打破传统思想的壁垒。上层统治者虽已进行革新多年,使得日本国力也在逐步增强,可与之对立的社会底层却涌动着越来越激昂的民粹情绪。
这一群体,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他们的思想认知,完全跟不上当时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生活赤贫,加之思想落后,这一濒临淘汰的社会边缘群体,充满着无处发泄的狂躁与戾气。
与此同时,新兴的报纸媒介,为了追求发行量与盈利,开始大肆鼓吹国力的发展,宣扬民族的自豪感,与之相对应的,则是蛊惑外部势力对本国的威胁。一面大肆宣扬嫒国主义,一面又大肆挑拨民族情绪,嫒国就要排外,排外等于爱国,形成了当时底层群众的普遍认知。
而在当时日本媒体所宣传的报道里,“沙俄威胁论”是非常适合拿来炒作的热门新闻话题。当时俄国正在修建远东铁路,日本报纸则借此大肆炒作一种观念:自清国之后,日本的下一个敌人就是沙俄。
长期受此舆论环境影响,以津田三藏为代表的一些极端人士,心中装满了仇恨,眼里充满了敌人。他把尼古拉皇太子的到来,以及四处寻访,视其为如间谍一样刺探日本国内虚实,为接下来进攻日本做准备。看到尼古拉受到日本当局的高规格接待,他痛心疾首又无能为力,于是为了表达对日本皇室的忠心,也为了控诉对当局不满,制造了此次历史上有名的“行刺案”。
津田三藏自始至终都偏执地认为此次行动是为国为民,忠于国家忠于皇室的正义之举。行刺前,他还曾向朋友慷慨激言:自己牺牲报国,为天下苍生而死,所有罪责自己承担……
当局对这个二百五恨得咬牙切齿,因为他所谓的“嫒国行为”,使得日本国际声誉扫地,内政外交焦头烂额。当时的日本首相松方正义召开内阁会议,会上达成一致意见,从严从重对津田三藏进行处罚,以“大逆罪”,责令司法机关判处其死刑,并要求快快执行,刻不容缓。
而此时的日本,随着革新的深入,方方面面都在向现代化推进。《明治宪·法》的颁布与施行,首次建立了权在法下的规范章程,有效避免了执政者不得再将法律玩弄于股掌之间。而新宪·法又明确规定,“大逆罪”只适用于行刺日本皇室成员,并不包括外国皇室在内,所以从法理上来说,无法判处津田三藏死刑。
可司法的独立原则,还并未在日本行政部门中形成认识。当局并不对此当回事,政客不会怜惜一个底层的浪人,只想迅速平定事端。所给出的理由无外乎:由于事关国际影响和两国邦交,在大局面前,只得牺牲一小部分人的利益啦!
以上理由,言之凿凿。首相松方正义又亲自出马,对大审院院长儿岛惟谦施压,并又同时安排亲信对此案七位主审法官各个击破,告诫他们要以大局为重,避免过早卷入同俄国的战火。
最终儿岛惟谦还是顶住压力,从轻判处津田三藏终身劳役,挽回了使得刚刚独立出来的司法体系腹死胎中的命运。因此,他被后世赞扬为日本司法的守护神。
虽说津田三藏行刺尼古拉皇太子未遂案,这也只是一场偶发事件。法律的尊严守住了,可日本民间那股狂热的民粹主义浪潮,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
一面是日本当局为救下尼古拉的两位人力车夫,给予英雄般的赞誉并授予勋章。一面又是来自民间对津田三藏“勇武行为”的狂热歌颂与崇拜。整个社会环境,以极其撕裂的形式,向水火不能兼容的两个方向发展。
好在日本当局对此次行刺案,以良好的认错态度而收场,没有引起来更大的国际争端,也最大限度挽回了国际声誉。这也使得几年之后,在日本同清国的甲午战争爆发后,包括沙俄在内的列强都宣布了中立。李鸿章打算借列强之手上兵伐谋,阻止日本对外扩张的计划成了一场空谈,也为日本打赢另一场关乎国运的“日俄战争”赢得了充足的准备时间。后面的历史,大家就熟悉了。
一场日本人当街砍老外的偶发事件,关系到了日本司法和国运发展,两条道路的走向。
事后,司法的独立地位保住了,这也成了二战后,日本得以快速发展和崛起的有力保障。但在国家发展道路的选择上,虽然通过日本当局和民间的努力,解了燃眉之急,可是民粹主义的情绪反而愈演愈烈,使得底层贫困群众变得更加极端与狂热,随后又发生了“甲午之战”后,李鸿章在下关被浪人行刺案;“日俄战争”后,日比谷烧打事件等。虽都属偶发,但因其基本盘如此,又何尝不是一种必然?
“大津行刺案”作为此类案件的开端,也成了日本在不久的将来,裹挟民意,利用民意,滑向整体民族狂热,乃至军国主义深渊的序章。
以上,参照历史,足以为戒。
由于最近一起事件的发生,今天小鹿在工作时,她的一位客户突然问她:在你的国家,有反曰教育吗?
小鹿回答:没有,只是民间会有人存在反曰的情绪。
她那个客户讲:那就好,那就好。国家是国家,个人是个人。我认为你是很好的人。
日本在挨过两颗原子弹以后,人们方才弄清了集体与个人,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恢复了,对人不对国家,对事不对个人存以偏见的正常思维逻辑。
日本用尘封的历史告诉我们,无论打着何种正义的旗号,无论针对本国人还是外国人,当街行凶的暴徒,行凶就是犯罪,都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注意。
有可能,这是一个不可言说的危险信号。
热门跟贴